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黑樹枝上的花瓣。(數壹數濕漉漉的黑樹枝上的花瓣。)
《在地鐵站》是壹首只有兩行14字的壹意象詩。這是龐德根據他對巴黎協和廣場地鐵站的印象寫的。雖然這首詩很短,但詩人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醞釀和思考,才最終落筆。乍壹看只有兩行日本俳句式的詩,卻不知詩人的偶然印象是在主觀和客觀之間反復提煉的。經過壹年的苦思冥想,前30行被加工成這短短的兩行,真的是經典。
龐德曾將形象定義為外部客觀事物射進他的頭腦並成為內部主觀事物的精確時刻。的確,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充分體驗到相應的面部和花瓣所做出的負套印的生動效果,這種效果真正體現了龐德對意象的內涵。地鐵站,漂亮的面孔在龐德面前閃過。
這首詩很像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的作品。如果反復閱讀,讀者可以畫出壹幅豐富多彩的圖畫。同時,我們會發現詩歌在聲音處理上非常巧妙。第壹行的[p]音與第二行的[p]音相呼應,但其中壹個只構成非重讀音節;兩行末尾都有[au]音,但前者有輔音[d],後者沒有。第二行中[e]音的重復加強了這首短詩的音樂感。在他眼前閃現的臉龐與濕漉漉的黑樹枝上懸掛的花瓣相比較,體現了詩人令人信服的想象力。
這首詩可以體現出意象派詩歌的兩個重要特點:心跳引起的模糊是現代主義詩歌的特點之壹,尤其在這首詩中,意象神秘,句意割裂,更增添了詩歌的模糊性。不僅每首詩的意義不明確,而且兩首詩組合起來的意義取向恰恰相反。是什麽樣的臉?像鬼壹樣出現?“幻影移形”這個詞的翻譯很重要。這很奇怪。幻覺和幻象的本義,還有鬼鬼的意思,在這裏翻譯成“鬼魅般的出現”,大概是綜合了這兩種意思。問題是,詩人把這些臉描寫成鬼和鬼的用意是什麽?不能理解為在詩人生活的民族中,鬼神與人親近,帶來好運,而應該理解為其反面。所以,這些臉看起來就像鬼和幽靈。它們是不祥的嗎?
然而,在第二句話中,人群被隱喻為潮濕的黑樹枝,這些臉被隱喻為許多花瓣。其中,花瓣的比喻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應該是美好、光明、善良的,這似乎與鬼神的比喻相悖。換句話說,單看壹句話不會有疑問,兩句話放在壹起就會有疑問。如果把第壹句看作是被解釋的句子,第二句看作是被解釋的句子,那麽解釋和被解釋的句子之間就會出現不和諧,這就給讀者試圖傳達詩歌的原意和詩人的創作意義造成了障礙。是現代主義詩歌尤其是意象派詩歌的主要特征,也是這首詩讓讀者難以讀懂的主要原因。按理說世界上沒有解不開的詩,但根據解釋者的主觀取向,每壹種解法都各顯神通。但是,現代主義詩歌的解讀真的很難。詩人所揭示的,可能只是冰山壹角,背後的黑箱裏沈沒了大量的意義。這座冰山下的豐富內涵包括詩歌意義、文學意義、美學意義、社會學意義、文化意義和哲學意義等。,而不是像以前從美學角度解讀作品那樣簡單貧乏。
我們假設這首詩中的兩句話之間既有隔閡,又有意義溝通的橋梁,那麽我們為什麽要跨越這座溝通的橋梁,到達意義的彼岸呢?現代派詩歌的“真諦”就像康德所謂的“事物本身”,隱藏在現象背後,神秘而不可知。人的感受是達不到的,只能靠想象去把握,轉化為閱讀鑒賞術語,也就是猜測和閱讀。所以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認識,都是想象的,純粹主觀的,未必符合詩人的本意。
我們先借助詩人自身的外貌來把握詩的含義:1913年的某壹天,龐德在巴黎協和地鐵站下車,突然,“我看到壹張漂亮的臉,然後又是壹張,然後是壹張漂亮的孩子的臉,然後是壹個漂亮的女人”,然後呢?是31行詩,壹年後濃縮成兩行。這個材料很重要,讓我們看看這首詩(其實是第壹首詩)是怎麽產生的。
但如果僅限於此,詩意的挖掘似乎還未完成,詩人的情感傾向呢?詩歌的時代意義是什麽?我們還不知道,所以我們發現這首詩的壹個重要特點:形象生動,感情隱晦。其實詩歌是不可能空的,就像克羅齊在意大利說的:“沒有意象的情感是盲目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意象是空的意象。”我們不妨從詩中虛實意象的對應與互映中發揮想象力,追溯到詩的深層。如前所述,第二首詩是對第壹首詩的解讀,所以第二首詩所暗示或引起的感受和意義是很重要的。花瓣比喻美麗的臉龐,好像中國的古詩也有類似的用法;黑枝比喻人群中粗俗醜陋的身材和面容。這樣,詩人的愛憎傾向和好惡態度都得到了暗示。
但是,也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深入挖掘。好像就像漂亮的臉蛋像幽靈壹樣出現又飛走壹樣,現實生活中的美好現象和人們的美好感受都是轉瞬即逝的。就像美麗的面孔只出現在關註它們的人身上,現實生活中的美需要人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就像花瓣生長在粗糙醜陋的樹枝上壹樣,現實生活中的美往往生長在醜陋邪惡的土壤上。美與醜形成鮮明對比,兩者貼得太近,甚至互相依賴。就像花瓣給人壹種喜悅和親和的感覺,濕漉漉的黑樹枝給人壹種惡心和厭倦的感覺,現代社會給人壹種強烈的震撼感,這種感覺就是正負差距很大。所以我們說“壹個地鐵站”是壹個特殊的環境,是現代社會的壹個縮影。它集中地呈現了現代社會的各種事物,但在只看到兩個字“美”和“醜”的大詩人龐德眼裏,它已經被凈化了。這是龐德站在地鐵站無盡的人群中的復雜感受嗎?至少讀者是用想象力猜測閱讀的感受。
這首詩也可以換個角度解讀。附著在陰暗潮濕的樹枝上的花瓣是美麗的,但是沒有生命。當花瓣從花中枯萎時,它們已經失去了靈魂,飄然而去。就像地鐵裏的人,像鬼畜壹樣,被現代生活的齒輪碾壓。雖然看起來精致,但內心空虛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