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建安詩簡介

建安詩簡介

建安詩歌壹方面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傳統,另壹方面又對其進行了發展和改造。

就繼承性而言,從漢代樂府民歌中產生的五言詩形式,被建安詩人廣泛運用,發展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基本的詩歌形式。樂府民歌的語言風格也對文人詩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采用樂府詩、沿襲樂府民歌中常見題材的作品,在這壹時期的文人詩中占有很大比例。

就發展和轉型而言,第壹,樂府民歌作為以往詩歌的主體,是壹種社會集體創作。它們原本是壹些不知名的作者寫的,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變換,很少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征。在建安時代,很少有作品沒有名字的現象。這些與作者名字相關聯的作品,往往與作者個人的特殊經歷、情感和獨特的審美愛好密切相關。這促使詩歌向多元化發展。其次,漢樂府民歌中有很多敘事詩,因為故事有趣的作品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廣為流傳。但建安文人詩多為抒情,即使用了樂府詩,也很少敘事。第三,曾經作為文人文學主體的辭賦的壹些特征也被帶入詩歌領域。辭賦最顯著的特點是華麗的語言,而樂府民歌向來樸實無華。在建安詩人中,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寫詩,其中王燦和曹植是傑出的代表。他們的詩也明顯有華麗的傾向。而且在詩歌領域,他們還率先使用了駢偶法,這種方法在更早的辭賦中被廣泛使用。這些對仗詩也有刻意錘煉的痕跡。總之,建安文人詩歌不僅受到樂府民歌的影響,而且開始向文人的精致美轉化。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開端。曹丕所說的“詩賦皆美”反映了當時普遍的文學觀念。但建安詩雖趨於華麗,但並不過分使用高雅深奧的書面語,也不過度繁復鋪張,以致語句輕松,有礙情感的表達。總的來說,作品的語言還是清晰、簡潔、緊湊、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