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妻之憂堆積於行動,/夕陽之火無法將時光的煩悶化為灰燼,飛離硝煙。”這三行詩很有表現力,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了悲涼沈悶的氣氛。《棄婦》這首詩主要寫了蚊子、蜜蜂、夕陽三個意象,用這三個意象來表達棄婦的天真、悲傷和無聊。棄婦形象也象征著詩人自身的社會壓迫和厭世心態。
作為壹首象征性的詩歌,《棄婦》有著與其他詩歌截然不同的特點。“破舊的衣襟在哀號,/徘徊在墓邊,/不曾流淚,滴落在草地上裝點世界。”詩歌中隱含的方向是內心生活,這是象征主義哲學所理解的,與通常的詩歌暗示有很大不同。《棄婦》的創作深受唯美主義的影響。當時,李金發認為藝術無視道德,是與社會不同的世界。所以,他的美好世界是藝術創造的,而不是社會創造的。他的思想頹廢而神奇,行為厭世而牽強。李金發曾在詩集《微雨》的“序”中說:“中國文學革新以來,詩壇無法無天,很多人對全詩的體裁不滿,但沒關系,美可以表達壹切。”這首詩用的是“詩的語法”的創新,即意象間聯系的創新,常被認為不通順。這就讓傳統詩詞的讀者看不慣,讀起來覺得莫名其妙。其實這是作者的藝術創新,這是象征主義詩歌傳入中國後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