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王立山,男,1953出生,1970黑龍江建設兵團拖拉機手;1976年4月,匿名發表《紀念“四五”運動中的周恩來總理》五行詩,全國通緝,在家人的掩護下到山西工作。1978年,“四五運動”徹底平反,被授予“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1985,回北京工作。
王立山(1953-)曾是山西省太原市第三鐵路局機電隊施工部機械廠的壹名青年工人。
2.寫作背景:1970年,她作為北京知青,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35團八排當了壹名拖拉機手;七年的艱苦磨煉,和知識青年* * *壹起尋求人生的價值,使他的人生觀逐漸成熟——關心國家大事,做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事情。
1976年4月5日,清明節悼念周總理,四人幫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極大憤怒。那段時間,王立山剛剛從工作了六年的黑龍江建設兵團回到北京,準備去山西工作。
王立山寫了《拔眉劍出鞘》等多首詩,並把它們擺放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在眾多悼亡詩中,《拔眉劍出鞘》是流傳最廣的壹首。這首詞鋒犀利的短詩,引起了當年“四人幫”的恐慌,被列為“反革命案001”。
但“揚眉吐氣的劍”卻傳遍了全國,成為全國老少皆知的名句,在“四五運動”中起到了戰鬥號角的作用。
3.工作經歷:1976,開始在山西工作,在太原鐵路部門做汽車維修工。
1978 165438+10月11,王立山的事跡被中國青年報報道,傳遍全國。王立山戲劇性地從“001反革命”變成“四五英雄”,後被封為“新長征進攻者”。王力山迅速成為中國廣受歡迎的青年模特,他被塑造成壹個無所畏懼的戰士,壹個幾乎沒有缺點的“模特”。“依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武裝,王立山就能高瞻遠矚地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作為壹名普通工人,王立山不僅做好了本職工作,也為整個企業做出了貢獻。”
1979年4月5日,在“四五運動”三周年之際,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弘揚天安門廣場革命精神》;同日,《中國青年報》發表社論《弘揚四五精神,做王立山式的進攻者》,以號召廣大青年學習《揚眉吐氣,拔劍》這首詩。
1985回京在臺灣省飯店、北京新蘇公司等單位做企業管理,1987年通過自學高考,被北京大學授予法學專業畢業證書。
《揚眉之劍》全文如下:
屹立千年,英名永存。
河流悲鳴,青山豐碑。
當我想聽到鬼魂尖叫時,我會哭,也會笑。
向英雄流淚,揚眉吐氣,拔刀相助。
男氣壓五嶽,英風破千河。
榮辱無止境,人人落淚。
星星還在閃耀,花兒更香。
灑盡妳的熱血,只為讓國旗更紅。
每當清明節有淚,世上幾個家庭哭得魂不附體。
只是今年不同,全國都苦。
諸葛亮死於魏延之亂,冒充英雄,欺騙聖賢。
今天有上億的馬岱。
壹代風流百代驕橫,人民革命豪邁。
今晚國喪八千裏,哀嘆長江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