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年憂李淵”,時刻關心人民疾苦,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核心。
杜甫生活在唐代這個由盛轉衰的時代。他出身於“遵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享有不納稅、拒服兵役的特權。這種階級背景規定了杜甫沒有壹個艱苦的過程是不可能成為壹個熱愛人民的詩人的,杜甫的人生道路和創作道路也說明了這壹點。
年輕時,我曾南遊吳越,北遊趙奇。天寶六年,去長安考。由於李的阻撓,我在長安窮困潦倒了大約10年。安史之亂爆發後,他在途中被叛軍俘虜。之後逃到鳳翔,與蘇宗相見,官至左接。後來被貶到化州四公參軍。不久,關中大旱,為饑餓所迫,他棄官而去蜀,在成都建草堂,定居下來。後入幕,任監察部員外郎,人稱。大歷三年,駛出三峽,死於湘江壹舟。
儒家思想在杜甫的思想中占主導地位。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動蕩年代,仕途坎坷,經歷災難,所以能體會到民間的疾苦。他的詩結合時事,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如《車店》、《兩為路》、《北京到豐縣五百字》等,都是揭露統治階級專橫傲慢和人民疾苦的不朽詩篇。還有《三官》《三告別》等名作,達到了現實主義的巔峰。晚年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很大成就,如《茅屋被秋風吹破》、《黃河兩岸被皇軍奪回》。
杜甫被尊為詩聖,與詩仙李白並稱為杜麗,對後世影響很大。主要在於他對詩歌現實主義創作的傑出貢獻。
從杜甫的生活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是杜甫與人民的關系使他成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因此關註民生疾苦是其詩歌現實主義精神的核心。
杜甫的詩是寫實的,很受歡迎。三十五歲後,詩人結束了讀書和遊歷的生活,深入社會底層,看到了人民的苦難和統治階級的罪惡,寫下了以下作品:《軍車店》、《二為路》、《去奉賢祭奠》、《為傷心》、《艾將頭》、《春天的希望》、《羌村》、《北伐》、《洗兵馬》。
杜甫的詩表現了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又是武郎》中,詩人通過寡婦撲棗說出了窮人心中的話:“我是西鄰,無食無兒無女。如果不是因為窮,這種事怎麽做得出來?就是因為怕她,才會對她視而不見。也就是說,雖然有很多東西可以防止遠方的客人,但是插入樹籬是非常真實的。我已申訴求貧,正想著流淚。”詩人在《石渠官》中,對百姓生活做了歷史記錄:“黃昏時分,官投石渠寨,夜捕人。老人翻墻走了,老婆婆出去看。官員們為什麽生氣?女人哭又何苦呢!聽了夫人的話:‘三人在葉成榮,壹人附書,兩人新殺。那些茍且偷生的人,逝者已矣。房間裏沒有人,只有壹個嬰兒和壹個孫子。孫胸未去,裙無終。老嫗雖弱,請官夜歸來。如果急著下河上菜,還不如準備早上的菜。夜很長,很寂靜,像在哭泣,像在窒息。黎明將升到未來,留下老人壹個人。"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但他也從個人的生活經歷出發,對儒家思想的消極方面進行了批判。比如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杜甫,無論貧窮,都想在人間既好又好。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杜甫,無論在位與否,都想治理國家!雖然“身經他人相助”,但他說“拔劍撥當年衰。”雖然“各國已盡”,“各地已盡”,但他“不會哭出來”,“危險在增加”。前人說杜甫的五律詩很多可以看做“疏”。其實我們知道的比五律詩還多。儒家也講“救愛”、“人貴”,但同時又鄙視勞動和勞動人民。而杜甫則貼近勞動人民,喜歡勞動,甚至願意為了廣大人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儒家對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區分是嚴格的,但杜甫在壹定程度上擺脫了這種狹隘。他主張與鄰和平相處,不要爭鬥,所以他說:“殺人是有限度的,國家有自己的邊界。如果妳能控制攻擊性,妳會殺得更多。”所以他很珍惜族群間的良好關系:“看起來文贊普更愛親人,但也很難割舍他的伯侄關系!”(《最近的新聞》)指責玄宗因為大戰破壞了這段感情:“朝廷突然用宋叔江殺了公主!”(“我喜歡聽到賊匪總有退路的口號”)
總之,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李淵”是他的中心思想,“有難時甘願自斃”是他壹貫的精神,“順君而後使俗”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用這些來自問和鼓勵他的朋友。他稱贊元傑說:“道州擔心李殊,他的話充滿了熱情。”他對嚴武說:“如果妳在舞臺上,不要在危險的時候愛妳的身體。”他對佩秋說:“給妳,姚順,福貢等。,早就叫我去死。”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的政治熱情、不屈不撓的性格和豁達樂觀的精神,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具政治性的偉大詩人。當然,這也離不開他親民的生活實踐。
2.“時時憂國淚下”和高度的愛國主義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又壹大特色。
杜甫不僅是壹個在貧窮的歲月裏深切關懷人民疾苦的詩人,也是壹個時刻關心國家、催人淚下、舍己為人的愛國者。他的詩洋溢著愛國的熱血和真誠。國家危亡時,他在三月的花鳥大會上痛得哭了。如《春望》:“國雖四分五裂,山川長存,草木春復綠。傷心之態,不禁淚流滿面,鳥語驚人,離愁恨。經過三個月的戰火,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我撫摩著我的白發。它變得太薄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壹旦亂局已定,消息壹傳來,他就會欣喜若狂,再壹次熱淚盈眶。如黃河兩岸被帝國軍收復:“消息在這遙遠的西站!北方已經被收復了!起初,我止不住淚水湧上我的外套。我的妻子和兒子在哪裏?他們臉上沒有壹絲悲傷。,然而我瘋狂地打包我的書和詩。大聲唱我的歌,喝我的酒,在綠色的春日,讓我回家”。杜甫壹生關心國家命運:“常憂國家之淚,而孤灑毛巾”,“安國之臣在此,不必落淚”,“盼呂閣,不再夢孔伷”。
同時,杜甫的詩歌也表現出對統治階級禍國殃民罪行的強烈痛恨。詩人“車店”批評唐玄宗的好戰,導致人民的流血和破產:“汽車絆倒,馬蕭蕭,妳每個人的腰帶上都有壹張弓和壹個箭袋。我的父母和妻子要互相送別,直到塵埃掩埋了長安城外的橋。他們跟著妳跑,哭著,拉著妳的袖子,對著天空哭...盡管強壯的女人們都在犁地,但東西方的犁溝都被打破了?...挑戰稅收,租金從何而來?如果妳確實知道男孩是壹件壞事,不如生個女孩。女孩也可以嫁給最近的鄰居,男孩會戰死沙場。妳沒有看到,在青海的邊上,自古陣亡將士的屍骨無人安葬。新的鬼魂現在在那裏哀號,舊的,在暴風雨的黑暗的天空中最響亮!”
杜甫雖然接受了儒家思想,但他對君主的忠誠是建立在愛國愛民的基礎上的。正因為如此,他壹方面對皇帝抱有很大的幻想,希望通過皇帝的“下令減少賦稅和征費”,“把所有人都堵住”;另壹方面,他也寫道,“唐堯真是聖潔,野老頭怎麽會知道呢?”“天子更恩,壹生轉孤!”諸如直接諷刺皇帝的詩,他更勇於揭露權貴官員危害國家和人民的罪行。
第二,現實主義在杜甫詩歌創作藝術中的主要體現。
1,現實主義的寫作風格在詠物詩和抒情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杜甫關於做事的詩尤其值得珍惜。在他之前,文人寫的詩很少,寫敘利亞人民的更少。杜甫的處事詩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現實主義特色也最為突出和充分。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他善於藝術地概括現實生活。在杜甫很多著名的詠物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非常善於選取和概括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通過個體來反映壹般。比如“軍車店”裏“行人”的對話,講述了成千上萬的征兵人員相同或相似的經歷;“三官”和“三告別”就是典型概括的最好例子。比如《無家可歸》,寫的是混亂的農村的面貌,寫的是無家可歸的軍人的心理:“近了我只是壹個人,遠了我就迷失了。”家鄉既疲憊,又遠近。“寫戰士對死在山溝裏的母親的回憶,有著極其深刻而廣泛的現實內容。以羌村為例,雖然講的是詩人自己亂後回鄉的經歷,但“妻怨我在此,驚我猶哭”“子夜舉燭,如夢如幻”“鄰居滿墻嘆息”等家庭聚會的場景,絕不僅僅是詩人自己生活的寫照。杜甫詩歌的秘密在於它們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濃縮的總結。
杜甫也善於把巨大的內容濃縮在壹兩首詩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令人震驚,是因為這是詩人的詩意之筆,概括了社會現實中的尖銳矛盾,寫出了統治集團如山的鐵證。比如“十間房有幾個人,錢山多間空房”“戰淚猶在,軍聲動至今”等。,也是高度濃縮、“力透紙背”的名句。陸士雀評價“諸姓俱滅,群雄猛貪肥”說:“字與肥字結合,慘不忍睹,不可讀。詩中有壹句話叫攝人心魄,這也是!”“合”和“胖”這兩個字,有“攝人心魄”的力量,這是高度集中的結果。
其次,主觀感受包含在客觀描寫中。那就是把自己的主觀意識、思想感情融化成客觀具體的描述,不知道說什麽。這是杜甫詠物詩的最大特點,也是杜甫最大的本事,因為他必須有壹個善於克制自己激動情緒的冷靜的頭腦。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渠官》:“黃昏投石渠寨,官夜捉人。老人跳過墻,老婆婆出去看。官員們為什麽生氣?女人哭又何苦呢!.....夜長聲音如聞泣。黎明將升到未來,留下老人壹個人。”
除了“壹個官員的憤怒是什麽”這句話稍微透露了他的愛恨情仇,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述。他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和評價融入到客觀敘述中,讓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讀者。再比如“當官的晚上抓人”這句話,是吳英客觀描述的,但同時也是作者的諷刺和斥責。黑暗是殘酷的就不用說了,但黑暗是令人發指的,而且已經在裏面了。此外,《兩個為路》中楊兄妹的放蕩只從服飾、酒品、動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沒有明確的譴責,反而具有諷刺意味。白居易也是壹位現實主義詩人。如果把他的名句《新豐斷臂翁》和杜甫的《軍車鋪》作壹比較,馬上就能發現兩者的不同之處。在《車店》裏,杜甫從來不開口說話。“行人”的話說完了,詩也就結束了。然而,在《新豐斷臂翁》中,白居易在描述了斷臂翁的談話之後,自發地討論和理解了這首詩的主題。雖然白詩歌的諷刺色彩十分鮮明,但杜甫的詩中卻蘊含著處事的反諷,使他感到更多的是真誠和悲涼。
再者,利用人物的個性化對話。杜甫為了把人物寫得傳神,吸收了漢樂府的創作經驗,經常使用對話或獨白,使人物語言個性化。這樣的作品很多。現在以新婚夫婦為例。這是壹個新娘寫的獨白:“...與其娶女求夫,不如棄路邊。如果妳結婚了,妳不會溫暖妳的床。黃昏說再見太草率了!.....仰望百鳥飛,體型會翻倍。人事多誤,面對君勇。”結婚變成妳會去哪裏很痛苦,但壹想到是剛過門的新娘就讓她矜持害羞,完全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和精神面貌。所以我們讀的時候,總有壹種看到那個人,聽到他聲音的感覺。
還有,用俗語。這是杜甫詩歌的壹大特色。杜甫在抒情詩中經常使用俗語,但在古詩中對事物的運用更為豐富和重要。因為這些詩歌很多都是關於人們的生活,采用壹些諺語可以增加詩歌的真實性和親密度,有助於突出人物的個性和語言的個性化。比如同樣是壹個叫老婆的動作。杜甫在《病後君傾酒》壹詩中,用了“叫婦人出屋自吃”這句話,而在《被天府渾》中,用了“叫婦人開大瓶”“叫婦人”這句成語,表現了天府的本來面目。其他生動的例子,如“我的父母和我的妻子要去送行”,“他們跟著妳跑,哭,他們拉妳的袖子”,“當嬰兒回家時,雞犬也在婚禮上”,也是非常生動的例子。再比如“弓要用勁,箭要用長”。先射馬,先抓賊”,有句俗話說得好。
最後,善用細節描寫。杜甫善於捕捉能表現事物本質和人物精神面貌的表現性細節。比如《車庫商店》:“無論向他們提出什麽要求,軍人都敢延伸仇恨”就是這樣壹個細節。既提醒了現役軍人“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又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再比如《石壕官》,以“夜之寂靜如泣如噎”的細節暗示老婦被拖走的悲劇,《兩為路》,以“犀牛扶我膩久”的小動作描繪那壹類貴婦的傲慢,都是很好的例子。對他最突出的細節描寫是北伐戰爭中關於他的妻子和孩子的壹段話:“...在小屋住了幾年後,我妻子的衣服打結了...當我看到我的背哭的時候,我的腳厭倦了泥土和襪子。床前的兩個小女孩,她們在填充後才交叉膝蓋。.....沒有絲綢袋,救救妳的感冒。化妝也是解決萌芽的辦法,稍微列舉壹下。瘦老婆臉再亮,傻逼頭自己梳。..... "這裏不僅生動地描繪了年幼兒童的天真無邪,也襯托出他自己悲喜交加的復雜感情。前人說杜甫“無論借什麽,都形容自己是獨壹無二的”,其實是壹種細致的描述。
這些特點往往在杜甫的每壹首詠物詩中都能找到,可謂“具象含蓄”。
2.現實主義還體現在與浪漫主義理想的有機結合上。
作為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抒情詩也有自己的風格。他在描寫物象詩中的人物時,常常深入剖析自己曲折矛盾的內心世界,第壹段“到奉賢詠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黃河兩岸被皇軍收復》是杜甫壹生的第壹首快詩。乍壹看好像很抽象,但其實還是很具體的。他用“淚滿衣襟”寫下自己的喜與悲,抓住“卷壹本詩集”這個小動作,以示歡騰。下面這四句話雖然屬於玄幻,但在玄幻中還是有豐富的意象的。杜甫在詠物詩中寄情於事業,而在抒情詩中往往寄情於情景,將情景融於情感,使情景交融。也有兩種情況:壹種是情景同時出現,如他的名句:“何處花瓣已如淚流,何處孤鳥已唱出哀思”,“江山如待,劉樺更無私”。(《倒遊》)另壹種是看風景無感覺,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斷,不可尋。低頭卻生氣,怎麽分辨黃州?“其中蘊含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斯塔克以挑戰的鼓號敲響第五更,星河天脈過三山”“高江急,日月昏”,其中也有詩人的激情,也有那個亂世的影子。杜甫在詩歌中盡量有意識地避免對事物發表評論,但在抒情詩中,具體地說在政治抒情詩中,他卻常常大放厥詞,提出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對時事的批評,如“從強源起,無往而不臣朝”,“從農而戰,無官而處處要錢”。杜甫的詠物詩為了滿足內容的要求,壹般采用五七言的古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而抒情詩則多采用五七言來接近文體。
杜甫是壹個有著遠大政治抱負的詩人,這決定了他的現實主義是理想的現實主義。因此,在他的壹些詩歌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經常結合在壹起。“洗軍”可以作為代表。詩的開頭用風雨的筆調寫了壹個凱旋的局面,熱情地歌頌了祖國的中興:“中興將收山東,書夜報。”和光人說,胡惟其壹生毀於竹子。”但同時又以壹種輕嘆的口氣提醒統治者要居安思危:“我已喜皇權清海與戴,總想著神仙打崆峒。“三年在關山月的笛聲,各國軍人面前的壹草壹木都是風。”他還幽默地諷刺那些因為人為因素而成功的王侯和暴發戶:“不可能攀龍附鳳,天下皆化為王侯。”不忘民生:“田家盼雨,布谷鳥催春種遍地。”詩末通過“安得壯士扼守天河”的瑰麗幻想,提出“收拾甲胄,久不用”的希望。全詩基調樂觀、瑰麗、絢麗多彩,充滿催人奮進的力量,但也有清醒的現實批判精神。王安石《杜甫詩選》以這首詩為藍本,頗有見地。此外,《鳳凰臺》和《秋風破草堂》也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杜甫詩歌的風格是多樣的。但杜甫壹直公認的最有特色的風格是“沈郁頓挫”。時代環境的快速變化,個人生活的貧窮困苦,思想感情的深刻,表達的從容,是形成這種風格的主要因素。例如,李白說“我怎能對那些永遠不會被人看到真誠面孔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而杜甫說“野蠻人沒有羞怯,他們怎能在王子中久留”;李白在寫到友情時說:“我為明月擔憂,我將隨風而留,直到夜深人靜。”但杜甫說:“與其往池塘裏堆,不如用錦水流眼淚。”顯而易見,它優雅而陰郁。
第三,杜甫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杜甫在詩歌創作上的巨大貢獻給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歷代的人們,包括許多傑出的古典詩人,都愛上了他,把他的詩當作學習的最高典範。與此同時,歷代出現了許多收集、註釋和研究杜甫詩歌的著名學者或選學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沒有壹個詩人像杜甫那樣擁有如此多的追隨者。如果把杜甫的所有影響都描述出來,那幾乎就涉及了唐代以後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部歷史。這裏只能從壹些比較重要的方面來簡要說明杜甫的影響有多廣泛和深刻。
杜甫為民歌唱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首先直接推動了唐代詩歌的發展。中唐時期,以白居易為首的壹批詩人倡導的“新樂府”是壹場受杜甫詩歌創作啟發的現實主義詩歌運動。
杜甫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從白居易到後來,壹直滲透到晚唐時期皮日休、曹野、聶、杜荀鶴等人的創作中,形成了壹個現實主義詩歌流派,在晚唐詩壇放射出光彩。此外,杜甫詩歌的藝術表現也對唐代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韓愈、李商隱都從不同方面受到杜甫創作藝術的影響,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唐代以後,杜甫的影響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宋代有黃庭堅、陳師道等。沿襲杜甫奇峻的壹面,形成“江南詩派”。再比如晉代的王安石、陸遊、文天祥、元好問,明代的李夢陽,清代的杜、屈大均、沈德潛,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情況下受到了杜甫的影響。當然,有些詩人(如陸遊等。)可以學習杜甫的好處,而其他人只是膚淺地繼承甚至歪曲。
杜甫的詩引起了古往今來人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藝術,更是因為思想。比如陸遊曾在詩中說:“將來做詩人,使我覺得有點空虛。”文天祥被俘後,在燕京監獄天天讀杜甫的詩,並從杜甫的詩中收集了五句。他說,“子美是第壹個為我說話的人。”民族英雄的話語有力地證明了杜甫詩歌崇高的思想內涵。韓愈說得好:“杜麗的文章如日中天。”的確,我們不能不為祖國文學史上同時出現了兩位偉大的詩人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