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孤獨的哲學是什麽?

孤獨的哲學是什麽?

詩人抑郁,哲學家孤獨。抑郁產生於孤獨,孤獨通過抑郁獲得。古代的君子把“煩”和“靜”視為常態,而不是憂患(劉熙載)。其實普通人也是如此。但是,哲學家的孤獨不是隱忍,而是反思自身存在時的孤獨。我覺得哲學的孤獨根本不是詩人的感傷和悲憫。但詩人的孤獨確實能激發人們的思考。人是壹群生物,卻在孤獨中無所不在。大雁失群,在天空中嚎啕大哭,把多愁善感的人們弄哭了。“長嘯壹聲,從此獨孤天下”,講的是離別的故事。“獨立寒秋”意為誌存高遠。古今的詩人、詩人,都是孤獨者。“我難過我的生活不幸福,我壹個人在山裏;我不能改變心意,遵從習俗,反而會很慘,落得壹貧如洗”(屈原)。羅曼?6?1羅蘭說:“人生只有壹個朋友,只有少數天才擁有——這就是孤獨。”“萬裏悲歌常客串,帶著我的百年愁苦,獨自攀上這高度”(杜甫)。中國文人常常感嘆自己的命運不好,其實這裏面蘊含著被賢明大師發現和錄用的希望。中國的隱士往往不是真的向往孤獨。他們在官場失勢後隱退,以示炫耀。所以,孤獨可能有兩種:消極孤獨是在妳失意的時候,在辦公室裏,在失戀的時候,在失寵的時候,尋求交流,以此來克服孤獨。積極的孤獨,是體悟到的孤獨,是修行到的孤獨。是壹種哲學的生活,獨立的人格,高標準,拒絕趨同。與被動的孤獨不同,積極的、有創造性的、主動的孤獨更能激勵人。我們應該認識到第二種意義上的孤獨。從哲學上講,孤獨不是被動的無助,而是人類完全的自由——不存在決定論。這增加了壹個人肩上的責任。薩特對此有專門的論述。老天,價值觀和客觀環境都不能成為妳選擇的理由。妳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壹切皆有可能”增加了人的孤獨感。但是妳肩上的責任很大。人是完全自由的,妳隨時隨地都要自己選擇。“妳是自由的——自己選擇吧!”這是薩特對如何認識孤獨的建議。唯壹能幫到妳的就是妳自己。這讓妳學會了孤獨。獨居不是孤獨,獨居是孤獨的條件之壹。孤獨不應該發生在深山老林,而應該發生在繁華之地。有人上街體驗孤獨挺好的。他試圖與眾不同。孤獨有魅力,有魅力。孤獨和寂寞不壹樣。孤獨是人的實際狀態,孤獨是人的狀態——人意識到自己應該孤獨,並為此而慶幸。沒有孤獨的孤獨是沒有欣賞的“欣賞”。當然,孤獨和寂寞是分不開的,從寂寞到孤獨是從自發到自覺,從自由到自我行動。在商業世界裏,很多人隱藏著自己的孤獨,缺乏孤獨。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病態,是做人的異化。孤獨並不要求人自閉或拒絕社交,而是要求人保持獨立的人格,不隨大流。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孤獨,故我在。在壹切眾生中,在從眾中,妳其實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所以,可以說“我存在,所以我孤獨。”人類計劃自己孤獨。人從根本上是孤獨的。人是孤獨的,因為他是人。孤獨是人類存在的根本方式。孤獨的原因在於人員的壹次性和不重復。當然,在男歡女娛中,孤獨感消失了。但這只是暫時的。片刻之後,更大的孤獨感再次襲擊人們。聽詩朗誦,聽音樂,我們依然孤獨。孤獨——人類存在的唯壹方式。孤獨——人類越往前走,越是如此。這可能就是孤獨的原因吧。然而,正是因為孤獨,人類才偉大,才擁有如此高的科技。載人飛船上天,發現在宇宙中,地球的藍色故鄉在寒冷中漂流。人是多麽孤獨。但孤獨不是人所追求的,人只能有意識地承受壹種孤獨。同樣,男人之所以是男人,也在於他的孤獨。當然,在茫茫宇宙中,所有的生物都是孤獨的。壹句英語諺語說:“當妳笑的時候,每個人都和妳壹起笑;哭的時候是壹個人哭。”歡樂屬於大眾,痛苦屬於個人。歡樂是表面,痛苦是本質。快樂是短暫的,痛苦是漫長的。妳獨處的時間多了,和人在壹起的時間少了。即使妳周圍有成千上萬的人,妳仍然是孤獨的。哲學的孤獨是指人類在本體論上的非相似性。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有自己獨立的存在,不可替代,不可復制。孤獨獨立的女神是人類所向往的。孤獨是指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孤獨的對立面是依賴和順從。孤獨也指人們在倫理意義上獨立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與他人合拍。孤獨是壹個人在自由意誌的驅使下所做的壹切。孤獨與自由聯系在壹起。所以,孤獨屬於喜歡思想自由的人。他在平靜和樂觀中進入了自由的領域。哲學形而上學的孤獨是指自省、超越、自主的意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面對孤獨,冷漠沈默。孤獨的到來和失去壹樣不為人知。隱士和沈默者意誌薄弱,而孤獨者並不遁世和抑郁。妳不能給自己找借口。可鄙是可鄙者的見證,孤獨是孤獨者的豐碑。孤獨的人不是憤世嫉俗,但他從不隨波逐流。很多哲學家都視自己為孤獨者,這是壹種集體精神的缺失!然而,只有在這孤獨而深思的時刻,這才是真正的自己。我說的孤獨,不僅僅是壹種無法形容的非理性精神狀態。當然是來源於本體意義上人類的孤獨。這裏存在的孤獨和情感的孤獨有機地結合在壹起。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都無法解除我們的孤獨。雲霓腐爛了,樹葉在沙沙作響,林濤在咆哮,溪水在低語,卻無法解除我們心中的孤獨與淒涼。所以我們回到了地球。哲學家揭示“宗教是我們與孤獨做的壹切。”人來人往,繁華鬧市,紅塵滾滾,富有,妳不會感到孤獨。但這就是生活嗎?作家和哲學家常常在夜深人靜時開始思考,因為“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心底才是自由的,思想才能自由流動。這個時候,妳擺脫了壹天忙碌的工作和娛樂,赤裸裸的面對自己。這個時候,妳面對的是真正的妳。妳的心對自己敞開。牛頓壹個人躺在樹下,思考著蘋果的下落和重力。愛迪生住在壹個小房間裏,發明了電燈。伽利略做實驗的時候,他壹定不在流動的人群中。孤獨不是狡猾,是反社會,是不人道,不是韜光養晦,不是有精明的頭腦,不是為了防禦而賣——好像躲山是為了“知主”。孤獨不是看破紅塵,被動隱退。孤獨是自制力,壹塵不染。孤獨不是孤獨或與世隔絕。孤獨就是要正直,不自私。中國迷失的人自稱“孤兒”,迷失的官僚自稱“孤兒”。但個體意識意義上的真正孤獨,並不指望依靠祖先的影子。孤獨不是孤獨的英雄,也不是對人類生命的漠視——孤獨的人思考生命的價值。壹群被歡呼和鮮花包圍的模特精英們,現在和平了?在街頭的歡呼聲中,沒有多少人是真誠的。很多“數字”有時候是虛幻的。孤獨不等於沈默和壓抑,而是要有壹種強烈而活躍的內心活動和真正的思想火花。盧梭在彌留的余輝中展開了思維的翅膀,在寧靜的湖面上蕩起了漣漪。他從野花野草的根部吸取花蜜,這在巴黎上流社會是很難得到的。他感謝那些排斥他的人,為他提供了壹次孤獨的世界之旅。這位“自然之子”和“真理之子”在孤獨中完成了人生的旅程。他留下了孤獨行者的白日夢。哲學家可以說是孤獨的人,走著走著,做著白日夢。不僅孤獨,行走(行走在歷史中)也更有想象力。如果他不做白日夢,不冥想,這種孤獨對他是有益的。如果他不走壹走,這種孤獨就會枯萎。腳不能思考,腿沒有語言,但孤獨的散步可以鍛煉思維。靈魂在散步中遇到了神通和鬼魂。盧梭把自己的晚景描述為:命中註定,花木雕零,孤伶伶,形影不離。盧梭在孤獨中寫下了《懺悔錄》。壹個人只有在孤獨中才能學會懺悔。壹個沒有悔恨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人不悔改,就無所顧忌。人如果沒有顧忌,是學不會懺悔的。宗教信仰,這樣壹個非常隱秘和自私的東西,壹度被變成了“為皇出師”。但根據新約記載,“群眾散去後,他(耶穌)獨自上山禱告,到了晚上,他獨自在那裏”(馬太。14: 23).耶穌基督似乎很孤獨。《聖經》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孤獨。“雅各獨自與神摔跤”(創32: 23-30)。“約瑟獨自哭泣”。“以利亞獨自氣餒”(列王紀上19: 3-14)。“耶利米獨自坐著”(耶利米書15: 17)。“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獨自受苦”(馬太。26: 36-45).“保羅獨自壹人在監裏”(提後。4: 16).看來,孤獨壹定和哭泣、氣餒、沮喪、痛苦有關。後來基督教和皇帝、國王站在壹起,在王權的保護下才有可能做出偉大的作品。信仰成了保護國家和物種的工具,與個人的心智無關。在聖經中,上帝單獨對每個人說話,傾聽他們內心的怨恨。聖經裏沒有上帝召喚百萬人的場景,因為在擁擠的房間裏,上帝只能聽到贊美。人對神也是如此:人只能單獨看見神,並傾聽或交談——傾聽神的奧秘。古往今來,哲學名著和宗教靈性都是在孤獨、憤怒和禁錮中完成的。最著名的例子是Poisius (480-524),他在524年被監禁和處決。他在獄中寫下了《哲學的慰藉》。孤獨如屈原,他又憂又怒,寫了壹本比《田文》更不朽的書(喬叟將其譯成英文。歐洲很多教堂至今還刻著這本書。哲學就像壹位有迷人眼睛的女士。這位女士幾乎沒有具體年齡——哲學有永恒的魅力。她的風衣上繡著兩個希臘字母,分別是“實踐哲學”和“理論哲學”——從實踐壹步步走向理論。博伊西烏斯的孤獨可能會給他壹些安慰。在歐洲歷史上,哲學家大多是單身的——他不知道如何治國平天下。哲學家不結婚比結婚好。當然,獨身不是目的。獨身主義的主旨在於靈魂的獨立和思想的無拘無束。bonhoeffer(1906-1945)認為,壹小群跟隨基督的人是與世隔絕的。弟子人數少,總是很少。耶穌不希望大多數人,“很少有人找到它。”做弟子的路很窄。窄門通向永生,寬門通向死亡。做基督徒不是科舉,不是廟會,不是to be no.1,耶穌認為基督徒應該為他“成為個人”,拋開壹切。“妳看,我們拋下壹切,跟著妳走了!”所有的人都應該是“獨門弟子”,成為個體的人,並為此受到迫害。“獨當壹面”不是敲鑼打鼓,戴大紅花。當亞伯拉罕離開他父親的家時,他成了壹個孤獨的人。基督教的“決裂”是與家庭團體的決裂。任何阻止人們獨自站在基督面前的團體都會被厭惡。邦霍弗主張“與世俗斷絕關系”,以個人身份成為弟子。要成為弟子,首先要成為壹個個體。人害怕孤獨,想躲在公共場合。然而,是基督的旨意孤立了他。他應該單獨向上帝尋求幫助。真正的哲學家註定永遠孤獨。孤獨哲學大師、憂郁的丹麥人克爾凱郭爾(1813-55)認為孤獨是引領人與上帝溝通的方式。人是在孤獨中成長成熟的。嬰兒在夜深人靜時成長。據說上帝也活在孤獨中。希臘民主是多數人統治,這是由票數決定的。在古希臘,大多數人擁有管理城邦的權利。公民通過抽簽參與國家管理和司法審判。但克爾凱郭爾認為,群眾和多數是壹群烏合之眾,只有個人才是真正的決定者。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說明他是“數字的受害者”,是“投票的受害者”。基爾希納的話發人深省。“少數服從多數”,但希特勒當時也是代表多數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多數人壓迫少數人。多數和少數是整體的壹部分。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壓迫,就像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壓迫壹樣,是霸權主義和專制政治。即使面對審判,蘇格拉底也不重視多數。他留給後人的教訓是:遠離多數,回歸個體。上帝將人與人彼此疏遠,讓人們可以獨自體驗靈魂的旅程。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是為了防止他孤獨,但這並沒有讓人們的處境變得更好——這個世界只是又增加了壹個孤獨的人。有些人認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真理。然而,克爾凱郭爾認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煩惱”。中國人相信法不責眾,喜歡躲在公眾面前。但也有“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這是不真誠,不勤奮。沒有孤獨,虛假就會泛濫。個體在私底下有真實,壹旦進入人群,就會表現出“不真實”。不講理是指不真誠,做作,虛偽。可能謊言是從群體開始的。所以,“成為基督徒”比“成為基督徒”更難。基督徒不再是現成的“基督徒”。基督徒本質上不是靠言語宣示,而是靠行動。沈默的基督徒是少數,吵鬧的基督徒是多數。依附於皇權、受政府庇護的基督教會是假教會。耶穌通過行動的誓言來召喚人們。相反,誓言的語言讓人覺得無趣。孤獨的意義和重要性在於,孤獨保護著我們,讓我們在面對市場的喧囂時,能夠傾聽天籟之音。沒有孤獨,就沒有欣賞。人只有保持孤獨,才能真正做人。即使是“靈魂深處的革命”,也要在孤獨中進行。自我欣賞可以讓我們有所作為。我也認為,所有偉大的科學發明,大概都是在沈默和孤獨中醞釀的。只有甘於孤獨,才會有新的想法。孤獨不需要否認人際交往。正是因為孤獨,我們才需要交流。正是因為有了交流,我們才更加孤獨。交往越多,就越難進入別人隱藏的內心世界。另壹方面,只有在孤獨和自制力中,才能進入別人的世界。因此,哲學上的孤獨具有積極的意義。它不是抑郁的,無精打采的,尋找的,荒涼的,痛苦的,不是遠行獨居的愛人。“壹個人在窗邊怎麽會黑?”這是積極的創造力。現代人的孤獨,不是風吹雨打的孤獨,不是壹個人帶著藍燈籠想起遠方人的辛酸的孤獨,也不是依依不舍的告別,壹個人旅行握手擁抱的孤獨。城市人口擁擠,但彼此聯系很少。只有身體相互摩擦產生熱量,而且極其寒冷。在社會組織中,個體性被抹殺,但有獨立地位的個體戶比集體更有創造力。個體不完美,整體就有欠缺。壹旦妳成為壹個個體,妳就可以開發妳的潛力。壹個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壹件事情上,會比集體力量的總和還大。個人全力以赴奉獻自己,而集體力量的總和只是量的增加(甚至減少)。這不是壹道算術題。個人包容精神,群眾遠離精神,成為同壹利益體。壹方面是精神和個人,壹方面是利益和人。這兩個方面截然相反。壹切偉大的創造,只有在遠離市場和榮譽的時候,才會發生。買的版面和書號不是用作品印的,是用文字印的。新價值的發明者總是遠離市場和榮譽。證書和精心挑選的榮譽毫無價值。所以,如何達到孤獨是個問題。蘇格拉底告誡“認識妳自己”,喚起了個體的倫理意識。這可能是達到孤獨的唯壹途徑。自知是進入孤獨的必經之路。個性是與責任感聯系在壹起的。在群體中,人類失去了責任感。針對“黑幫”的群眾專政以及由此引發的戰爭(簡稱“武裝鬥爭”)使人們失去了群體中的責任感,缺乏悔恨和負罪感。人們隨波逐流,把自己托付給群體,容易導致暴政。人群是暴政。大多數人傾向於反對獨立思考。個人意識意味著脫離多數。所以,成為和回歸個體是壹種孤獨的狀態。從哲學上講,孤獨不僅僅是指獨處、獨處、無人陪伴、不可分離的孤獨。壹個人在繁華的城市,在人多的地方,未必會寂寞。成群結隊,人多勢眾,以山為王,對人殘忍,也掩飾不了孤獨。人從根本上是孤獨的。他不合群,所以不能壹起去。而且,哲學意義上的孤獨有其積極意義。萬籟俱寂,天才才能如洪水般思考,思考千年,看透萬裏。如果人們獨立思考,找到壹條新路,必然會被主導思想所容忍。但是,獨立的思想總是讓人真正的孤獨。要孤獨,就得屈服於傳統和權力。品味古今各種哲理,欣賞自己,可以讓人體體會到孤獨的三摩地。閱讀和思考會讓我們感到孤獨,忘乎所以。琢磨古今哲學家的作品,可以和古今人物的心靈對話。人不學習就不會孤獨。不學則群,不學則黨。我們要學會積極的孤獨,避免消極的孤獨,以愉悅、滿足的心情去成就孤獨。孤獨是壹種通過挫折和不幸達到的精神狀態。永遠滿足的人,遠離孤獨。然而孤獨的到來卻是壹個不期而至的客人,讓人措手不及。孤獨就像壹種覺醒,讓人在“飲酒”中獲得智慧。美國人莫爾茲說,“悲傷帶來孤獨”,這話有些悲壯。弗洛姆對人類苦難的描述是:“天堂永遠失去了”,大概是說我們的祖先離開了天堂,獨自面對這個世界。這是對人生悲慘境遇的描寫。但是,我覺得孤獨根本不是壹種悲觀的哲學。人,壹個孤獨的人,追求自己。人家有幸被稱為“這個獨行俠!”人壹旦拋棄孤獨,市場的噪音就開始逼近,市場就是演員和反派的噪音。生活在“陽光下”的高爾基感嘆,最大的恥辱是不能捍衛自己所愛的東西,不能為之而活。壹個人越願意思考,就越孤獨。壹個人越孤獨,越有思想。我們孤獨不是因為我們是超人,而是因為我們是凡人。朋友,就像巴斯卡爾說的,跌入荒謬的深淵,躍入孤獨!我們被偉人的喧囂弄得暈頭轉向,但獨立自主會伴隨我們壹生。x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