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燈伴夢,楚在天涯。月落規矩休,杏花滿人間。
翻譯:
孤燈伴我未盡的夢,楚還在遠方。月亮落下時,布谷鳥停止了啼叫,只有院子裏開滿了杏花。
贊賞:
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中,五言絕句比較近;前同伴講五絕,每次都是優調古。文的五言詩與他崇尚真實、質樸、古樸的古曲大相徑庭。其意境和風格更接近於詞,甚至可以說是詞的壹種
碧清帖仿制品不詳。據第二句說,是壹座仿山驛舍,離詩人楚很遠。詩中的戲仿,都是早晨醒來後那壹瞬間的所思所感。第壹句話講的是壹個旅行者,早上突然醒來。剛醒來的時候,思緒還停留在人剛剛消失的夢裏,好像人還在繼續昨晚的夢。人在迷茫的時候,看到孤獨的燈光忽明忽暗,更增添了做夢的感覺。
殘夢,點破題目,流露出迷茫的心情。以香燈代孤燈的美好字面意義固然與詩伴的浪漫語言有關,但這裏的人似乎暗示了夢的內容和性質,這與全詩的溫柔風格是壹致的。
香燈與殘夢之間有壹句伴語,既道出了旅人的孤獨,又無形中延長了夜夢時間,讓讀者自然而然地將整個夜晚與夢的幽靈和孤燈聯系在壹起。
關於作者:
文(約812 -866,或824 -882),本名齊,字費清,又名、,本名文鐘馗,號文方城、文助教。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初唐宰相文彥博的後代,中國晚唐詩人、詩人。
文,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天資聰穎。每次入考,都穿上官韻,八叉成八韻,故有“文八角”之稱。文宗大和二年(828)或文宗大和三年(829)。壹趟蜀國,回長安。開城元年(836年),由於李敖的推薦,我不得不永遠從太子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