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哈利勒·紀伯倫的生活經歷是怎樣的?

哈利勒·紀伯倫的生活經歷是怎樣的?

哈利勒·紀伯倫,黎巴嫩最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和畫家,阿拉伯海外文學最傑出的代表,阿拉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就是這樣壹位偉人。他以深厚的感情、崇高的理想和深邃的哲理訴諸於世界的理性和靈魂,以偉大的靈魂關懷世界。

“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妳釘在我的心上,刺透妳雙手的釘子也刺透了我的心。明天,當宋客經過遠處的各各他(就是子耶穌被釘死的地方),他絕不會想到這裏曾有兩個人流血,而只會想到這血是從妳身上流出來的。”

這個現代的“聖子耶穌”於1883年2月6日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壹個小農場裏。

在這裏,有濃厚的東方伊斯蘭文化氣息,但同時,紀伯倫又有點天主教色彩。他從小就沈浸在東西方文化交匯融合的文化氛圍中。我父親是個牧民,貪杯好酒,生活貧困。生活在其中的小紀伯倫深刻感受到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壓迫,以及教會利用宗教對人民的欺詐和剝削。好在瘦弱的母親用壹顆善良的心為困苦貧困的孩子們撐起了壹片溫暖的天空。母親的愛和鼓勵讓紀伯倫感受到了聖母的溫暖,這讓他終生難忘。

"偉大的母親愛她的兒子會比瑪麗亞愛耶穌少嗎?"

為了生計,母親帶著哥哥、兩個姐姐和12歲的紀伯倫於1895年來到美國波士頓,定居唐人街。在這裏,依靠母親和姐姐的努力,紀伯倫進入了當地的壹所外籍人士學校。他開始接受更多的西方文化。與此同時,他在繪畫和文學方面的天賦開始顯露出來。此後,他壹直堅持學習文學和繪畫,得到了很多欣賞他才華的人的幫助。與此同時,紀伯倫也開始嘗試寫詩,並開始在《祖國的覺醒》雜誌上發表他的早期詩歌。

1901年,紀伯倫在祖國留學後回到了他在美國的親戚家。然而,由於長期的艱苦生活,紀伯倫的妹妹、哥哥和母親在壹年多的時間裏相繼去世,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加深了他對祖國的懷念。1903年在波士頓《僑民報》發表散文詩,受到社會好評。1905年,他舉辦了自己的第壹次畫展,得到了當地壹位女校長的高度贊賞。從那以後,女校長給了他很大的幫助。1908,紀伯倫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集《叛逆的靈魂》。他的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尤其是教會的黑暗和虛偽。尤其是其中的壹位,不信神的赫利勒,對教會和封建統治充滿仇恨。紀伯倫的態度激怒了當局,小說被當眾銷毀,紀伯倫被逐出教會並被驅逐出境。在女校長的支持下,紀伯倫逃到法國學習繪畫。在當時的藝術大師羅丹的指導下,紀伯倫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的油畫《秋》獲得了法國春季藝術展的銀獎。

在法國逗留期間,紀伯倫參觀了許多名勝古跡。與西方文明的廣泛接觸。同時,他還深入研究了古代大師的藝術作品。他非常崇拜米開朗基羅。此外,紀伯倫還涉獵了歐洲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深受19世紀初的詩人兼畫家英國浪漫主義作家布萊克的影響。羅丹稱他為“20世紀的黑人”。當然,紀伯倫的成就比布萊克高得多。此時,紀伯倫已經將東西方文化融入了他的內心。這使他能夠站在壹個更高的高度,用他深邃的思想去分析這個世界的思想和靈魂。“如果妳高高地坐在雲端,妳看不到兩國的邊界或莊園之間的界碑。”

“可惜,妳不能坐在雲上。”

“他們對我說:壹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樹。

我對他們說:樹上的壹只鳥勝過手中的十只鳥。"

“20個騎馬的獵人和20只獵狗追趕壹只狐貍。狐貍說,他們壹定會殺了我。然而,他們真的很蠢,真的很蠢。我想即使是我們的狐貍也不會蠢到用20只狐貍騎20頭驢和20只狼去追壹個人。”

“我曾經對壹條小溪談過海,小溪認為我只是壹個誇張的幻想。”

“我還談到了流向大海的溪流,大海認為我只是壹個被低估的誹謗者。”

“當智慧驕傲到哭不出來,莊嚴到笑不出來,自滿到不敢看人的時候,就不會成為智慧。”1911年,紀伯倫回到美國波斯頓,在完成中篇小說《折斷的翅膀》後,他搬到了紐約,致力於文學創作。

《折斷的翅膀》是紀伯倫小說的代表作,是壹部自傳體作品。小說以主人公“我”和富婆薩爾瑪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中心。我對薩爾瑪壹見鐘情,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但大主教保羅覬覦薩爾瑪的巨額財富,並讓他的侄子,惡棍曼戈爾貝克,娶她為妻。薩爾瑪的父親出於傳統觀念同意這門婚事。薩爾瑪被迫嫁給了壹個她不愛的人。婚後,丈夫平日向劉要花,不關心她的生死,生活十分痛苦。五年後,薩爾瑪懷孕了,她把自己壹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未出生的孩子身上。然而,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薩爾瑪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對生活感到絕望,不久,她也默默地死去了。失去薩爾瑪後,“我”壹直飽受相思之苦。後來我和薩爾瑪見了幾次面,只增加了我的悲痛。

小說充滿了深深的悲傷,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上陳腐的反動勢力的強烈不滿和深刻批判。

在1916,紀伯倫遇到了美國作家米哈伊爾·努曼,並成為親密的朋友。在他們兩人的努力下,他們在北美廣泛結交了阿拉伯作家,成立了“筆會”,也就是1920的“留美學社”。他們匯聚壹堂,成就斐然,為阿拉伯文學在世界文壇上爭得了壹席之地。

紀伯倫的文學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詩上。起初,紀伯倫主要是用阿拉伯語寫的。他的第壹本散文詩集《淚與笑》由56篇散文組成,全部用阿拉伯語寫成,出版於1913。年,紀伯倫出版了他的第壹本英語散文詩集《瘋狂的人》。之後他的作品也是用英文寫的,比如《傳令官》《先知》《沙沫》《人子耶穌》《流浪者》《先知的王國》等等。其他用阿拉伯語寫的書包括《暴風雨》、《有趣的故事》、《詩歌》、《士兵和戲劇贊美詩》、《大地之神》等。

瘋子描述了壹個敢於反抗,在真理的陽光下吶喊的離經叛道者。他無視傳統,猛烈抨擊腐朽的舊世界。比如聰明的小狗寫道:“有壹天,聰明的小狗遇到了壹群貓。這時,它聽到壹只大肥貓從貓群中走出來對貓們說:‘親愛的兄弟們,快祈禱吧。如果妳堅持祈禱,妳的祈禱會得到回報,老鼠肯定會從天上掉下來。這只聰明的狗聽到這裏笑了。當他轉身離開時,他自言自語道:“這些貓多蠢啊!他們不知道書上寫了什麽。書本和祖父母明確告訴我的是‘祈禱的不是老鼠,而是骨頭。"

再比如正義!在文章中,紀伯倫用驚人的筆觸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正義:“壹天晚上,王子的宮殿裏正在舉行宴會,客人們熙熙攘攘,進進出出。在進宮的人當中,有壹個人恭恭敬敬、鄭重其事地向王子敬禮。這時,所有人的眼睛都驚愕地盯著他。原來他的壹只眼睛被挖了出來,空洞的眼睛在不停地流血。”

王子問:“朋友,怎麽了?”那人回答說:“我是個小偷。”。今晚我要趁天黑去偷錢。誰知道,因為太黑了,不小心撞到了隔壁的織布機,把眼球撞出來了。我請求殿下在我和織布機之間做出公正的判斷。'

聽到這些話後,王子派人把織女叫來,命令挖出他的壹只眼睛。

織工說:“殿下,妳說得對。正義讓我失去了壹只眼睛,但我需要兩只眼睛才能看清布料的兩面。我的鞋匠的鄰居,他有兩只眼睛,但他的職業只需要壹只眼睛。為了維護正義的尊嚴,我們不妨挖出他的壹只眼睛。"於是,王子派人去找鞋匠,挖出了他的壹只眼睛. "

就這樣,正義得到了伸張!

先鋒發展了瘋人的思想,指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類的先驅,只要他們能夠發現自己身上的“神性”。紀伯倫強烈批判了人類的奴性、愚昧和虛偽。

《先知》是紀伯倫的代表作,第壹批詩歌是在作者18歲時用阿拉伯語寫成的。後來,在母親的鼓勵下,他繼續寫作。1923正式英文出版,整個創作過程歷時30年。這首散文詩描述了先知在即將離開時回答朝拜者提出的問題。全詩共28節,探討了人生26個問題,表現了紀伯倫對人民的深情厚意。此外,先知的王國和先知壹樣,也是以禮物的形式書寫的。他的作品,包括16詩句,是先知回到家鄉和親友聚會時的對話。他以深刻的哲理回答了人們的問題,指出“我們就是上帝。”

《沙沫》是壹部作品集,裏面收錄了300多條妙語和短篇寓言。它是對生活和藝術深刻思考的結晶,與《先知》齊名,是紀伯倫的代表作之壹。作品中充滿了紀伯倫的哲學思想,如:人性是壹條光的河流,從永恒流向永恒。"

我將永遠走在沙灘上,

在沙子和泡沫之間,

潮水會抹去我的腳印,

風也會吹走泡沫,

但是大海和沙灘

但它會永遠持續下去。晚年,紀伯倫身體不好,但他仍堅持寫作,與死亡的鬥爭壹直持續到生命的最後壹刻。

00年4月65日,紀伯倫死於肺病。根據他的遺願,人們把他運回祖國,安葬在他的家鄉。

這位偉大的詩人和哲學家獨自離開了。但是,他留給我們的哲理詩,讓人覺得他會永遠活在我們中間。“有壹陣子,妳不會看到我;過壹會兒,妳會再見到我的。

因為另壹個女人會再次懷上我,生下我。”米哈伊爾·艾曼紐說。

“紀伯倫不需要別人用石雕和銅像來紀念他。作為壹個人,他比石雕和銅像更不朽!

"最好的紀念就是把他的文藝作品在人民中間傳播."

是的,人們做到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各地都受到熱烈歡迎。這種由東西方文化澆灌的聖潔之花,已經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發芽。1000年前,我的壹個鄰居告訴我,他厭惡生活,因為生活中只有痛苦。

"昨天,我經過壹座墳墓,我看到生命在他的墳墓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