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應該清楚寺廟和農村的關系,因為文學源於農村。
農村是壹個村莊,壹個社區,壹個企業。總的來說是壹線,基層,民間。
藝術產生於生產勞動,文學也不例外。中國第壹部詩集《詩經》是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歌唱的,來自農村。
《詩經》壹翻開,字裏行間都是稻麥的清香和蟲鳥的聲音。工作之後,祖先們對著河邊的白露唱歌,對著月亮下的樹跳舞。
根據文獻記載,詩歌的來源是詩歌的收集和詩歌的奉獻。《漢書·藝文誌》說“古人有收詩之官,故君觀風俗,知得失,自省補正”。王冠的詩集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考證。
只是今天的調研,有時候既不調整也不調研,不接地氣。農村的《詩經》生動、質樸、空靈,值得學習。
寺廟,展現的是風格,是氣象。
古人談書畫,說是寺廟式的,風格扁平嚴謹,公道大氣。
現在作家的文筆都是法度十足,缺乏靈動,就像書的亭子式,畫的院落式,文學的八股文,太死板,沒有生氣。我們應該從過去吸取教訓,知道它的缺點。
少點寺廟氣氛,多點鄉村野味。讓我們用壹種方式思考,用語言表達我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