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翅膀摧毀了太陽,郊區的花園是孤獨的。晨雞驚樹雪,寒鳥守冰池。急景忽陰忽黃昏,舊年浸已衰。如何分國,不隨心。這首唐詩是李商隱的《居幽冬暮》,寫於公元858年冬,也就是李商隱去世的那個冬天。很多人認為是李商隱的代表作。詩的開頭有無限的悲傷。李商隱在雙翼滅日、郊園寂寥的時候很有才華,但後來陷入牛李黨爭,處處受到懷疑和排擠。就像壹只翅膀被剪掉的鳥,想飛也飛不動了,只能退到家裏,過著孤獨、無聊、不快樂的生活。編輯
李商隱把自己比作早晨的雞,寒冰裏的鴨。“晨啼驚樹上雪”是指宣布黎明的公雞,即使樹上有大雪,也無所畏懼。可惜現在是壹只陷在冰裏的鴨子,讓人無可奈何。更讓他尷尬的是,他沒想到冬天這麽快就來了。而他自己也覺得人生已經到了暮年。時光流逝,不等人。幾十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已經出生很早了,對未來的幾何毫無概念。“如何分國,不隨心”,這是他憤怒的吶喊。他本有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誌向,可為什麽現在的情況與他年輕時立下的誌向如此不同?編輯
這首古詩和李商隱以前的詩基本相同,有感傷的意境。作者用很多動物來比喻他今天的處境,非常生動,讓人理解他內心的痛苦。壹個人老了,面對生活挫折,還有這樣壹顆進取的心,是很可悲的。李商隱吐出這些義憤填膺的話後,馬上就在46歲這壹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更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