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南春
杜牧?【唐朝】
江南,綠紅花開的聲音,山麓村落的水邊村落。
南朝留下了480多座古老的寺廟,無數的塔籠罩在風雨中。
翻譯
遼闊的江南,歌舞升平,綠樹紅花相映,水鄉山麓處處酒旗飄揚。
很多南朝遺留下來的古寺,如今都籠罩在這煙雨之中。
給…作註解
緹縈:也就是燕的語言。
郭:外城。這裏指的是城鎮。
酒旗:掛在門前作為旅館標誌的小旗。
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抗的宋、齊、梁、陳政權。
480寺:南朝皇帝和官僚在北京(今南京)修建佛寺。這裏說的480寺是虛數。
樓臺:亭臺樓閣。這裏指的是寺廟建築。
煙雨:細雨,似煙似霧。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享有盛譽。詩中既描繪了江南春光明媚,又再現了江南霧蒙蒙的陽臺風光,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撲朔迷離。迷人的江南,被詩人的高明之筆所感動,更加精彩。這首詩中的四句都是風景詞,意象和景物很多,有植物,有動物,生動多彩,景物也有遠近,動靜結合,各有特色。全詩以清淡的文字和極其概括的語言,描繪了壹幅生動、多彩、神韻的江南春色畫卷,呈現出深刻而優美的意境,表達了壹系列含蓄而深刻的感情,千百年來享有盛譽。
第三句話“南朝四百八十殿”,是指東晉以後、隋以前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駐地,歷史上稱為南朝。“四百八十座寺廟”描述了許多佛教寺廟。因為當時南朝佛教很盛行,建了很多寺廟。這意味著南朝留下了480多座古寺。在這裏,詩人圍繞“水鄉、山果、酒旗式”,聚焦“廟堂”,拓寬想象空間,將思維追溯到“南朝”,從而提升了詩歌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了詩歌的審美境界。同時,詩人用“寺”指代佛教,並用虛數“480”修飾,既使詩意象豐富,又照顧到了第壹句中的“千裏”。更重要的是表現了南朝佛教的盛行,為後面句子的抒情性奠定了基礎。
創作背景
在杜牧生活的晚唐,唐朝作為壹個府邸已經瀕臨崩潰,藩鎮政權、宦官專權、牛李之爭都在壹點壹點侵蝕著這位巨人的身體。
另壹方面,憲宗上臺後,醉心於自己在平淮西等地的功績,做起了春秋永生的夢。他對佛教憂心忡忡,以至於韓愈上了“諫佛骨臺”,差點丟了性命。憲宗被宦官殺害後,穆宗、景宗、文宗等照常鼓吹佛教,僧尼人數不斷上升,寺院經濟不斷發展,極大地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增加了國家的負擔。
這壹年杜牧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南朝尤其是梁朝的虔誠。最後,什麽都沒有。他不僅不求長生,反而誤害了國家和人民。既是對歷史的致敬和懷念,也是對唐朝統治者的溫柔勸誡。後來武宗又動了媾和滅佛,壹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這是壹首口碑很好的山水詩。小空間描繪出廣闊的畫面。它不是針對某壹個特定的地方,而是針對整個江南的獨特風光,所以取名《江南春色》。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2),牧之樊川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唐代詩人。杜牧被稱為“小杜”,以區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杜麗”。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