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就是這樣。
打開書,這本看幾頁,那本看幾頁,我看不下去了。
最後,我打開了壹本叫做《堅持》的書。麥肯錫的前教師和心理學家安吉拉·達克沃斯獲得了許多傑出的獎項,包括壹個天才獎。
然而,她並不是天生的天才。他的父親總是說,“妳知道,妳不是天才。”
這個時候,我對加入“人才認證”猶豫不決。
我應該加入嗎?
我對感情的看法可以應用到情感領域。給妳講點故事,來點幹貨。
很多人叫我“被天使吻過的聲音”,所以申請配音沒問題。
平時喜歡做手工制品,拼樂高,應聘工匠也不錯。
每天總有點難過,喜歡寫散文詩歌文學應該不是問題。
喜歡健身和打鐵,在教練專業的指導下,報考健身專家也挺好的。
我喜歡跳舞,拍壹些跳舞的視頻也很容易。
突然有這麽多選擇。突然覺得自己涉獵了很多真知灼見。
但是這裏也有壹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能選壹個。
這意味著我不能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我必須集中精力做壹件事。還有壹個問題。雖然涉及面很廣,但每壹個理解都不突出。
用中國人的話說,他們什麽都懂壹點。半桶水,但都不精通。
那時候我才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哪怕是做壹件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做好了,就壹定會有所成就。
現在回到《毅力》這本書。
作者壹直在研究是什麽影響了不同領域的精英,是什麽促成了他們的成功?是禮物嗎?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有常人無法觸及的優秀基因,還是因為其他因素?
安吉拉的父親總是提醒她和其他兄弟姐妹,“妳知道,妳不是壹個天才。”顯然,她父親說的是對的,但這並沒有阻止安吉拉成為壹名傑出的心理學家。
美國西點軍校每年招收許多學生。他們必須通過許多測試才能留下來。
最後留下的人是那些初評時成績優秀,能力水平優秀的人嗎?
令人驚訝的是,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優秀的人放棄得更早。
《妳不是輸了,只是妳的自制力不強》的作者曾問,“在美國,從事籃球運動的年輕人不計其數,很多有天賦的孩子從小就開始打球。每個人都夢想進入NBA成為超級巨星,過著呼風喚雨的生活。但為什麽只有科比、拉裏·伯德、邁克爾·喬丹等少數人成為真正的贏家?”?作者的答案是自控。
每天早上四點半,科比就壹直在練習。
為什麽西點軍校的天才學生沒有留下來?誰是最後壹個留下來的?作者給出的答案是:有決心的人。
同時,兩位作者都提到了“天賦”和“成功”這兩個詞,最終擁有先天優勢的人,不壹定是最終成功的人。
這說明壹個有才華的人成功與否,其實無關緊要。如果我們堅持天賦論,那麽我們就是在否認人的其他更重要的品質。
我壹直有壹個類似的神話。
時不時聽到有人說“妳是個有才華的人”“妳很有文采”。連我的鄰居和姐姐(海歸,學霸,國際註冊會計師)都對我小時候寫的東西驚嘆不已,她根本不敢相信是我寫的。雖然我覺得這是他們對我美好的贊美。如果我真的有天賦,為什麽沒有成功?如果我不成功,是不是說明我沒有天賦?
考慮申請人才。
突然覺得自己是壹個很有潛力的人。因為我興趣愛好廣泛,什麽都能玩,意味著選擇面更廣。而且很多事情似乎來的很容易,不費吹灰之力。
我讓別人和我壹起寫小說,他們推脫說“寫小說需要天賦”,這是他們拒絕的理由。他們總是問我:“這是妳經歷過的嗎?”?我總是回答:“沒有,都是我的想象和靈感。”
但是呢?就像安吉拉說的,如果我真的有天賦,天賦起不了多大作用。
我經常問自己壹個問題,如果我沒有寫作的天賦,為什麽還要堅持寫作?另壹方面,我太喜歡寫作,太喜歡表達自己,以至於停不下來。
我不止壹次地向上帝祈禱,“上帝,如果這不是妳想要我做的,請把寫作的想法永遠永遠地從我的生活中剔除吧!””然而,心裏總有壹個聲音在提醒我,“寫吧,寫吧!“我壹直想要壹個“堅持做這件事的理由”。
安吉拉指出,我們之所以沈迷於天才理論,是因為我們內心的自戀——如果我們因為自身天賦不足而失敗,那麽我們所有人都會變得輕松。我們再也不用埋怨,反思,努力。
感謝作者提出“毅力”對壹個人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感謝作者,尼采解開了我壹直執著的神話。
不管我有沒有天賦,這都不是我放棄寫作的理由。
堅持下去,壹定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