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江邊兩晚》是宋代蘇軾題寫的壹首詩。「題詩」是什麽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題畫詩。
這兩首詩是蘇軾八年(1085)在宋神宗元豐所作,是蘇軾題在惠崇畫上的。
惠崇當時是壹位著名的畫家。蘇軾詩文俱佳,對繪畫有很高的鑒賞能力,所以當他看到惠崇的《春江夜景》時,就壹邊欣賞壹邊寫下了這兩首詩。
蘇軾在惠崇的畫中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非常生動有趣。
這兩首詩如下:
首先:
竹林外的兩三朵桃花,水裏的鴨子,它們首先註意到了春天的暖春。
沙灘上長滿了艾草,蘆筍也開始發芽,河豚正準備逆流而上,從大海遊回河流。
第二:
大雁北飛,像是想回到北方的人,卻因為依戀,可憐的團隊。
在飛往北方之前,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裏風雪交加,還是在南方度過大半個春節的南方。
由於畫作不易保存,加上年代久遠,惠崇的這兩幅畫沒有流傳下來很可惜,但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下來,成為傳誦千年的名句。
從蘇軾的兩首詩《惠崇春江夜景》可以看出,惠崇的《春江夜景》由兩幅圖組成:壹幅是鴨子在春江嬉戲的畫面,壹幅是大雁在春江飛翔的畫面。
尤其是第壹首題寫“春江鴨戲”的詩,蘇軾成功地寫出了初春春江的景色,他以細致敏銳的感情捕捉到了四季更替時的景物特征。全詩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活力,給人壹種清新舒適的感覺。
畫以詩傳情,讀詩如看畫。尤其是蘇軾題畫詩《惠崇河畔景》中的第壹首詩,更是家喻戶曉,家喻戶曉。
詩的開篇第壹句“竹外有三兩桃花”,是蘇軾對惠崇畫中遠處景物的描寫。詩人蘇軾隔竹疏畫望,幾朵桃花搖曳。桃花和竹子形成對比,紅紅綠綠的,春天特別迷人。雖然這只是簡單的壹句話,卻透露了很多信息:
首先說明竹林稀疏。如果天晴,就看不到桃花了。其次,顯示季節,指出“早”字。倒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盛開的時候,但是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顯露出來了。
第二句“春江暖鴨先知”,是詩人對附近動態場景的渲染:春江水面上,壹群活潑的鴨子在自由自在地漂浮,翩翩起舞。
竹桃鴨,壹靜壹動,相映成趣;岸邊的竹子和河中的綠水之外,壹遠壹近,層次分明,有畫面的縱深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話是詩畫之間最和諧的。蘇軾通過賞畫時產生的聯想,用鴨子的感情寫人的感情。河裏有鴨子在遊泳,讓人感覺春天很溫暖。
下壹句“枯蘆芽短滿地”,是畫中描寫的延續,是眼前最近的場景。萎水,即白水,壹種野草,可入藥,又名艾草,民間有“三月苦艾,四月蒿”之說。
蘆葦芽,蘆葦的嫩芽,也叫蘆筍。在長江下遊,嫩嫩的蓑衣和蘆葦芽是春天的新鮮蔬菜,也是河豚的食物。做河豚湯,要用新生蘆葦的嫩芽做食材。這樣就為後來的“河豚欲上”埋下了伏筆。
以上三句是詩人對“春江晚景”的具體而真實的描寫,直接再現了畫面的形象。
正是河豚想漲的時候。“河豚”是壹種海水魚,肉質鮮美,但肝臟、性腺、血液中含有毒素,只有經過專業人士處理後才能作為食材。
南宋著名詩人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寫道:“浙江人在上元以前就吃河豚,最早得之於常州河時期。出來的時候拿了壹千塊錢,沒拿多少。2月以後越來越多,壹尾才壹百塊錢。當柳絮是柳絮的時候,人已經不吃了。”
雖然惠崇的畫沒有描繪河豚的運動,但詩人蘇軾從蘆蒿的瘋長和蘆葦的萌動中知道“河豚欲上”,從而畫出了春江花開時海豚沿河而上的形象。也可以說,河豚魚是蘇軾想象出來的,但在惠崇的畫中沒有表現出來。
蘇軾正是通過這種筆墨,將寂靜靜止的畫面轉化為生動活潑的詩境。在蘇軾眼裏,這幅畫不再是框內的平面靜止的紙上圖畫,而是給人以生態感的深刻體驗和細微觀察。
蘇軾用“三兩枝”、“短葦芽”、“河豚欲上”來巧妙地暗示這是春天的氣息,所以能引起人們的美好遐想。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達的視野之外的世界,使詩情畫意完美結合。
在蘇軾的詩中,詩人將詩情與意境融為壹體,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詩中緊緊扣住“春江晚景”的中心,用最如畫的風景,用桃花、水暖、雕零、蘆苞的獨特自然風光,生動地表現了冬天已經結束,溫暖的春天已經到來。
雖然我們沒有看過惠崇的《春江晚景》畫卷,但讀蘇軾的詩,我們仿佛有了壹幅生動的畫面:春水生,青竹疏朗,桃花盛開,鴨子戲水,壹派生機勃勃的春光。詩畫如此生動多彩,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