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仁是善良和同情,而愛是愛別人如愛自己。愛上帝,愛人民,愛工作,處處忍讓,行事如天上明月,光明磊落,對得起工作,對得起上帝,以善良和慈悲為冠冕和榮耀。
2、歡喜:歡喜就是快樂,歡喜就是無憂無慮。要常常喜樂,不要停止禱告,在盼望中喜樂,在患難中忍耐。
3.和平:和諧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就是平等待人。傳播和平的福音。不要打,要和平。
4、忍耐:忍耐是忍辱負重,忍耐是堅忍不拔。要忍耐寬容,在耶穌的國度裏分擔患難。只有忍耐,妳才能得救。
5.善良:善良是指善良、仁慈、真實、愛、慈悲、理智、知識、善良、可親、平易近人、尊重和愛、扶弱濟困、體驗真實、有同情心。
6、善:善就是善,善就是義。善,就是心地善良,行為誠實,能吃苦耐勞,凡事容三分,不說過分的話,不做過分的事,以信為本,守大道,實事求是,助人為樂,經常行善布施,在聖道上有很高的造詣。
7.信實:信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但實際上是實用的。信神是通往神的主要途徑,是屬靈的旅程,也是工作的範圍。唯有信實,凡事倚靠,才能因信稱義,因信得救。有了信仰,才有力量,才有希望,才有聖潔,才有踏實,才有踏實,才有壹步壹步。
8.溫柔:溫暖就是溫暖,柔軟就是柔軟,溫柔就是永恒的愛,善良溫柔,簡單隨和,熱情,和藹可親,無論是誰都能和睦相處,處處給人溫暖的感覺,對工作熱情,細致全面,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不在別人面前吹喇叭,不驕不躁,勤奮默默奉獻,時刻展現。
9.適度:節是環節和環節,制是約束和限制。節制就是要有節制,有節制就要有節制,有節制就要有約束,有紀律就有法律,各有各的約束,也就是俗稱的有序有原則,大起大落。
擴展數據
聖靈的果子來自聖經加拉太書“福音的功效”壹章,原文是:
神救恩的目的是不要隨從肉體,要隨從聖靈,結出聖靈的果子來榮耀神。
聖靈的果子,如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都是從壹棵樹,從基督的生命樹借著聖靈而生,是信徒順服聖靈的自然表現。它超越了律法,不同於聖靈的九種恩賜(林前1。12: 4-65438
聖靈的恩賜是聖靈特別賜給人的,但聖靈的果子是每壹個信徒應有的。它是生命在人身上的自然表現,也是經常跟隨聖靈的結果,不是突然得到的。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欲,都釘在十字架上了。就地位而言,我們的老人,我們的身體,甚至我們的人,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羅。6: 6;加兩個20,五個24)。然而,根據經驗,我們應該把我們的身體和邪惡的感覺和欲望通過十字架聖靈死亡(羅。8: 13;西三5)。
基督徒的屬靈生活離不開聖靈。靠聖靈而活,也要靠聖靈而行。這是新約時代的特點,壹切都要靠跟從聖靈。如果妳想跟隨聖靈,先不要跟隨肉身,因為肉身總是跑在前面(創25:25;鯛科海魚8: 4-8)但我們若住在主裏,跟隨聖靈,就能丟棄惡感和肉體的私欲。
其創建年份:
在這本書裏,保羅提到他第壹次去加拉太(加拉太書。4: 13 ~ 14),也就是說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至少來過這裏兩次,所以在出埃及記16章1-5節所記載的事情之後。
從這本書和羅馬書的內容可以發現,這兩本書是同時寫的,而且因為羅馬書說的很清楚很詳細,所以加拉太書應該是在羅馬書之前寫的。
另壹方面,《羅馬書》寫於公元前56-57年,在保羅第三次去科林斯傳道之前。15: 25-28;天哪。16 1 ~ 6;徒19:21;20 2 ~ 3).由此可以推斷,《加拉太書》寫於此時或更早(約公元前46 ~ 57年),具體位置不詳。
百度百科-聖靈果
百度百科-加拉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