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給北方朋友的筆記》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寫給遠在長安、遠在巴蜀異鄉的妻子(或朋友)的抒情絕句。是詩人對彼此的回復。這首詩的前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描寫,說明了對妻子孤獨的感情和深深的思念。
最後兩句想象未來重逢的喜悅,對比今晚的落寞。這首詩是即興創作的,瞬間展現了詩人感情的曲折。語言簡潔,在遣詞造句上沒有任何修飾的痕跡。
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歌修辭豐富、用典精巧、善於象征暗示不同,這首詩樸實自然,也具有“寄托深沈、措詞溫柔”的藝術特色。這首詩構思巧妙,跌宕起伏,言淺意深,言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
二、原文
妳問歸期,歸期很難說,巴山夜雨,漫秋池。
當* * *剪西窗燭,卻談晚雨。
第三,解釋
當妳問及回歸日期時,很難說清楚。巴山壹夜大雨,灌滿了秋池。什麽時候回家,* * *剪了西窗的燭花,當面告訴他們,晚雨是什麽樣子。
第四,王朝
唐朝
擴展信息1。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史聖》卷三,是李商隱在巴蜀(今四川)時所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所以題為《雨夜給北方朋友的字條》。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858),豫西(xi)、範南生人,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人,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李商隱、李賀並稱“小杜麗”。
因詩文風格與同時期的段和文相近,且三人在家族中均居第十六位,故又稱“三十六體”。唐元和十壹年(816),李商隱三歲左右,隨李斯到浙江。不到十歲,李四就死了。李商隱只好隨母親回國。
過著艱苦貧窮的生活。在家裏,李商隱是長子,所以也承擔著支撐門戶的責任。李商隱在文章中提到,他少年時做過“書商”,就是給別人抄書賺錢貼補家用。李商隱“五歲背經,七歲寫筆硯”。
回到老家後,我跟壹個精通五經、小學的大叔學了經學。十六歲,因擅長古文而得名。此外,他寫漂亮的工作信和好文章。
百度百科-李商隱(唐朝詩人)
百度百科-給北方朋友的雨夜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