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評價白居易的文學

如何評價白居易的文學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香山。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

白居易詩歌主題的集中是其諷諭詩的藝術特色之壹。他壹般只選擇最典型的壹件事,突出壹個主題,“壹件悲傷的事”,主題很明確。為了更清楚地向讀者傳達主題,或在詩的標題下加壹個小序來指明主題,或“表明妳的意誌”來突出主題。

其次,白詩歌的藝術特色還體現在對人物的刻畫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點,用線描的方法,把人物形象畫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但白詩的詩意並不簡單,他常常以簡單句寄托寓意,取得了驚人的藝術效果。

擴展數據:

白居易強調詩歌要諷刺現實。將詩歌與現實政治和人民生活緊密結合是白居易詩歌理論的核心。白居易強調詩歌的“刺”的壹面,但不提倡“美”。他說:“欲除人情,先求詩反諷。”他主張諷刺詩應該用激進直白的方式來寫。

不要“抒胸臆,止於禮義”,不要“批判正文”,而要大聲揭露弊端,為民請命。這種觀點主張文學創作要幹預現實,批判黑暗社會,強化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對後世影響很大。

論詩歌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他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壹,主張形式為內容服務,反對脫離內容、為形式服務。白居易突出強調通俗性和現實主義的詩歌思想和創作,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強調現實主義、通俗性、諷刺性,提倡為君為民寫作的理論,是對儒家傳統詩學理論的直接繼承,也是對杜甫時事寫作創作道路的進壹步發展。但易詩自封論也有其弊端,主要表現在過分強調詩歌的實用功能,而忽視甚至刻意排斥和否定詩歌的審美娛樂功能,否定詩歌的藝術性。

百度百科-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