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兩只黃鸝鳴翠柳,壹排白鷺上青天。我的窗戶框住了白雪覆蓋的西山景色。我的門經常對向東航行的船只說“再見”
兩只黃鸝在綠柳間輕聲歌唱,壹隊整齊的白鷺直沖藍天。坐在窗邊,可以看到西陵山上常年堆積的積雪,萬裏之外東吳來的船只都停泊在門前。
絕句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用壹句好聽的話,試圖自稱少陵夜老。以進士為例。他曾經是校部的員外郎,所以在國際上被稱為杜工部。他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譽為宋代之後的“詩聖”,與李白並稱為“杜麗”。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貧苦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內容深刻。
許多優秀作品展現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進程,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他善於運用各種形式的詩歌,尤其是韻律詩;風格多樣,以抑郁為主;精煉的語言,具有高度的表現力。有1400多首詩,包括《杜工部集》。
擴展數據
這首詩描寫了早春的景象。四首詩描寫四個場景,隔成四個畫面,共同構成壹幅生動優美的山水畫。第壹句寫草堂周圍新綠的柳枝上有壹對黃鸝鳴唱,是壹派歡樂的景象,顯得生機勃勃,五彩繽紛,形成壹種清新優美的意境,有喜慶之意。
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萬裏晴空,白鷺在“藍天”的映襯下色彩異常鮮艷。“黃”、“綠”、“白”、“藍”四種鮮艷的顏色在兩句中相繼使用,編織出壹幅美麗的畫面。第三句寫在西山俯瞰雪嶺的窗前。山脊上的雪常年不融化,於是“千秋雪”就堆積起來了。
“包含”壹詞表示該場景似乎是嵌入窗框中的圖片。從外面妳可以看到停泊在河岸上的船只。“萬裏船”這個詞是有意義的,因為連年戰亂,水陸交通被戰火阻斷,船只無法順利航行。只有當戰爭平息,交通恢復,我們才能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
《萬裏船》與《千秋雪》相對,壹字之寬,壹字之長。詩人在草堂,思千年,看透萬裏,胸襟開闊。這首詩開頭表現的是草堂春色,詩人的心境是陶然。然而,隨著視線的遊移和景物的變換,江船的出現觸動了他的思鄉之情。
全詩精美絕倫,色彩鮮艷,動靜結合,聲形兼備。四首詩現在構成了壹幅壯麗的萬裏山水畫卷。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