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理解自由詩和敘事詩。

理解自由詩和敘事詩。

自由詩

中國現代新詩的壹種主要形式。作為五四文學革命的成果,它與當時內容的革命性變化密切相關,詩歌形式從中國舊體詩的僵化格律中解放出來。使用現代白話文寫作,不受外在節奏和音節的約束,詩歌風格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縛,段落、線條、詞語都不固定,這是最早出現在新文學運動中的自由詩的雛形。所以自由詩雖然被稱為壹種形式,但它並沒有具體的詩歌形式,只是對這類自由詩的統稱。從“五四”前夕開始,新文學運動的壹些參與者對自由詩進行了嘗試和探索,胡適等人為擺脫舊詩的影響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真正從內容形式上突破舊詩藩籬,表現出徹底反叛精神的是郭沫若的《女神》,它是中國走向獨立的自由詩集中的代表。自由詩在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明顯受到外來詩歌的影響,如美國的惠特曼詩風對郭沫若等人的創作影響很大,印度的泰戈爾詩情也被很多人接受。朱自清將五四後前10年的詩歌分為自由詩、格律詩、象征詩三個流派,對自由詩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和肯定。抗戰時期,由於艾青和田甜的倡導,自由詩獲得了極大的繁榮。艾青對詩歌的散文美的見解,進壹步從理論上說明了自由詩的存在。“把詩歌從寂靜的書房和莊嚴的講壇上召喚出來,讓它在人民的苦難和鬥爭中得到磨礪,用樸素、自然、清澈、真誠的聲音為人民歌唱今天和明天:這是中國自由詩歌的戰鬥傳統。”(綠色平原“白色花朵?前言)

歌謠

它是壹種詩歌體裁。它以詩歌的形式刻畫人物,通過寫人的敘述來表達情感。相對於小說和戲劇,它的情節壹般比較簡單。這種體裁有故事、人物等小說內容,具有抒情詩的特點。情節完整集中,人物形象突出典型,詩意濃厚,敘事簡潔,生活場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