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年代來看,李白和杜甫都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時期,即經歷了初唐的開元盛世和晚唐的安史之亂。杜甫比李白小十歲。他們是互相欣賞的朋友。
然而,他們的性格截然不同。李白深受道家出世思想的影響,同時又渴望建功立業後退隱。我性格不羈。他創作的全盛時期正好在開元盛世末期,這造就了他偉大的浪漫主義詩風。杜甫進入自己創作的鼎盛時期,恰逢安史之亂,社會動蕩,人民流離失所。因此,他深切地體會到社會下層民眾的苦難,這造就了他深刻的現實主義詩歌風格。
就他們的詩來說,李白的詩處處顯示著作者的奇思妙想,錚錚傲骨,突如其來的豪氣,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五朵花,千朵金花,遞給童子換好酒,同賣”(《進酒》),“呵,我怎能莊重地向那些官宦人家打躬作揖,誰也不會吃虧被人露個老實人的臉”(《進酒》)。而杜甫的作品,則以濟世之心面對社會憂患,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比如“朱門酒肉臭,路上屍骨凍死”(《從京到豐縣五百字》),“安得府千萬府,大護天下貧民臉”(《茅屋被秋風吹破》)等等。
結合體裁規範(格律),杜麗夫婦正處於現代詩歌格律的成熟階段,這是壹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李白的創作時期略早於杜甫,所以他的詩歌帶有明顯的樂府詩的影子,文本結構更為自由奔放。而杜甫的詩歌,格律嚴謹,他創造的格律詩,無論是體裁格式還是修辭手法,都是後人推崇的典範。尤其是對明清以來的現代詩歌創作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以僅從影響上來說,他們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似乎是不相上下的。
就兩位詩人的詩歌傳世數量而言,李白為1010,杜甫為1167。杜甫傳世的詩歌比李白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