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產生了大量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中國書法在古代已經是壹門成熟的藝術,有著豐富、完整、壹致的理論體系。許多理論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先秦時代
甲骨文,誰刻在龜甲上,壹般認為中國書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字的起源。原始漢字的出現和形成時期沒有確切的證據,但目前發現的最早成熟的漢字形式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壹種帶有壹些象形文字的漢字。自19世紀末發現甲骨文以來,已出土甲骨654.38+0.5萬余片。甲骨文開始成為人們藝術欣賞的對象,從這些甲骨文中找到了中國書法的元素:漢字的結構和布局。
青銅器在商周時期被廣泛使用。有些青銅器上還刻有文字,被後人稱為金文。因為大多數刻有文字的青銅器是鐘和鼎,所以青銅器上的銘文也被稱為。刻在鐘鼎上的這些文字大多描述了當時皇帝、王子和貴族的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如祭祀儀式、狩獵、探險、詔令和封爵。
壹般認為,金文是甲骨文之後漢字的主要形式。早期的金文保留了許多與甲骨文風格相似的特征,但後來逐漸疏遠,風格越來越獨立。有人認為青銅器銘文有自己獨立的起源,其起源甚至比甲骨文還要早。只是因為周人“物極必反”(《禮記》),主要用於詢問鬼神的甲骨文才沒有像商代那樣受到重視,導致甲骨文的衰落和金文的盛行。
西周是青銅器銘文的鼎盛時期。這壹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風格厚重、渾厚、典雅、瑰麗,代表作品有毛、大和盤。其中,毛對後世書法家影響很大。清代書法家李瑞卿甚至說:“毛寫於周代廟堂,其文為尚書;學書不學毛丁公,儒生不讀尚書。”這句話表明,毛把丁公視為學習書法的“必修課”。
周朝末期,石鼓、石碑、摩崖等石質物品上開始出現銘文,被後人稱為石刻。石刻表現出壹些不同於青銅器銘文的特征,但青銅器銘文和石刻銘文都屬於“大篆”。最早和最有代表性的石刻是石鼓文。
春秋戰國時期,簡牘、木簡開始作為主要的書寫材料被廣泛使用。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因為竹簡的廉價,人物從此只能由普通平民掌握。只有當寫作和學習的主要群體開始從有專門技能的人變成普通人。而中國的書法也開始有了更廣闊的生活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是分裂的。秦始皇統壹六國之前,各諸侯國在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方面存在差異。由於歷史原因,漢字的發展出現了民間和官方兩條路線。因此,從《大篆》到《小篆》,漢字具體形態的發展過程並不是壹個線性壹致的過程。後來人們在這個時期的竹簡中發現了最初的隸書。
與簡牘的廣泛使用相適應,毛筆也開始作為主要的直接書寫工具。在接下來的兩千年裏,毛筆壹直是中國人的主要書寫工具。用毛筆書寫成為中國書法的壹個重要特征,從此中國書法的整體面貌大致成型。
秦漢時期
泰山閉關為山雕,據說是李斯寫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建立秦朝。為了鞏固統治,秦朝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消除原諸侯國之間的各種制度差異,包括“同文書”(史記、李斯列傳),即將原諸侯國使用的不同文字統壹為小篆。
東漢文獻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描述了這段歷史,說:“秦始皇初,丞相李斯玩弄之,與不合。倉頡被寫,趙高被CRRC命令寫壹個日歷,胡無經被大史命令寫壹個獎學金。都是取《詩書》大印,或者相當存之,所謂小印。”這說明小篆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在當時幾個大臣的負責下,把當時諸侯國的文字統壹排列而形成的標準漢字形體。由於李斯在書法上的巨大名氣,後人也將小篆稱為“李小思篆”,認為小篆是李斯壹人發明的字體。
小篆是我國第壹個也是唯壹壹個由國家規定的規範漢字形體。從字體風格來看,具有規範、整潔、美觀的特點。它在秦朝滅亡後的兩千多年裏,壹直受到書法家的喜愛,幾乎歷代都見過擅長寫小篆的人。
此外,小篆也是我國封建王朝制作公章的首選字體,篆刻就是在這方面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漢代最流行的字體是隸書,所以“韓立”被視為隸書的典範。壹般認為,隸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了秦朝已經大致成型。小篆的筆畫圓潤對稱,寫起來很美,但書讀起來很慢,達不到現實生活中快速書寫的要求;隸書簡化了小篆的筆畫和寫法,所以應用廣泛。
隸書的發明和普及是漢字發展史和中國書法史上的壹次重大變革。壹般認為,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漢代隸書在筆畫和結構上與現代漢字非常接近。其實,隸書出現後,漢字的各種字體整體上與隸書相似,但與小篆以前的字體相差甚遠。這是因為在隸書出現之前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對文字記錄的需求不足,書寫材料昂貴,很少有人能夠掌握漢字的識別和書寫。漢字識別和書寫的普及促進了隸書的產生,隸書的使用又反過來促進了漢字的識別和書寫。所以隸書是壹種實用的字體,這也是它區別於以往字體的地方。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其他字體出現後,隸書並沒有退出日常實用領域。
現存的韓立作品主要以石刻、碑刻和簡牘的形式流傳下來。著名作品有:賴子厚的《石刻》、《鑒賞路上的崖崖開》、《魯的《石刻》等。碑刻有《石門頌》、《義英碑》、《西陲頌》、《高歌頌》、《禮記碑》、《夫子廟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西平石經》等。帛書和竹簡包括長沙馬王堆帛書、居延竹簡和武威竹簡。這些作品幾乎都無法考證作者,除了《西平石經》據說是東漢書法家蔡邕所作。
此外,除了主流字體隸書,漢代還出現了草書,以及原始的楷書和行書。草書是書寫隸書時用簡化的筆畫和較快的速度書寫的字體。漢高祖張非常喜歡草書,所以這個時候的草書也被稱為“曹彰”。東漢末年,張芝是第壹個著名的草書大師。他進壹步將早期草書簡化為“現代草書”。
三國魏晉
到了三國魏晉時期,中國現在流行的漢字字體大部分都出現了。這壹時期,篆書(包括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五種基本字體都已基本發展成熟,其中草書、楷書、行書三種字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此後,中國字體的發明基本停止,中國書法開始以著名書法家和流派為主線發展,逐漸有了正式的書法理論。同時,這也是中國人開始有意識地創作和欣賞書法作品的時候。裴松之引用書法家陸吾《皇象》的記載:“‘皇象’二字為大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這說明擅長書法是壹項值得載入史書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壹些書法家,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們的很多作品被後人奉為中國書法的經典。三國時期書法家鐘繇擅長楷書,其小書《申報表》被後人譽為“隸書之祖”。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書端》中稱贊他:“易遊的書法之佳,為曹、蔡邕、所獨有,剛柔並濟。點畫與繪畫之間,有許多不同的趣味,可謂深邃無邊,古雅多余。自秦漢以來,只有壹人。”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東晉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最傑出的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他的行書《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具藝術性的作品之壹,被後人稱為“天下第壹行書”。受王羲之的影響,他的兒子王徽之、王宣之、王獻之和孫子王純之都擅長書法。特別是,王獻之和他的父親壹樣有名,他們倆被稱為“二王”。除了以書法著稱的鐘繇、王羲之父子,當時還有壹些在書法上頗有造詣的名人,如東晉大臣王導、謝安、郁亮,隱士黛安道等。此外,還出現了壹位女書法家——魏夫人,她是王羲之的早期老師。
在書法理論上,鐘繇的筆法、魏夫人的筆法、魏恒的四體書法、王羲之的自議、魏夫人的筆法、白雲先生的書法策略、索靖的草書,都是書法家書法實踐的總結。楊信的《古代書法家名辨》是中國書法史上第壹部書法家名錄。
壹般認為,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的第壹個高峰。因為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神韻和氣度,後人用“尚雲”來概括這壹時期中國書法的整體風格。
南北朝
印刷和手寫魏體楷書:左上角是印刷字體,其余是碑刻拓片。南北朝始於公元420年南宋取代東晉政權,止於公元589年隋朝滅亡於南陳。在這中間的160年間,中國南北先後出現了幾個政權,或此起彼伏,或相互並行,壹直是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
南北朝書法繼承了魏晉以來的成就,繼續發展,尤其是楷書。但南朝和北朝的風格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清代劉熙載在《藝文誌·書綱》中評論說:“南書溫雅,北書蒼勁”;“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
由於這壹時期戰亂頻繁,南北朝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除了少量的墨跡和經書外,大部分都是碑銘和墓誌銘。南朝書法對東晉的繼承較多,傳世的主要作品有:碑上題字為“閆妍碑”、“何”等;墓誌銘有劉懷民墓誌銘、盧朝敬墓誌銘、劉岱墓誌銘、穆昭貴陽公主墓誌銘。墨跡有南朝王僧虔的《謝仁親王帖》和王慈的《尊體安和帖》。寫經是南朝佛教興盛的結果。主要著作有南朝《普賢佛樂經》、《南朝華嚴經》、《般若波羅蜜多經》等。北朝碑刻眾多,其中魏碑成就最為顯著,是楷書書法的典範之壹。比如被稱為“龍門四品”的造像、石造像、孫秋生造像、韋令藏造像,只是其中的壹小部分。北朝墓誌數量空前,有袁懷墓誌、張黑墓誌、崔景陽墓誌。
南北朝傳世的作品大多無法考證其作者,可見書法藝術的繁榮,也有不少姓傳世的著名書法家。南朝主要有楊信、葉凡、王僧虔、蕭子雲、蕭炎、陶弘景等。北朝有、鄭道昭、趙、王等。其中,蕭炎是南梁的開國皇帝,也是著名的皇帝書法家。葉凡、王僧孺和肖子雲是作家,而陶弘景是醫學家。
南北朝書法直接影響了隋唐時期的書法風格。隋唐時期,書法家智勇、歐陽詢、余士南直接從南北朝碑刻中取法,而清代則建立了尊重南北朝碑刻、墓誌的“碑學”學派。
隋唐五代
隋唐是自秦漢以來中國歷史上又壹個持續時間較長的統壹時期,這壹時期在許多方面都達到了自秦漢以來的又壹個高峰。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員的主要制度,在隋唐時期正式確立,知識分子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通過科舉入仕。文學方面,詩歌有《杜麗詩千古傳》,散文有韓愈的《八代之衰》。同樣,以詩歌和散文為主的書法藝術也受到了許多學者的喜愛和實踐。
隋朝建立時間短,在風格上有很多繼承南北朝書法的因素。但隋代楷書整體上逐漸變得剛正規整,呈現出融合南北朝不同書法風格的氛圍。智勇是隋代書法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對初唐四家之壹的虞世南影響很大。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不僅是唐代學習書法的人很少使用的,也是人們學習楷書、草書常用的範本之壹。以董墓誌銘為代表的隋代碑誌,被認為是北魏與唐代之間的承上啟下之作。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尤其是王羲之的作品。他曾以巨款收藏王澍,死後將《蘭亭序》葬於昭陵。他的愛好促成了唐代書法藝術的繁榮,王羲之學派的書法風格能夠在書法史上長期處於主流地位,這也與李世民對王澍的推崇分不開。李世民本人的書法也為後人所稱道,他的行書作品《晉祠銘》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行書碑。
劉公權楷書《神秘塔》拓本(局部)。唐朝在楷書方面的成就為後人所稱道。唐凱以整體風格嚴謹著稱,在中國書法史上與秦篆、韓立齊名,是漢字書法的典範之壹。唐代有很多擅長楷書的書法家,對後世影響深遠。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薛基並稱為“初唐四家”,他們都擅長寫楷書。顏真卿的楷書叫“顏體”。他之前的楷書風格大多以“薄而硬”為特點,而顏體則顯得豐滿蒼勁,因此也被視為楷書改革家,也是自王羲之以來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大師。劉公權也是楷書大師,與顏真卿並稱“劉燕”;他的楷書叫“六體”,也是最受歡迎的楷書字體之壹。
唐代書法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楷書,草書、行書、篆書也有很多書法家和作品。張旭和懷素,被稱為“壹醉方休”,是唐代最著名的兩位草書大師。他們創造了最優雅的草書《狂草》。唐玄宗時期,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詞歌賦、裴旻的劍舞被稱為“三絕”。此外,李詠的行書碑、李的篆書碑、孫的草書《書譜》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在書法理論上,唐代也是碩果累累:孫的《書譜》不僅是壹部完整的書法作品,也是壹部系統的書法理論著作。歐陽詢的“三十六法”主要闡述書法的筆畫和結構。顏真卿的《筆法十二義》體現了張旭書法修養的全面性,也說明了唐代書法家的理論傳承關系。張懷瓘是當時最博學的書法理論家。著有《亦舒》、《書端》、《說文解字》、《柳體書法》等。《書端》是書法史上最著名的理論著作之壹。主要闡述了漢字各種字體的發明和演變,評價了秦漢至當時的120多位書法家。張彥遠編著的《書譜》是壹部中國書法理論著作集,匯集了東漢至唐朝元時期中國書法法律著作30余種。
唐代書法自晉代以來達到了壹個高峰,所以後人常稱之為“唐瑾”,而後世很多學書法的人都是從唐代開始,學顏、歐、楚、余,再追溯到晉代,直接采取“二王”之法。總體來看,唐代書法提倡法度,壹方面為後人學習書法提供了規則和方法,另壹方面,過分強調法度會抑制人的創造性,造成壹些負面影響。
唐朝滅亡後,中國的歷史又壹次分分合合,持續了半個多世紀(907 -960)。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民生蕭條,浪漫掃地。後來蘇軾評價這壹時期的書法創作說:“自從劉燕家不在了,筆法衰落,晚唐之亂導致人物沒落,文采風流,掃地。”楊公風格獨特,書法出眾,有‘二王’和劉燕。這真是書之英雄,不為時代所失。“由於政治、經濟的影響,五代十國的書法創作比較冷清。大體繼承了唐代的書法風格,但有所變化。代表人物楊凝式本人是唐代的壹位學者。早年學歐陽詢、顏真卿書法,後學王羲之父子。他的書法風格由規整變為輕松,令人耳目壹新。宋代大多數書家對楊凝式推崇備至,楊凝式在唐宋書法風格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楊凝式的代表作《九華帖》開創了宋代書法崇尚“趣”的先河。
宋朝和遼金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宋朝建立300多年(960 -1279),大部分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由於朝廷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在軍事方面,宋朝往往無力抵禦北方政權的侵擾,但在文學、藝術、科技、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初,連續不斷的戰爭對民生造成了破壞,宋太祖是各行各業軍人中的典型。雖然在大臣的建議下,實行了重民治的制度,但文藝的繁榮並非壹蹴而就。文學家歐陽修曾感慨:“書之盛不在唐,書之廢不在今。”然而,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相繼出現,被後人統稱為“宋四家”。宋代書法輝煌壹時。
面對唐代書法的成就,宋代書法家有所改變和突破。蘇軾總結自己書法的特點說:“我不能用心作書,但我厭倦了求書。”與唐代崇尚書法法度的做法相反,蘇軾是憑信仰而來,追求個人自由。黃庭堅早年學過周嶽,但並不俗氣。後來師從蘇軾,“是古人之意。”他擅長行書和草書,與蘇軾齊名。米芾在繼承傳統上用了最深的功夫,聲稱自己的書法是“收古文字”。他先是學習唐代的顏、劉、歐、楚,後來又接受蘇軾的建議,開始學習金代人的書法。這種從壹個老師換到另壹個老師的經歷,使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他的書法是傳統法度和他自己個性的結合。所以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我嘗評米字,以為宋代第壹,畢竟在東坡之上”,稱贊他的書法。蔡襄的書法因恪守晉唐律例而缺乏創新意識,但他是書法世代最久、成就最全面的人,是壹個具有過渡性質的關鍵人物。
除了“宋四家”之外,宋代許多文人、大臣和皇帝也擅長書法。比如歐陽修、範仲淹、蔡京、趙霽、宋徽宗、趙構、秦檜、嶽飛、範成大、陸遊、張孝祥、朱、姜夔、文天祥。其中,宋徽宗·趙霽尤其值得壹提。他的楷書體細、直、自成壹體,被後人稱為“細金體”。
的“疏金體”楷書作品《方的壹首詩》。中國的書法發展到宋代,前面是晉唐的高峰。宋人面臨著豐富的書法遺產需要整理和繼承,他們在這方面的成就也相當可觀。公元92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燒制的《淳化亭帖》是我國最早的書法帖集,被譽為“書法帖之祖”。《春華亭帖》收錄了三代至唐代100多位書法家的400多幅作品。最初的篆刻深藏於皇族和諸侯的家中,後來以盜版書的形式流入民間,導致其他書法帖大量出現,對後世影響深遠。從此,以春華閣帖為基礎的各類書法帖成為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這種“帖學”的局面直到清代“碑學”的興起才被打破。
遼、西夏、金都是與宋朝並存的少數民族政權。遼的前身契丹建立於北宋之前,金、西夏建立於南宋之前。這些政權經常與漢族的宋朝政權發生戰爭,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遼代的契丹語是參照漢字創制的,但只在契丹人中間流行,而遼代統治階級的大多數人都通曉漢語,所以漢字文化在遼代也是受到推崇的,但盡管如此,遼代並沒有著名的書法家和作品流傳下來。西夏和金朝的情況和遼朝差不多。因為他們的文字只在自己的民族間傳遞,在他們建立的政權滅亡後,他們的民族文字逐漸沒有用上,更談不上文化的傳承。
元朝和明朝
300px-趙孟頫_Xingshu.jpg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於1279年統壹中國。元朝的軍事實力使其疆域遼闊,但卻能夠排除外族入侵的幹擾,致力於經濟文化的發展。元朝統治初期,恢復科舉制度,尊崇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然而,在元朝實行的種族制度下,普通漢族人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待遇。很多漢人讀書人在政治上無力有所作為,就專心於書畫。另壹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識分子也受到他們的影響,出現了壹些少數民族書法家。
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是趙孟頫,趙孟頫出身於趙宋宗室,但在元代為官。趙孟頫在書法上的成就非常全面,書法風格細膩,尤其是楷書,被稱為“趙體”,與顏真卿的“顏體”、劉公權的“劉體”、歐陽詢的“歐體”齊名,至今仍是最受歡迎的楷書典範之壹。
趙孟頫的行書,自己寫的詩。其詞曰:形似鶴,松下二字經千百首。我什麽也不問,雲在天上,水在瓶裏。子昂是中庭的舊書。趙孟頫主張學書法要取古人之長。在他的影響下,元代文人學習書法更註重“復古”。壹方面,元代書法家以晉唐作品為榜樣,重視書法基本功的訓練,與宋代提倡“有意創作”的宗旨大相徑庭。另壹方面,與趙孟頫自身的成就相似,元代書法作品也呈現出不同於前代的多樣性。不僅行書、草書出現了成就很高的書法家,楷書的成就也高於宋代。更為難得的是,書法家們,如曹彰這種幾乎絕跡的古文字,卻下大力氣去研究,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冼玉書與趙孟頫齊名,但影響力略遜。他尤其擅長草書。趙孟頫說:“余和的同學草書,太遠了,想追上去,而已經不在了。天下稱仆可寫,所謂佛據說尊。”除了趙孟頫的自謙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虞書草書的高度成就。鄧是當時的書法家,擅長曹彰,是少有的研究這壹古老書法風格的大師。康禮洛比趙孟頫晚壹點,也以草書聞名。他是少數民族書法家的代表人物。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同年秋,明朝大將徐達攻克大都,結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統治。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深知民間疾苦。明朝初年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改善了經濟和民生。不久,恢復了科舉選官的制度,後來又要求科舉必須以八股文的形式作答。
八股文的實行,不僅對文章的格式規範有具體要求,而且對寫文章所用字體的風格也有明確的指導,即提倡“太格體”太格體不是仿照壹個書法家的作品,而是明朝官員所提倡的書法風格,即端莊、婉約、規範、工整的風格。因為科舉是普通士人做官的主要途徑,所以寫八股文、練太格體就成了他們的必修課。提倡泰格風格的結果就是造就了書法風格的千人壹面,沒有個性。受此影響,除了擅長曹彰的宋克等少數書法家外,明初書法整體水平不高,沒有能代表明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
明代中期,以朱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充為代表的吳中四家文人的書法反映了這壹時期書法的成就。朱允明、、唐寅都是當時的才子,以詩文之名動天下,文、唐也是同時代的畫壇巨擘,王充擅長篆刻。這些人藝術修養全面,在書法風格上追求個性,與仕途必修的太閣書法風格完全不同。朱允明的草書是最高成就。清代朱赫章在《臨池新街》中對他的評價是:“祝京兆草得右軍神理,卻又滿腔怒火;草純和諧,行密,亦豐且帶小源,堪與龔楚。”文徵明的小篆聞名於世,其代表作《千字文》被認為可與王羲之的《聖教序》相媲美。唐寅題被題畫本所隱藏,主要學趙孟頫,但筆法稍弱。王充晚年的書法別出心裁,自成壹家。壹般來說,他們向近幾代的書法家學習書法,如趙孟頫、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再以唐代的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為榜樣,最後學Faer、鐘繇,都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由近及遠的學習路徑至今仍被人們廣泛模仿。
董其昌草書杜甫詩。明代後期,書風又起變化,提倡個性發展,最著名的是“東南北王”。“董”,即董其昌,曾任南京禮部尚書、太保親王,是當時的文壇領袖。董其昌的藝術修養很全面,在書法和繪畫方面都很有成就。他擅長書畫鑒定和收藏,精通禪學。他的書法融合了歷代的風格,可以自成壹家。其風格飄逸空靈,布局疏朗勻稱,筆墨幹濕分明,被認為是“古法之傑作”。清初,康熙、乾隆皇帝對董其昌的書法非常欣賞,這使得大多數追求功名的學子都去學舒冬求仕。“王”就是王鐸,也叫“王鐸”。王鐸擅長草書,筆法大氣。他的狂草書寫以氣勢取勝,與魏晉迥然不同。王鐸在明成祖死後在清廷做官,所以世人常常貶低他的人品。但他的書法在日本國內很受推崇,所以才有了“王勝之後的王”的說法(王鐸勝過王羲之)。
書法在明代,尤其是晚明,已經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藝術。文人學士苦於仕途不順,或者不願意做官,轉而從事書畫藝術,有的甚至靠賣書賣畫為生。大多是從學習上壹代的作品開始,後來形成自己的風格。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喜好發展自己的個性。到了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明末,這條發展道路達到了頂峰,直到清代碑學的興起。
清朝和民國
明末清初,很多書法家慢慢放棄了學習晉唐的書風,轉而學習漢代碑刻的古隸書。韓立的題字屬於左右手學派,法度嚴謹,是官方標準的書法風格。
清初壹位著名的書法家是金農。他的本名是西農,名字叫壽門,名字叫金吉,名字叫冬心。金農雖然以賣字畫出名,但他也擅長書法。他的隸書古拙厚重,自己的風格是楷書,自稱“漆書”。他的代表作是李殊詩集。鄭燮,本名克柔,本名板橋,興化縣人。他是“揚州八怪”之壹,有詩、書、畫三絕。他非常重視詩、書、畫的結合,以詩為題作畫,穿插在畫面中,形成不可分割的壹部分。鄭智,本名如琪,江蘇上元人。他擅長詩歌,擅長書法和篆刻。他在漢碑30余年,吸取漢碑之長,成為清代名臣。
清代方碩在枕經上題寫題跋。曹石碑上的題跋與題跋。
“建國之初,鄭家口的任山專治此體,足以為名士。當它改變形狀時,感覺很有趣。至於《連邊書》,筆墨已化為青煙。”
到了清代中葉,書法受考證的影響,書法家們追求歷史更悠久的篆書。於是,篆書、隸書復興,書法家利用篆書、隸書的線條趣味,書寫楷書或行書。這種新的書法風格被稱為“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