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白楊榆樹詩賞析

白楊榆樹詩賞析

《白楊圖》:北方有好樹,挺立如矛;葉和葉合,枝爭上遊;羞與南,甘居於藻濯;丹青是個有骨氣的人,願意和兒子共仇。

《白楊禮贊》出版後,現代畫家沈益謙根據《白楊禮贊》的意境,畫了壹幅白楊圖。茅盾看了之後,覺得贊美白楊的愛情似乎意猶未盡,於是又寫了上面這首格律詩。

楠木:珍貴而厚實的木材,與詩中贊美白楊的楠木相同。

酸棗:原指酸棗,與詩中“方南”相對,與贊美楊樹中的楊樹相合。

北方有棵好樹,挺拔如矛。每壹片葉子都是團結的,每壹根樹枝都力爭上遊。我羞於與樹上的貴人為伍,卻願與榆樹棗樹為伴。詩人畫家都很佩服白楊的力量,願意齊心協力抗敵。

擴展數據

這首詩寫於1943年,也就是《白楊禮贊》寫作兩年後,當時還處於抗日戰爭的艱苦階段。這是對茅盾先生《白楊禮贊》寫作意圖最早、最明確的闡釋。

“洱海編輯部的鄭良同誌”是指那嘉倫同誌和另壹位編輯。當時,納嘉倫從大理借調到北京編輯《民族文學》。茅盾先生很關心這位來自雲南邊疆的白族作家,特意選擇臨摹這部老作品,在他83歲高齡時送給他。他的感情很深。

白楊,生長在北方的壹棵樹,以白楊的詩句呈現給南方的少數民族作家。恐怕先生的本意是想表現“壹國壹族”的崇高主題。同時,他也能看到茅盾先生這位老人,依然偽裝成壹個普通人,願意和人民壹起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