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原本是壹個著名的文學理論,由俄羅斯形式主義批評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說:“藝術的存在是為了恢復人們對生活的感覺,讓人們感受事物...藝術的目的是讓人感受事物,而不僅僅是認識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讓對象變得陌生,讓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受的難度和時間的長短,因為感受過程本身就是壹種審美目的,必須延伸。”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詩學理論是西方“陌生化”詩學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詩學走向成熟的標誌。“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義者最關心的問題。在他看來,“文學語言不僅制造陌生感,本身也是陌生的”。這種理論強調在內容和形式上違背了人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常理、俗事,同時在藝術上又超越了常見的情境,陌生化的基本原理是表面上不相關但內部相關的各種因素的對立和沖突。正是這種對立和沖突造成了“陌生化”的出現,給人感官上的刺激或情感上的震撼。
陌生化是由俄國形式主義者克拉夫斯基提出的,但陌生化壹詞可以追溯到亞裏士多德時代。亞裏士多德並沒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是用了驚奇、不尋常、奇怪這樣的表達方式:“給平凡的事物以不尋常的氣氛是好的;人們喜歡被不尋常的事情感動。在詩歌中,這種方式是常見的,也是合適的,因為詩歌中的人物和事件都遠離日常生活。.....所有‘發現’中最好的,是來自劇情本身,通過符合自然規律的事件給觀眾帶來驚喜的‘發現’。.....用怪字,格調高雅不凡;.....他們之所以奇怪,是因為他們不同於普通人物,所以能讓他們的風格不至於變得平庸。”
人們往往對周圍和眼前的事情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麽“陌生化”就是把普通的東西變得不尋常,從而增加新鮮感。有了新鮮感,興趣自然就上來了。正如“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高於生活。”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可能發生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發生在不同的時間,發生在不同的地點,但編劇把這些東西濃縮在壹起,使之緊湊,然後戲劇性地進行情節安排,使之成為壹個主人公的經歷或串聯在壹條主線上的東西,讓經過藝術處理的,或放大或變形的故事,引起讀者或觀眾的新鮮美感。(註意故事和情節的區別。這麽說吧,每個人都會講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編劇或小說家。關鍵是劇情豐富了故事,從而使故事成為小說或者劇本。壹部成功的影視作品,在審美距離上必須處理得當,即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必須保持壹定的距離,這是審美體驗的必要條件,“距離產生美”。但如果審美距離太近,觀眾會覺得平淡,太遠,觀眾會覺得空虛虛假。問題的關鍵在於壹個“度”,要恰到好處。其實作品和人際關系也是壹樣的。教授舉了壹個很常見的例子。他和妻子壹起生活了20多年。當他們朝夕相處時,自然缺乏新鮮感,甚至忽略了對方的存在。有壹天,他們下班回家,發現妻子燙發了,於是產生了重新欣賞、重新認識的興趣。他們覺得妻子年輕了65,438+00歲,視覺上的新鮮感讓他們心裏很高興。我突然意識到,雖然她不再像當年那樣光芒四射,但她已經是壹個多年來為他默默付出的伴侶了。只是時間讓人養成了習慣,忽略了生活中的關心和照顧。
示例: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