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出望外地打了壹首李白的詩。
偉大的詩人李白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壹生寫了許多壯麗浪漫的詩歌,被譽為詩人。他的詩標誌著盛唐詩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詩至今仍然流行,受到現代人的喜愛。但是,博學多才的李白,壹生沒有做過官。為什麽?有文章認為李白生性豪爽放蕩,喜歡四處遊歷,不受約束。他不屑仕途,不願意做官。真的是這樣嗎?根據有關李白生平的各種史料分析,事實並非如此。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經濟繁榮,政治開明,文化發達,被後人稱為盛唐。當然,李白生活在晚唐。隨著李白晚年的安史之亂,唐朝逐漸衰落。生活在這樣壹個和平繁榮的時代,大多數讀書人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祭祖。我覺得李白的政治抱負中也有“雄心壯誌”,並不像現代壹些評論文章說的那樣與眾不同。對此,我想以我對李白膚淺的、業余的研究,作壹些分析和探討。李白大半輩子都在遊山玩水。在漫遊期間,他寫了許多優秀的詩歌。那麽,李白追求的理想僅僅是成為壹個偉大的詩人嗎?他旅行的目的是不是純粹為了旅遊、交友、寫詩,別無所求?大量事實證明,沒那麽簡單。李白從小就有遠大誌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有四方之誌。所謂四方之誌,其實就是君子之誌。能夠“治國平天下”,其實是宰相的野心。所以李白25歲離開四川。所謂“利劍報國,拋下親人遠遊”,其中壹個重要目的就是讓自己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這也是他壹路上寫推薦信的原因,壹路上遇到的都是各個地方的壹把手或者很重要的官員。他交的朋友也都是官場上有關系的人。這些都證明李白的漫遊有著直接而鮮明的政治目的。李白對婚姻的選擇也是攀附於下層民眾的。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是壹個浪漫、多情、浮生、與世無爭的煙花。其實李白的婚姻觀和唐代其他知識分子的婚姻觀差不多,應該嫁給名門望族。所以李白的兩次正式婚姻和結婚的對象也是這樣考慮的。例如,他的第壹任妻子,許氏,是武則天宰相許的孫女。當然,許早在李白結婚時就去世了,但這並不影響許家仍然掌握著很大的官場權力。第二次結婚的對象是宗家,她的爺爺是武則天時期的另壹位宰相,奸臣宗初科。但對李白來說,宗楚克是不是漢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女方家有沒有官方人脈和金錢關系。李白對婚姻的考慮竟然如此現實,實在令人驚訝。但更讓人驚訝的是,李白的兩次婚姻都是被婆家收養,這在當時的上流社會是非常可恥的。我覺得這種罕見的倒掛門主要是政治資源的原因,即使有經濟方面的考慮。成為權貴家族的壹員,對李白來說尤為重要,有助於他日後步入仕途。中國古代流行“學而優則仕”。進入仕途最正規的途徑自然是科舉考試。杜甫,李白同時代的人,參加科舉考試。雖然他失敗了,但他做到了。李白的壹些好友,如岑參、高適等著名詩人,都有過科舉的經歷。但是李白從來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有人認為李白傲慢,不願屈尊應付壹場規規矩矩的考試,並據此認為李白不願做官。我感覺這種說法缺乏有力的證據,很牽強。李白的詩和任何流傳下來的關於李白的文字材料,都沒有反映出李白反對或厭惡科舉。相反,李白結交官僚,攀權附勢,卻不乏自薦之例。但在當時的價值觀氛圍下,像李白這樣壹個思維敏捷、文字功底深厚、才華拔尖的書生,卻愛上了官場權貴,卻不參加科舉考試,氣勢洶洶地步入仕途,實在是不可理解,也不可理喻。也許這就是壹些人錯誤判斷李白不屑科研,不願做官的依據。那麽為什麽李白這麽變態,壹點科舉經驗都沒有呢?我同意另壹種猜測:不合格。唐代科舉對考生的身份和家世有多重規定,除了歷代規定不允許女性參加考試外,如商人、商人的兒子、有犯罪記錄和叛逆記錄的人等。所以我覺得李白不考科舉,不是因為他不想考,而是因為他受到了當時科舉制度的某壹個或某幾個方面的限制,因為他沒有考科舉的資格。李白失格至少有兩點考慮:第壹,李白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陜西Xi安,當時是長安。因為他的祖先犯法,被流放到當時的碎葉城邊境地區(現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附近)。到了父親那裏,他又潛回了四川省江油縣。說“潛回去”,是因為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李白父親回大陸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批準,而應該是違背他的命令潛回去的。第二,李白的父親沒有工資,李白從小家境富裕。李白曾在描述青年時代東遊揚州的經歷時說:“當年東遊未央,不到壹年,就散了三十萬。有幾個兒子窮困潦倒,我從他們身上吸取了教訓。”當然,李白是在表達他的慷慨和富有。但由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李白的父親是壹個富商。有了這兩點,李白從小就沒進過考場也就不足為奇了。李白從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起就熱衷於離家漫遊。有了上面的分析,他就不能單純的去看待,而應該從兩個方面去分析和理解。當然有壹方面是他的性格,無拘無束,放蕩不羈。他熱愛大自然的雄偉山川,在壯美的意境中飲酒吟詩,抒發豪情壯誌。另壹方面,希望通過結交上層人士,祭奠名人達官貴人,可以引薦自己,壹舉獲得高位。是李白在錯過科考的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另辟蹊徑,繞道做官。我覺得這樣分析和理解李白的流浪,既符合當時知識分子價值觀的思維邏輯,也符合李白的文采、性格和他壹生所做的事情。事實證明,李白就是帶著這樣的情懷周遊列國了十幾年。雖然屢遭挫折,但終有所收獲,因為他的詩名和眾多的官友。李白有個好朋友叫袁丹秋,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他與主張道教的唐玄宗的妹妹於震公主關系密切。袁丹秋通過於震公主向唐玄宗推薦了李白。唐玄宗讀過李白的詩和賦,非常欣賞。就這樣,李白42歲的時候,終於收到了唐玄宗的壹封信,迎來了他政治生命中的第壹縷曙光。李白喜出望外,他在詩中自豪地寫道:“出門笑在天,我們這壹代是蒿人嗎?”就這樣,李白進入了翰林院,成為了唐玄宗的院士。唐玄宗每次有宴請或郊遊等重要活動,都會命李白的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歌天賦,當場作詩。然而,他雖然陪伴皇帝左右,身居高位,也能飲酒作詩,卻沒有任何行政權力。這與李白最初的利民安邦的政治理想相去甚遠。當時除了國子監,還有國子監。翰林學院雖然只比翰林學院多兩個字,但兩者有本質區別。翰林院是什麽機構?用今天的話說,相當於皇家藝術團,集中了各種人才。皇帝高興,畫壹幅畫,畫為壹封信;寫壹句話,書在等壹封信;我們來下壹盤棋吧,這盤棋在等壹封信等等。李百黨的詩歌《等待壹封信》是所有等待壹封信中地位最高的,並且與政治密切相關。翰林學士院就不壹樣了。進入翰林學士院的人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他們扮演的角色相當於皇帝的幕僚和政治顧問。壹個成為翰林學士的人,有可能成為宰相。李白野心勃勃,非常渴望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但他在國子監待了三年,始終沒有得到。絕望中的李白經常借酒消愁,頹廢消沈,再加上同僚的排擠詆毀,最後被唐玄宗“還錢”。其實是更體面的“流放”。李白離開長安是因為唐玄宗不懂人才,還是李白真的沒有治國安邦的政治才能?首先,我們先從李白的《朝詔》說起。唐玄宗對道教非常虔誠,所以召見李白入朝,不是因為他是政治家,而是因為他是道士,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所以我把他放在翰林院,不是翰林院。其次,唐玄宗28歲登基。到他五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執政二十多年,經歷了多次政治鬥爭,創造了他的盛世新世紀。他是壹位具有政治遠見的英明君主。跟了李白三年,唐玄宗應該還能準確地看人。如果李白真的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政治謀略,我想唐玄宗不會不用他。李白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從他壹生中的另壹件大事上看出來。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兼任範陽、平陸、東河使的安祿山在範陽出兵,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往四川,立太子恒力為北方戰區最高統帥,以對付北方的安史之亂,收復“兩都”——長安和洛陽。他的另壹個王子,王勇·李林,被任命為南部戰區的最高指揮官。事實上,他是總預備隊的角色,負責囤積食物、草和財產,並進行招募。當時唐朝天下大亂。恒力王子趁亂奪權,自立為帝。遠在四川的唐玄宗被認為是皇帝的父親。唐玄宗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個事實。恒力當了皇帝,為了消除永歷帝李林的威脅,他命令李林交出軍隊,返回四川陪伴唐太宗。但是王勇李林沒有理會恒力的命令,繼續帶著他的部隊沿著長江到金陵(現在的南京)。路過廬山,聽說李白隱居於此,便派人請李白出山。事實上,李林和恒力之間的爭端,有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會有什麽結果。因為恒力雖然搶了班,但他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唐玄宗早就接受退居二線當太上皇了。李林當時的抗命,和安、石壹樣,也是壹種叛逆行為,不被朝廷和世人所接受。此外,恒力擁有強大的正規軍,其實力遠強於李林。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去趟李林的這趟渾水。但李白只是沮喪了很久,現在機會終於來了,他很激動。他不顧妻子的勸阻,去參加了王勇李林的軍隊。從這裏可以看出李白沒有政治頭腦,他缺乏清晰的判斷力。李琳和恒力的比賽只持續了三個月,就被恒力淘汰了。李林本人被殺,李林軍隊裏的人都成了漢奸。李白自然也牽涉其中,被抓進了監獄。李白壹家人四處奔走,為了免死被判流放。公元759年,李白流放經巫山時,因關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使李白有幸重獲自由。李白獲釋後仍未放棄政治野心,仍活躍在長江中下遊、金陵、宣城等地。主要目的是尋求新的政治機會。當他聽說李光弼已經大軍開進江蘇泗洪,正在北方招兵抵抗安史之亂的殘余勢力時,李白想到自己離金陵不遠,正好是參軍報國的好機會,於是帶著寶劍趕往金陵。可惜李白在參軍途中病倒,被迫回到當塗(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投奔他的叔叔當塗縣令李。不久李白死於當塗,享年61。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受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李白作為壹個知識分子,與社會上大多數知識分子有著相同的價值取向,其從政做官、發展個人政治抱負的理想並不與世脫節,也沒有特別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且李白自詡才華出眾,追求特別高的政治地位,對官位的欲望特別強烈。他壹生都在為做官而忙碌,鍥而不舍,鍥而不舍。但是,李白自以為是超壹流的政治家,其實他根本不懂政治。他不懂官場的遊戲規則,不屑於在官場中欺世盜名。他是壹個完全生活在夢中的詩人。壹旦他醒來,他只會失望。他的不幸和淒涼的結局,是他給自己定了壹個錯誤的定位,是“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害了他。對詩壇上壹代天驕的坎坷人生和命運多舛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