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10文藝美學書籍教妳更有質感的生活。

10文藝美學書籍教妳更有質感的生活。

《初次接觸的美學》是選自高中語文課本宗白華《美學行走》的壹篇文章。看完了,欲罷不能。其實美學並沒有它所屬的哲學那麽深刻。簡單來說,就是教人如何去欣賞美,用美好的心態去看待生活。我從小就喜歡書法和國畫,大學中文系的畢業論文也是文學美學方向寫的。研究生階段論文的重點是比較各國藝術教育的政策和現狀。越來越覺得藝術教育不壹定是培養壹個藝術家,而是讓進入其中的人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去發現生活的美好。這次在這裏推薦10私人美學珍品,前提是經典有趣,見解獨到,常讀常創新。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希望妳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

1.畫家的職業高居翰

高居翰教授長期擔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藝術史教授和研究生院教授,並擔任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書畫部顧問。他的作品大多是由各大學的講座修改而來,或者是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匯編而成。都是通過風格分析研究中國繪畫史的經典著作,享有世界性的學術聲譽。在這本書中,他試圖打破文人畫家“抒發情懷,從書中思考,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話。他從實際的社會生活層面,考察了不同階層畫家的地位,為讀者展開了壹幅“自宋末以來,隨著商業的繁榮和社會對繪畫需求的增加,畫家們以此為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創作”的生動景象,讓我們充分了解和思考壹幅作品創作的本來情況。

不同的是,他的研究路徑與社會學、社會史緊密相連,即以社會史的方式來研究藝術史,這是壹個很有意思的角度。我覺得這對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啟發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書中語言樸實,考證考究,既能讀懂畫家的生活狀態,又能想象他們的社會面貌。與其說是藝術探究書,不如說是社會小說。另外,如果看完覺得有食欲,可以繼續看他的壹系列不同朝代欣賞的畫作,比如《臨江別記》(明代繪畫研究)。

2.給青年藝術家蔣勛的信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蔣勛的壹系列作品。他細膩的語言很有感染力。還能淋漓盡致地表達藝術感受。

似乎最接近記憶底層的感覺往往是嗅覺。也許,真正讓壹個人走向藝術的,不是壹堂課,也不是苦難,而是生活深處揮之不去的味道。就像溫暖的壹天過後,壹股陰冷荒涼的味道,帶著粗糙的巖石的觸感。通過氣味,妳會認出大面積已經結穗的稻子,意識到生活是喧鬧的,是值得花費的。

另外就是看他的其他鑒賞系列,包括梵高,中國書法,紅樓夢等等。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

3.“曲園風荷——中國藝術十講”朱良誌

接觸到朱教授的書,大三的時候查了壹下自己畢業論文的相關資料。真的讓人上癮。我太喜歡他的寫作和演繹了。詩意的語言和深刻的含義。解讀藝術的方式有很多種,他想做的是從自己熟悉的藝術哲學角度去發現文人畫的藝術真實性。朱良誌曾說,“其實他想解決的不是文人畫本身的問題,而是解決自己思想的問題。”“人到中年,變老了,感覺有點荒漠,有點不適應這個世界的喧囂和混亂。人的生命價值是什麽?和倪瓚壹樣,重要的不是他留下了什麽,而是他創造了什麽。留下了怎樣的精神記錄。即使這樣的作品今天不在了,我們仍然可以在殘存的文獻中追溯到他的信息。”

他的欣賞也喜歡生命的澄明告白,這種澄明告白也是禪意深刻,韻味悠長。也許,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壹個世界的迷戀”。

4.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極簡主義大師。生活有設計感,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很大氣,不是壹句“極簡主義=性冷淡”那麽簡單。原研哉先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引入了壹些設計規則和技巧。他更註重設計師內在理念在工業時代的體現。在工業時代,生產線上是各種模型和容器,而設計師的想法和思路是不壹樣的。通過設計師對信息形式的認知,最終傳達出信息之美。

“日常”是原研哉反復提到的壹個詞。在他看來,這是設計的源泉,也是設計的意義。歸根結底,這本書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因為妳不僅可以設計壹般意義上的“設計”,還可以設計妳的人生。

5.“死亡美學”楊璐

請不要被書名嚇到。實際上,該書從死亡的美學角度,用充滿哲理和詩意的語言,探討了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觀以及死亡與崇高、悲劇、宗教、靈魂、鬼域的美學關系。書中提到,“西方悲劇大多是理性與私欲的共存,通過它們的激烈沖突體現出毀滅的榮耀。大多數中國悲劇都是理性對私欲的凈化。在中國的悲劇中,大師體現了更多的人文權威,而西方則是無常命運。”不得不承認,很多傳世名畫都在表達死亡。像水中的奧菲利婭,甜美安詳,會讓妳體會到“真正的美其實是壹種消失”。從某個角度來說,美麗的秘密就是快速衰減。

在我看來,作者是在教導我們如何以自由的精神去超越死亡的恐懼和艱難,進而讓我們短暫的如流星般的生命變得鮮活。

6.《胸中之竹——走向現代性的中國美學》葉朗

葉老師的書是教科書式的,必讀。他的《美學原理》和《中國美術史大綱》相信是很多高校美學專業的必讀書目。這次要推薦的是《胸中之竹》,這是壹本關於現代美學思想的書,也是對北大百年校慶的致敬。少了章節的理論話語,更多的是現代美學的感悟和啟迪。他曾說:“境界是壹個人對生活的態度,是濃縮了壹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的壹個整體的精神世界。壹個人的境界,就是壹個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在浮躁的今天,我會讓自己安定下來。

7.《美的歷程》李澤厚

作為壹個哲學家,李先生的美學觀點是獨具匠心的。以理解與思辨相結合的方式,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角度,展現了中國近八千年來從史前文化到明清文學思想的燦爛藝術境界和文化。他像壹個慈愛的老人,帶著妳壹路走來,把幾千年的文藝和美學納入時代精神的框架,揭示了許多審美現象的歷史和心理積澱,有著深刻的整體感和歷史感。魏晉風度,盛唐之聲,山川意境,這些經典而崇高的存在,今天再看,情感依然深沈熾烈。另外還有很多書可以選擇,比如美學三本,中國美學史,華夏美學。此外,他的書大多圖文並茂,裝幀精美,極具收藏價值。

8.《寫意:龔靜讀畫》龔靜

龔靜教授的畫,像文字壹樣有質感,像絲綢壹樣。龔靜的文筆細膩、細致、生動。她對繪畫意義的闡釋和描述絕不是鸚鵡學舌,而是以極大的智慧深入作品核心,壹步步剖析藝術家的靈魂。龔京談到了、、倪瓚、、陳老蓮、齊白石、林風眠、達?芬奇等中外著名畫家及其作品,不僅對他們的作品風格有獨到的見解,對他們曲折的人生也有獨到的見解。無論是普通讀者還是專業藝術家,大概都能從閱讀中受益。

9.“美學行走”的宗白華

經典書籍壹定要常讀。在這本薄薄的小書裏,壹代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以其對中國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深厚造詣,用比較的眼光闡釋了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幾個重要範疇,滲透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和審美取向。他的文字和表達優雅而富有詩意,他的文筆生動,以小見大。

我想任何壹個熱愛中國之美和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10.哥倫比亞的倒影,穆欣

最後,我推薦壹本穆欣早期散文集。我壹直喜歡穆欣。作為壹個全能藝術家,他總能捕捉到人性中最真實的瞬間。他的生活狀態顯示了真正的冷靜。文筆優美純凈,充滿靈性。在他的作品中,時而悲傷若有所思,時而真誠地發脾氣;有時他笑得像個壞孩子,有時他玩那個美麗的故事,玩得入迷;有時很陡,有時很疼。也許就像他說的,“對生活和人類過於悲觀和過於樂觀都是不誠實的。”看清世界的荒謬是智者的基本標準。看清楚了,不覺得惡心,反而笑了。"

臺灣省的印章是這樣評價他的:“壹個木心的世界,它精致,閃耀著光明,熱愛智慧,但同時又為美和精神探索而動蕩不安,當他展開他冷漠而迷人的書卷時,它已經崩潰了,“世界已經精致,只等毀滅”——他就像壹個孤兒。

之前無意中看到壹個評價,確實擊中了他的人格魅力。“現在流行小清新,穆欣有點‘老清新’。其實穆欣的小聰明也挺好的,就像風鈴壹樣,叮叮當當,舒服極了,只是“木鐸金音”讓人震撼,而不是風鈴的叮叮當當。其他作品有《去平原》、《穆欣談穆欣》、《魚美人宴》、《穆欣畫集》。

總是喜歡壹個人,他們總會被生活的細節所感動,因為他們在心裏編織了壹張美麗的網,所以他們能捕捉到這世間所有暗流的溫暖。

我也願意相信“壹切都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的。”這個書單可能沒有包括妳想知道的壹切,但我只是希望它能引導妳去想象生活的另壹種可能,以及如何讓自己每天遠離工作。“我是為了我的心”對林黛玉的那句話記憶深刻。的確,比起別人的眼光,我們更應該在意的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讀書永遠是最大的宴席。下期系列擬推薦旅行美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