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察對詩歌的理解
對詩歌壹般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對詩歌主要內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詩詞鑒賞中非常重要的壹個方面。這個內容出現的頻率極高。如2008年河南中考語文第20題:“請概括詩人遊覽山西村時的所見所聞”,2009年河南中考語文第21題:“作者用兩個典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都是為了這個。
詩歌理解的考察壹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理解詩的含義,理解詩中的景物、意象、情感,理解全詩的深層含義,理解全詩的名句。
回顧我們初中學過的古詩詞,大致可以把詩詞的主要內容、詩詞中的人物以及詩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概括如下:
1.詩歌的主要內容有:①寫景物抒情詩,歌頌風景名勝,描寫自然景物。(2)詠物抒情,通過所唱之物寄托詩人的品質或理想。(3)即詩多愁善感,是壹件事造成的。(4)追思往事吟誦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情懷。⑤邊塞詩,描寫邊塞風光和邊塞戰士的軍事生活。
2.詩歌中的主要人物有:(1)豪放灑脫的形象,如李白的“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就業吧!,旋壹千銀子,全回來!”。(2)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萬頃樓,天下貧民皆樂。”(3)樂觀豁達的形象,如劉禹錫的“沈船邊上的千帆,病樹前的萬木春”。(4)慷慨悲壯的形象,如範仲淹的“壹杯濁酒安身於萬裏,冉彥不樂。”。(5)精忠報國的形象,如蘇軾的“能弓似滿月,望西北,射天狼”。(6)自鳴得意的形象,如辛棄疾的“脫王事於世,勝其名於生前”。
3.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艱難、憂國憂民、建功立業、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感嘆世事、胸懷大誌、超然脫俗、悲天憫人、熱愛山川、心胸開闊、悲天憫人、向往美好、淡泊自得、離愁別緒、焦慮矛盾、被嘲笑憤世嫉俗、才華匱乏、郁郁寡歡。
第二,考察語言的味道
詩歌中意象的創造和感情的表達,往往是通過詩歌的語言來實現的。欣賞詩歌,把握語言的本質很重要。因此,考查古詩詞語言準確、生動、形象的品味,是近年來河南中考古詩詞鑒賞的壹個重要方面。
語言品味的考察壹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考察關鍵詞的細微之處。試從遣詞造句、修辭方法等方面去揣摩、推敲、理解詩詞歌賦中關鍵詞、詩詞的含義。(2)考察詩中蘊含的深刻含義。從作家作品的語言風格和運用技巧中,我們可以品味到詩詞歌賦在語言中的深刻含義。從音韻、節奏、音調等方面去閱讀和品味詩歌、音樂的音樂美、節奏美、韻律美。(3)考查詩詞歌賦中的名言名句。從修辭方法、表現手法、思想感情、哲學意蘊、語言運用等角度進行欣賞。
在復習中,不僅要背誦古詩詞歌賦,還要結合壹些詩詞揣摩詩歌語言的以下特點:(1)清新自然,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形象生動,如“猶如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來,吹開了萬株梨樹的花瓣”。(3)含蓄雋永,如“流水春去,是天地”。(4)簡潔而有意義,如“...夜晚現在讓位給太陽的海洋,舊的壹年融化在清新之中”。(5)平淡樸素,如“鼓山寺在嘉亭西以北,水位較低。”(6)簡潔明快,如“登上山頂壹窺,便知,其他的山都顯得相形見絀。”。
第三,考察分析寫作技巧
分析技巧的考查壹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分析詩歌中修辭手法的意義和作用。(2)分析詩歌的表現方式,如景物描寫法、抒情法、借物抒情、在景物中感悟等。(3)分析詩歌的結構形式,如不同層次的深入,情景交融的感受,以死表誌等。(4)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如典故、鋪墊、象征、對比、對照等。(5)分析詩歌的藝術風格,如質樸、自然、豪放、優美等。
這裏簡單總結壹下詩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希望在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時能夠靈活運用。
1.詩歌表達技巧
(1)風景抒情。如“無奈花落,似曾相識燕歸。”
(2)感受風景,如“國雖分裂,山河長存,草木春回”。
(3)通過支持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某日我將乘長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江河定日元”。
(4)動靜結合,如“松樹林裏有月光,小溪裏有水晶石”。
(5)虛與實並存,如“花瓣已如淚流過,孤鳥已唱出哀思”。
(6)以小見大,如“東風不隨,銅雀臺春鎖二喬”。
(7)以歡樂的場景寫壹個悲傷的故事,如“枯藤老樹昏啼,小橋流水人家”。
(8)詩意,如“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
(9)用典故,如“懷古,唱聞笛,轉鄉似爛柯”。
(10)運用修辭:比喻:“我為明月愁,隨風去西天”,對仗:“幾只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藝術風格
了解詩人的藝術風格,有利於把握他們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如:陶淵明的質樸自然,杜甫的沈郁頓挫,李白的豪邁飄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維的詩畫壹體,王昌齡的清高崇高,高適的悲涼蒼涼,李商隱的晦澀晦澀晦澀,王昌齡的剛健雄渾,高適和的蒼勁不凡,魏的清新淡雅,韓愈的奇特新奇。劉禹錫清醒而清明,李商隱秀麗而典雅,杜牧含蓄而婉約,李煜多情而細膩,歐陽修淒美而明快,範仲淹蒼涼而悲壯,顏姝清疏,蘇軾曠達而豪邁,柳永感傷,黃庭堅自然而流暢,秦觀真摯而真摯,李清照婉約而悲涼。
四、考查詩體知識和重要詩人生平。
詩體知識和重要詩人生平的考查,在中考語文試題中從不單獨提出,也不是純粹的死記硬背,而是靈活穿插在詩歌鑒賞題中。
我從其他地方找到了這個。妳掌握了方法,他拿什麽妳都不怕。另外,他的問題是多變的。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