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想家。
“夕陽”的意象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君子役”:“雞住在窩裏。晚上了,牛羊下來了。老公在遠處服役,教我怎麽想他?”雞棲於頡利。晚上結束了,牛羊都圍了上來。君子在役,不饑不渴?“當太陽下山時,雞、牛和羊回到它們的窩裏。最親的人什麽時候回來?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思念無以言表。在現實面前,她把無奈的想法化為對丈夫深深的祝福,希望守著邊疆的丈夫不要饑渴難耐。這首詩奠定了“夕陽”蘊含鄉愁,懷戀人的主題。文的《夢江南》繼承了這壹傳統:“畢竟是虛無的,暮光之城全是水。心碎的白平洲。“詩歌含蓄、細膩、深刻地表達了女性從希望到失望乃至“心碎”的向往。李白《送別友人》:“我將在浮雲中想起妳,所以在夕陽中想起我。“既描繪了夕陽緩緩下山的美景,又巧妙地體現了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懷。
夕陽含相思,比牽掛人更想家。唐代詩人崔豪登上黃鶴樓,只見暮色蒼茫,詩人極目望不到故鄉,悵然若失,於是有了“惟我朝家望,暮光漸黑?帶著悲傷的薄霧對著江浪”感嘆。宋代詩人李覯的《鄉愁》中,“人說夕陽是天涯,天涯若比鄰,看不見故鄉”,借看夕陽觸發鄉愁,表達了夕陽可見,故鄉難覓的失望。王禹偁的《萬壑盡音,幾峰無聲落日》,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閑適隱居的寧靜
古代文人因社會黑暗,無法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往往會回到山林中,在大自然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們對鳥獸在夕陽下歸巢有壹種親近感,所以常常描寫黃昏時鳥雀歸巢的情景,以示隱居生活的獨特樂趣。在這些作品中,“夕陽”往往成為作者情感的壹種寄托,將充盈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安詳推向極致。
最著名的是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越來越好了,鳥也回來了。”詩人悠閑地摘著樹籬下的菊花,仰望著群山。在黃昏的美景中,鳥兒壹起飛回山裏,壹切都很灑脫。詩人自己成了夕陽景色的壹部分。詩人以平靜的隱居心態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回歸自然的情懷,閑適心境與自然之美和諧統壹。
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致裴迪書》也寫道:“山色寒碧,秋水之源。在我的茅草屋門口,倚著我的手杖,我聽著晚風中的蟬鳴。夕陽在渡口徘徊,夜宵的煙霧從房屋中升起。哦,我什麽時候再向偉大的隱士許願,在五棵柳樹下唱壹首狂野的詩?. "詩人把“冷山”、“秋水”、“柴門”、“渡頭”、“瑞麗”、“五柳”放在夕陽的背景下,表達了山川之美和隱逸之趣。王維的《渭水農家》也是壹部佳作:“斜陽照殘垣,牛羊徑巷歸。壹個穿著茅草門的粗獷的老人,靠在壹根手杖上,想著他的兒子,那個牧童。有呼呼作響的野雞?飽滿的麥穗,熟睡的蠶,削好的桑葉。霍霍,田夫,親切地互相問候。難怪我渴望簡單的生活,並感嘆老歌,哦,回到從前!. "牛羊歸,老人拄杖,麥苗吐盡,桑葉疏,田夫鋤頭...這些初夏的景色很普通,但把它們放在夕陽下,夕陽的余暉會把天地染成金色。面對這樣壹幅田家晚歸的畫面,隱居的感覺油然而生。
隱逸詩註重意境的創造,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劉長卿的“荷帶晚霞,青山下越來越遠”灑脫,魏延的“流塘滿春水,華屋遲暮”幽雅,林和靖的“秋景有時獨飛,夕陽無關寒煙”幽深,都巧妙地運用了“夕陽”的意象,營造出壹種恬靜脫俗的深遠意境。
第三,壯麗的荒涼
蒼涼壯闊的邊塞詩中常有“夕陽”意象。大詩人王維有名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奇觀”。金色的夕陽照耀著壹望無際的沙漠和洶湧澎湃的黃河,這是自然界最壯麗的奇觀,色彩斑斕,氣勢磅礴,表達了盛唐人民的蓬勃生機。
杜甫《後堤五首》(下篇)“陽光旗落,風在A?vagho?a颯颯”,描繪了壹幅夕陽在野外行進的畫面,風與馬嘶交織在壹起。夕陽西下,旌旗獵獵,戰馬鳴響,風聲颯颯,呈現出壹派荒涼肅穆的行軍景象。作者在無邊的蒼涼中是否還隱含著對國運的隱憂?
在王昌齡的《鷺鳥居》中,“山遮白日,海泄金河”的詩句描述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視野。夕陽托山,雲遮霧障。這時,已經減弱的太陽的光輝顯示出“天”的奇觀。黃河像壹條金色的絲帶,在群山間飛舞。詩人呈現在他面前的是壹幅輝煌壯麗的畫卷。
第四,滄桑的感傷
春光稍縱即逝,夕陽難留,沒有才華的詩人往往有虛度年華的痛苦。這種建立在黃昏之美不長,人生短暫基礎上的憂患意識,在他們心中久久不散,成為中國古代詩人生命悲劇意識的重要體現。《夕陽》多為易感文人所用,體現了流年、人生無奈、仕途失意、滄桑等深沈悲涼的憂患意識。
“新詞壹杯酒,去年天氣老。太陽什麽時候下山?”晏殊的《浣溪沙》充滿了實現個人價值的欲望。在追求生命理想的漫漫征途中,夕陽所代表的時間意識和詩人個體的生命意識總是矛盾交織的,夕陽的隕落讓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奈。李商隱也為自己留不住好東西而長嘆壹聲:“夕陽無限好,被將臨之夜埋沒。”這也是他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對他坎坷的壹生,對他那個時代的崇高感嘆。
事物是變化的,自然是永恒的,“夕陽”常被視為歷史的見證,在懷舊詩中壹次次重現。劉禹錫的《五衣巷》,“朱雀橋旁野草開,五衣巷門口夕陽西下”,王安石的《桂芝項瑾陵懷古》,“揚帆向夕陽,倚西風酒旗”,都表達了面對永恒的自然,“舊事隨流水,冷煙衰草綠”的情懷。“夕陽下的草樹,普通的小巷,還有人類送來的奴隸住在那裏。”辛棄疾的《永遠的幸福,京口顧北亭懷古》也借著夕陽的余暉,哀嘆歷史滾滾洪流中無法直面的滄桑。
五、哀嘆國運的衰落
《夕陽》與第壹次日出完全不同,其中蘊含著蒼涼與悲觀,就像李商隱的詩“夕陽無限好,被將臨的夜埋沒”感嘆的那樣。尤其是晚唐、南宋時期,末世詩人常常用“夕陽”這壹意象來表達國運衰敗的痛苦和無奈。
南宋詩人朱敦儒寫過《迎歡》:“金陵城西翼,倚清秋。萬裏夕陽,大江大河。中原大亂,流蘇散。他們什麽時候被收集?試錢亨泰吹淚跨揚州。”這首詩的背景很開闊。山上夕陽映照萬裏遼闊大地,長江滾滾東流。雖然文筆豪邁,但筆底卻蘊含著悲傷。“杭”字形象地描述了夕陽西下的景象,使人聯想到南宋國勢衰敗、江河日下的現狀。辛棄疾的“夕陽在樓頂,聲聲斷,江南有遊子”“江夜愁,山深聞鷓鴣”等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壹年又壹年,太陽總是從西邊落下,從東邊升起,似乎永遠不會改變,但人生起起落落,世事變遷。正因為如此,在激情詩人的作品中,它以其豐富的內涵,可愛、嘆息、悲傷。有時是人們黃昏歸家時思鄉的惆悵;時而安詳寧靜,遠離世俗閑適;時而開放蒼勁,壯麗輝煌蒼涼;有時是時光流逝,人生悲涼的傷感;有時候也是滄桑的見證,是非的變遷。讓我們步入詩歌的叢林,細細品味它豐富而深刻的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