1644年清軍入關後,東北是其龍興之地,又是滿族的故鄉,所以在清朝處於特別重要的地位,所以給予政治文化特區,特別保護。所以從康熙到雍正,全面禁止關內民眾開荒,限制蒙古、內蒙與東北漢族、滿族的交流,互相越界,是為了維護東北。
不了解東北開發歷史的人大概不會知道柳條界,更不會知道柳條和壹座城市的重要關系。
柳樹很容易生長。春天種下後,秋天就能生長,所以長得很快,而且枝條很密,很快就形成了柳條邊墻。"
中國東北最早的清代柳條邊墻,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人們稱之為老方。阿清人楊彬為此寫了壹本書《劉辯簡介》。今天,在伊通縣和長春地區殘留的柳條邊被稱為新邊。建於1681,清康熙年間。它將近400公裏長。
當時長春的大片土地被清政府封給了壹個蒙古王子。因為他幫助滿清推翻了明朝。
“蒙古人為了謀生,征用他的土地,招募關內流民開墾土地定居,然後收取租金。因此,山東、河南和河北的人帶著他們的家人,他們就是這樣來參觀東方的。”
盡管招募漢人和開墾土地違反了當時清朝的ZF禁令。然而,為了讓這片廣袤的遊牧土地盛產金銀,蒙古王子和非法流民壹起,沖破歷史的阻隔,挖出了這片柳條邊。不斷聚集在這裏的人們開始在柳條外定居。至今,長春仍保留著許多這樣的地名——吳、邊王。那是在柳條旁定居的關裏人的住處。
由於難民湧入,沒有管理機構。1800年7月,清政府不得不同意當時林岫在吉林將軍的請求。成立了壹個叫“主任判官衙門部”的組織。專門管理當時所謂的“外來人口”戶籍,以及訴訟、盜竊等事務。
此時長春地區的外國人有2330多人,耕種的農田有26萬多畝。這就是柳邊邊歷史使命的終結。面對這壹無法回避的事實,清政府表現出了壹種政治智慧和巧妙的靈活性。承認現實,向歷史潮流讓步。
1800年7月8日,主任決定建立衙門,這是長春歷史上第壹個行政機構。因為它建在壹個叫長春堡的小村子裏。人們習慣稱它為長春殿。長春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長春的歷史從這裏開始。
長春堡距離現在的長春城25公裏。那時候長春只是壹個叫寬城子的村子。
1825年,長春亭由長春堡遷至寬城子。寬城當時是壹個集鎮,是當時長春閣轄區內最大的集鎮。當時在伊通河邊,在交通中心,所以地勢比較平坦,也比較方便,所以聚集了壹個居民區。那是壹個村莊。
當地ZF管理機構遷至寬城子後,長春堂也由會館升格為政府。原有的村鎮不斷建設。到20世紀初,市區面積約7平方公裏,市內初步形成了功能各異的市場。12大小城門相繼建成。寬城子這個名字就退位了,成了長春壹個老城的名字。長春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
所以長春這座城市應該叫難民城,因為人先來,先開荒,後建機構,再逐步建成城市規模。"
1907年長春市人口已經達到4-5萬,長春也進入了建城初期。
1908年,清ZF在長春設立“吉林西南路衙門”。這是道臺衙門舊址。是當時長春的最高政府。占地兩萬五千多平方米,造價九萬多兩白銀。這是當時長春最宏偉壯觀的建築。
200年來,壹段並不古老的歷史造就了長春這座年輕的城市。開墾荒地,建造房屋和城市,被軍閥壓榨,被外國侵略者騷擾,造就了她不屈不撓的性格。如今,這座立在柳條邊上的城市,處處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