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用各種修辭手法描繪了壹個美麗寧靜的月光荷塘。無論是什麽“白色的花朵散落在層層樹葉間,有的優雅地綻放,有的羞澀地含苞待放,就像珍珠,藍天上的星星,剛出浴的美女”,還是“遠處送來縷縷清香,像遠處樓裏隱隱傳來的歌聲...就像梵天靈上演奏的壹首名曲”。在這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通感、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壹個幽靜奇妙的荷塘裏的荷葉、荷花、荷香,目的只有壹個,就是通過優美寧靜的環境,表達自己對社會黑暗和內心躁動的感受。如《荷塘月色》的結尾,作者引用了江南采蓮的舊俗、梁元帝的采蓮賦和西周曲,表現了采蓮的熱鬧戲謔的場面,以此來烘托此時此地(荷塘月色)的“寧靜”,使人“懷念江南”,含蓄地透露出“我心頗不寧”
在《春》的結尾,朱自清運用層次感、隱喻、擬人等手法,將“春”比喻為“壹個剛出生的娃娃”、“壹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壹個健壯的青年”,並將抽象形象化,不僅將春天形象化、個性化,而且向人們展示了它的無限希望、誘人的美麗和蓬勃的生命力。再比如朱自清的散文《綠》,這是壹篇“精致的白話藝術文章”。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誇張、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描繪了充滿生機和變化的“綠”。這個“綠色”圖像包含什麽?作者為什麽對梅雨池推崇和向往?給人想象和聯想。這樣,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也有助於提高詩歌的審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