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和意境的運用
現代詩歌有三個明顯而具體的要素,它們是:語言、意境和節奏。由此可見,語言和意境對於壹首現代詩是多麽的重要。如果我們要欣賞壹首現代詩的好壞,這兩個因素是第壹位的,是必不可少的,是不可忽視的。
語言來源於生活,但任何體裁的文章所使用的語言都不是生活中真正的語言。“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實這意味著任何文學體裁的語言都來源於生活,但也“必然高於生活。”
2.把握節奏和韻律
接觸過文學的人都知道節奏的含義。在古典詩歌中,節奏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節奏,或者節奏不完整,那麽古典詩歌就不能稱之為詩歌,再好的詩歌也就失去了價值。新文化運動後,在早期的現代詩歌中,詩人對節奏的把握非常細致入微。
在早期現代詩歌中,我們常常可以讀到節奏、韻律巧妙的好作品。這些好的作品通常會自帶情懷,如輕讀、優美、抑揚頓挫,或幹練、大氣、醇厚、回味悠長。這些節奏韻律的優秀作品,也是朗誦的佳作。
3、清新靈動的方法
眾所周知,詩歌是由每壹個細節句組成的。這裏的清新靈動指的是句子的表達方式和結構。有許多方法來構成壹個句子。在表達方面,大多數個人喜歡用自己慣用的技巧和個性來組織語言,包括拖沓、簡潔、清新和優雅,以及瑣碎和冗長。詩歌水平和風格的不同,來源於壹個人組織語言能力的不同。
新鮮感其實只是壹種感覺,是新鮮感和活潑感的結合。而靈動,是指表情中蘊含著壹種無形的力量和運動感,讓老照片活了起來,讓靜止的影像跳躍起來,讓暗淡的色彩明亮起來,甚至讓死去的物體再次重生!由此可見敏捷的作用有多大,也可見敏捷的“動”其實是壹種無聲的力量。
4、擬人法
說到擬人,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詩歌中的擬人不是簡單的比喻。如果是這樣,那麽詩歌就失去了原有的詩意、語感和韻致。詩歌中的擬人手法是指對所要表達的主題或對象形象的刻畫,或利用人物的某些人格特征來詠物。如果表達得當,甚至可以讓虛擬的人和真實的事* * *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借人詠物,以物比人,取得的效果自然無與倫比。
5.素描法
說到素描,就是用鉛筆在白紙上畫壹個物體或人像,也可以是粗略的思考。寫詩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借鉛筆。有時候,語言是最好的鉛筆。利用意境和節奏,我們可以畫出壹幅比鉛筆和白紙更美的圖畫。而且這些畫面不僅僅是唯美、粗獷、細膩、或朦朧,還有畫面作品無法比擬的柔美、感性、唯美的意境、詩意、開放的哲理,芳香四溢,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