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崔致遠的唐代詩歌

崔致遠的唐代詩歌

尚潔雯中韓茶道

新羅當時的飲茶方法是用唐代流行的餅茶煎法。茶葉被磨碎,在茶壺中煮沸,用勺子盛在茶碗中。唐人崔致遠時寫有《謝欣茶香》(見《全》),其中有:“金鼎煮青乳,玉甌泛香膏宜”,記述了炒茶的方法。在崔致遠為雙溪寺創始人(公元755-850年)所寫的碑文中,他寫道:“以中國茶為供,以石壺為酬,以炊屑為食,不知滋味如何。”?吃妳的肚子就好!守真,庸俗,都是這樣的東西。公元804年至830年,佛教徒鑒真在唐朝學習。“煮為屑”就是把茶葉磨碎,放在石鍋裏炒。崔致遠在唐僖宗的時候,他在唐朝,當時唐朝流行炒茶的方法,所以他回國後把它帶回唐朝。

新羅統壹初期,傳入中國飲茶習俗,接受中國茶文化,是新羅茶文化的萌芽期。然而,在當時,喝茶僅限於皇室成員、貴族和僧侶,茶被用來祭祀和拜佛。新羅統壹後期,新羅全面輸入中國茶文化,也是茶文化發展時期。飲茶從上層社會、僧侶、文士傳播發展到民間,開始種植和制茶。在喝茶上模仿唐代的炒茶方法。

總之,新羅統壹時期,新羅接受並引進了中國的茶文化,開始了自己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最早在宮廷貴族、僧侶和上流社會中傳播和流行,並開始種植和制茶,模仿唐代的炒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