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墻”的故事:
千裏修書只為墻,
讓他三尺有什麽不好?
萬裏長城今天仍然存在。
我沒有看到秦始皇。
紅軍墻的故事
“北上抗日,紅軍路過我們村,不住商店、民房,只在巷子裏打地鋪……”這是淳安縣白馬鎮大橋頭村(2006年並入楓樹嶺鎮)附近村民流傳的紅軍故事。在村東頭的墻上,還可以看到當年紅軍用毛筆書寫的抗日宣傳標語。這是證明紅軍來過這裏的唯壹痕跡。這堵墻被當地人稱為紅軍墻。
劉春發今年70歲。他從小就聽母親講過紅軍的故事,現在又把這些故事講給下壹代聽。那是1934年4月的壹天,老百姓只知道方誌敏率領的壹支軍隊從江西來了(後來知道是紅十軍北上抗日的先遣隊)。起初,村民們太害怕了,不敢和紅軍接觸。劉春發聽母親說,戰士們長得像自己的孩子,個個和藹可親。他們戴著帽子,穿著涼鞋,除了背上壹把大刀,壹切看起來都像當地人。村民們很快明白這是他們自己的軍隊。於是趕去請戰士們回家,但紅軍紀律嚴明,只願意在巷子裏鋪地板。母親殺了家裏養了半年多的壹頭豬,送給了紅軍。士兵走的時候,留下了三大洋。
當紅軍來時,敵人逃跑了。6月第二批紅軍來的時候5438+065438+10月,敵人集結了兩個團進行圍剿。沒想到,紅軍在當地群眾的支持下,在山裏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以少勝多,甚至打敗了敵人,不僅消滅了幾十個敵人,還繳獲了幾挺機槍。但紅軍也犧牲了6名戰士,還有壹名戰士受了重傷。村民們把烈士埋在山裏戰鬥過的地方,把傷兵留在村裏休養。但最後由於山區缺醫少藥,受傷的戰士也死了。於是山裏留下了壹堵舊墻,完整的紅軍標語依然可見。當地小學校長銘心在村幹部的支持下,對紅軍墻上的字跡進行了潤色,把墻上的標語恢復成了重建圍墻時的樣子。村裏還出錢在紅軍墻外立了鐵柵欄保護。
現在,淳安白馬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到節假日,當地和其他地區的幹部、群眾、學生都會來這裏緬懷先烈。年長的村民會給每壹位遊客講述紅軍的故事,村裏的孩子更熟悉紅軍墻的來歷。長大後,他們會把這些故事傳給下壹代,紅軍訪白馬的故事也就代代相傳了。
德國柏林墻的故事
壹段戀情:民國初年,壹位上海報社記者與壹位名媛結婚,兩人以詩歌為媒介來傳遞愛情。新婚之夜,丈夫想行動,新娘阻止了他:
“既然我們是因詩相識,妳今晚也要作壹首詩,才可以做夫妻。”新郎不耐煩了,便隨口唱了出來:
“匆忙中沒有詩意,
並借唐詩為素材;
春天不能關閉花園,
壹顆杏仁從墻裏出來了。"
新娘壹聽就笑了,還寫了壹首詩:
“敏銳哪有詩意,
還借唐詩作素材;
鋪滿落花的小徑沒有打掃幹凈
今天帳篷的門為妳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