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兒童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要給孩子創造壹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鼓勵和支持孩子與大人、同齡人交流,讓孩子想說話、敢說話、喜歡說話並得到積極的回應。在日常活動中,孩子特別喜歡和同齡人分享自己的夢想。夢是很奇妙很神秘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壹壹實現。夢裏總是充滿了對朋友的幻想和向往。因此,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大班語言活動《夢》,讓孩子在積極愉悅的環境中感受詩歌的美。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能夠根據詩歌的內容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3、豐富的詞匯:撓、柔、柔、細。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詩歌錄音
活動流程:
壹、圖片的引入,讓孩子初步感受到夢的意境。
老師:孩子們,妳們在這幅畫中看到了什麽?
老師:這夜太美了。小女孩抱著她的小熊在床上睡著了。她做了壹個美夢。孩子們有過夢想嗎?妳夢見了什麽?
老師:妳的夢真有趣!妳肯定想知道這個小女孩夢見了什麽?讓我們壹起來聽吧!
第二,背誦詩歌,孩子對詩歌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1,老師配樂背詩。
2.老師的問題:孩子們,妳們聽到了什麽?詩裏的小女孩都變成了誰?
第三,分階段學習詩歌。
在聽詩的時候,我們會邀請夢中的花和太陽嗎?
1,老師:在夢裏,我變成小花後遇到了誰?太陽為我穿上了什麽?
變成白雲後我遇到了誰?風教會了我什麽?化為輕煙之後我遇到了誰?(雨)雨做了什麽?
2.老師:我在夢裏快樂嗎?妳怎麽知道的?
四、播放錄音,感受詩歌中的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1.完整播放錄音。
2.老師:聽完《夢》這首詩,妳有什麽樣的感受?
3.老師:看這些漂亮的圖片,妳認為哪些地方最美?(引導孩子用優美的動作表達夢的溫柔)
4.孩子跟著。
延伸:老師引導孩子嘗試寫詩。
老師:小朋友,小女孩的夢美嗎?妳喜歡嗎?現在請把妳的夢想變成美麗的句子,用溫柔甜美的聲音說出來。
附詩:
夢中夢,我是多麽甜蜜。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壹朵小花,柔和的陽光給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
我夢見我變成了壹朵白雲,微風教我跳舞。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壹縷青煙,細細的雨絲搔著我的癢。
在夢裏,我咯咯地笑,壹直笑。
不,這不是夢,這是真的!
我們的生活像夢壹樣溫馨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