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七月的風》和《給莽的馮偉》都是詩:前者描寫了奴隸在春耕、采桑、紡織、田間狩獵、釀酒、儲藏、準備過冬的全部勞動生活,表現了階級的對立和奴隸的悲憤;後者倒敘了被拋棄妻子的悲慘經歷和從戀愛到結婚直至被自我保護拋棄的自我保護,表現了被拋棄妻子的悲傷和決心。
再比如《馮偉說書》和《高峰新泰》,兩者都是具象的:前者把剝削者比作貪婪的大老鼠;後者把淫亂無恥的魏比作癩蛤蟆(qú chú:又名“cus”);兩者都含有極大的諷刺意味。
又如關雎和法壇,兩者都是通俗風格:前者流行壹鳥壹鴿的“關”叫聲,使人想起男女之情;後者始於奴隸的“侃侃”伐木聲,與奴隸主階級的不勞而獲聯系在壹起。
在《詩經》中,賦、比、興的手法經常交替使用,包括賦與比、比與興、興與比。
比如《馮偉自戕》是賦體,但詩中“桑葚未落,其葉茂盛,無桑可吃”,明顯是“欣欣向榮,攀比”。
再如《馮偉說人》,對莊姜的美描寫得很詳細,但在其中“手軟,膚凝,齒如犀,螓首美”,生動地表現了莊姜的自然美,明顯是“給與比較”。
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詩經》民歌鄉土氣息濃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