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七子是什麽?
明初,三陽開創的“臺閣體”成為文學主流。為了改變這種粉飾太平、無病呻吟的風格,文學上出現了“前七子”復古運動。“前七子”是指弘治、年間的壹個文學流派,有七位代表,分別是、何敬明、、康海、王、、卞公、。他們強調文章要學習秦漢,古詩詞要歌頌漢魏,宗法制要在唐代興盛。他們提出了“文學要興於秦漢,詩歌要興於唐代”的口號。雖然前七位詩人只是模仿古人的詩詞,形式平淡,內容沒有創新,但他們在打擊八股,提倡復古方面還是有壹定的成就的。在前七子之後,嘉靖、年間又出現了壹個繼續鼓吹復古的文學流派,以、王士禎、、宗琛、梁幼玉、吳、許仲行等人為代表,被稱為“後七子”。後七子活躍於文壇的時間發展變化。復古運動後期,公安、竟陵兩大流派異軍突起,前七子的影響力逐漸被這兩大流派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