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所喜悅的人。
分散和無組織的
要想贏得主神的寵愛,承受神的愛,除了承認無知,或者用智慧順從信仰,是絕對需要分散和無組織的。這可以從上帝的行為中看出,例如:
那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口音和語言。他們向東遷移的時候,在示拿找到壹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彼此說:“來吧!我們要做磚。”磚燒透了,就當石頭;用石漆做砂漿。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壹座城和壹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萬民中”(創11.1-4)。
主說:“妳看!他們變成了同樣的人,說著同樣的語言。現在他們做到了這壹點,以後他們要做的壹切就都完成了。我們下去在那裏把他們的口音搞混,讓他們的話聽不懂。”於是,耶和華把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止造城了(創11: 6-8)
牧師、牧者和神學家害怕他們永遠無法用如此混亂的口音來讀聖經,他們永遠無法領會上帝的意思。讓我向妳報告我讀經的經驗。自從人吃了禁果,獲得了分家的智慧,主就壹直很擔心。上帝說:“那人已經變得和我們壹樣,知道善惡。現在我怕他伸手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就永遠活著”(創3:22)。根據主的說法,如果壹個人不是神,他就不可能有和神壹樣的智慧來分辨善惡。人要盲目無知,永遠做造物主耶和華的忠實仆人。現在我們有了不同的智慧,如果我們像上帝壹樣永遠活著,經驗和智慧壹天天地增長,那就幾乎有必要與主成為兄弟,或者取而代之。那還不錯!還不如把人趕出伊甸園,才吃生命樹的果子,讓人接受殘疾的命運。但是,死亡不能阻礙人類智慧的提高;人類壹代又壹代的延續,既承受了前人的經驗,又不斷進步。等到上帝要改變口音的時候,人已經從農耕進步到工業了。我可以做磚,我可以造城市,我要造壹座塔,塔高聳入雲。造城造塔的目的是“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地上”。這是人類更有組織的集體生活;團結就是力量,展現了人類和人類文化的輝煌。這的確是上帝關心的問題。人類散了,壹天比壹天還那麽聰明。如果他們生活在城市,生活在有組織的群體中,那麽“既然他們在做這件事(造塔),他們將來會做什麽(比如起飛、入水、征服太空等。)就完成了。“人無所不能,那麽還有誰會把榮耀歸給上帝呢?主神的智慧終究是偉大的!他制定了有效的對策——混淆人們的語言。人,因為語言不通,形成種族差異。這不僅導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文化,而且相互對立;因為語言不通,不斷造成矛盾、沖突和鬥爭,抵消了人類團結進步的力量。所以主混淆人的聲音,目的是為了分散人類。只要他們之間有更多的分散和鬥爭,主的力量就會到處顯示。因此,“耶和華使他們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不造城(和塔)了。“因為人類無法團結和分散力量,所以無法完成這個偉大的工程。如果人類做不到,主會取得輝煌的勝利。人類分散了,必然會削弱智慧和力量(其實還在進步);如果有許多掙紮和痛苦,主可以振振有詞地責備那些傲慢的人類,應該受到攻擊和毀滅的懲罰;人類也會懺悔自己的罪惡,承認自己的渺小,回歸主神的名義,接受主神的領導。上帝愛世界的方式是把人類分成對立面。
主散人,是因為怕“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做成”;不再願意做上帝的奴隸。所以人類的分散相當於接受了主神的領導(其實也不壹定)。主害怕人類的智慧、團結和能力,只是為了讓主自己領導壹切。壹舉,上帝似乎贏了,但不是決定性的勝利。人類還在朝著智慧、團結、能力的方向前進。主不斷憤怒和戰鬥,試圖確保宇宙王國的統治。這壹點有“神說”(牧師和神父都是這麽相信的)為證。舉兩個例子。
1.“人們彼此說:讓我們任命壹個領導人,回到埃及”(閔。14.4)
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閔宜思11)
2.“以色列的眾長老都聚集在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現在求妳為我們立壹個王,治理我們,像治理列國壹樣。”(8.4-5)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妳所說的,妳都當聽從。因為他們不恨妳,卻恨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1。8.7).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但今天妳卻拒絕了那位救妳脫離壹切災難的上帝,說:‘請立壹個君王來治理我們’(山姆。8: 18-19).
第壹個例子,當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的時候。摩西,當時的領袖,用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守護神)的名,激勵他的子民,與埃及的統治作鬥爭。在進入我們祖先的故鄉迦南之前,生活在荒野中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天天吃甘露(大概是野蘑菇)過日子,受生活的磨煉,難免會有怨言!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中。當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飽的。妳把我們帶到這荒野,讓所有會眾挨餓!”(例如。16.3)“誰給我們肉吃?我們記得當我們在埃及的時候,我們免費吃魚。民族獨立固然重要,吃飽肚子也很重要。這些抱怨,站在人的立場上,是人情;至於主,他不夠自信,不夠聽話,難免會生氣。後來,以色列人聽說迦南地的人強盛,就絕望地哭號說:“但願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耶和華為什麽把我們領到迦南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會被掠奪。如果我們回到埃及不是很好嗎?”他們彼此商量說:“我們立壹個首領,回埃及去吧”(閔。14.2-3-4).另立領袖不僅僅是不要摩西,而是不信任主神的領導,認為主神的領導沒有效力,這樣大眾就會面臨絕地。我覺得主的領導不好,我也不想要主的領導了;對主神的蔑視有多嚴重?所以這壹次,上帝非常生氣!準備用瘟疫來殺死他們——耶和華所喜愛的以色列人。後來,雖然他答應了摩西的懇求:“請按妳的大愛赦免這百姓的罪”(閔。14: 19),他還是給出了“妳們的屍首必倒在曠野”(他們在進入迦南之前就死了)的懲罰。耶和華神的律法是:不被耶和華引導的,必死。神對世界的大慈大悲和大愛,離不開對人類的統治。因為,作為主,他是宇宙的偉大統治者(主宰)。在上帝那裏,妳不可能愛人類,除非妳統治他們。所以人類不會順從主,做忠心的仆人,得不到神的愛。主和耶穌先生的信徒們!記住:統治妳就是愛妳。
第二個例子,當以色列國進入迦南,由祭司撒母耳率領。當時的以色列還是壹個部落(十二個部落)時代,由士師(祭司)統治——耶和華的神權時代。當時,所有的國家都有國家機構和國王。以色列人也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王。從祭祀之治到君王之治,是人類歷史的壹定演變。這是以人為本文化的可喜進步。但從領主的神權統治和諸神之間的主從關系來看,這無異於叛國,不希望領主成為他們的國王。因此,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恨妳,卻恨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因為人類明亮的眼睛,人類文明才進步到這個階段,無論主多麽全知全能,都無法逆轉這個歷史要求。雖然主仍試圖作最後的勸導:「告訴他們,將來王要怎樣統治他們」(撒上1。8.9):服苦役,納稅,扣押他們的財產。但是,在國家組織的堅決要求下,人類是不會聽主的。畢竟主是有智慧的。看到事情已經這樣了,他的反對無效,於是順水推舟,為他們立了壹個王。
耶和華不希望以色列建國,還是因為他不希望人類的統壹。人類是在國家的組織下聚集起來的,至少是政治上的統壹(怕政教分離,…),人類再也不會無組織,直接被領主的神權所領導。國家系統是人類進壹步的社會組織;在國家的統壹組織下,營地是集體活動。文化、事業、公益,壹切都有了更快速的進步。在這個地球上,人類將顯示他們的名字,不再榮耀上帝。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之前,主神就表達了他試圖反對國家,把國家醜化為統治和虐待人類的力量的高見。其實他們不壹定恨國家,只是國家制度的存在讓他們無法統治世界!
人類既然有分辨善惡的智能,只有分散、對立、戰鬥,才能信任主神的領導。到耶穌先生傳福音的時候,這種政治策略已經因為人類智慧的進步,大大修正了(不,叫成全)主的意義。但把促進人類的分散和對立作為信仰上帝的有效途徑還是壹樣的。正如耶穌先生所說:
“妳不希望我來,就叫地面和平。我來召喚地面上的劍士。因為我來是要使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敵人是自己家裏的人。”(第34-35頁)
“妳以為我是來呼籲地面和平的嗎?我告訴妳,不,這是分裂。從此壹家五口人分:三三兩兩,二三三兩兩。父子打架,兒子和父親打架;母女相爭,女兒與母親相爭;婆媳相爭,婆媳相爭。”(LXII.51-53)
耶穌先生的福音書強調的是對主救恩的信仰——主要是相信神的兒子和神的化身,也就是相信耶穌本人。他強調,在世界上傳福音的中心任務是促進家庭內部的自我奮鬥,哪怕是刀是槍。壹些讀過《聖經》卻未能讀懂的好先生,懷疑耶穌先生愛人如己,犧牲自己的生命。世界怎麽分?不僅談愛,也談恨;強調鬥爭而不是和平呢?這恐怕不是耶穌先生的意見!這是不懂希伯來精神(或者西方精神)的幼稚想法!如果明白了主神對人類的支配是來自於人類的分散對立,就很容易理解耶穌先生的共同真理了。但主神對世界的愛,側重於種族,不失氏族宗教色彩。而耶穌先生對世界的愛是以個人為中心的,讓每個人都能因信而永生。在主神(聖父)時代,控制的力量逐漸從人類的嚴格統治中喪失,於是統治靠分散——種族分散、階級對立、無組織化來維持。耶穌先生(上帝之子)的時代是壹個大革新的時代,舊的山河要從零開始清理,這就需要矛盾鬥爭的神聖策略。不重視家族鬥爭,如何實現新王國的統治?
紐結理論
上帝的仁慈是無窮的!寫了很多,還是在其他話題下留壹些吧!
要理解“神愛世人”的含義,必須確認神與人的主從關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信“為了愛別人,我們必須待人接物”這個結論。有人認為上帝與人是父子關系,有人認為耶穌與門徒是師生關系。這都是錯的。我高中畢業,我兒子高中畢業。我永遠不會感到悲傷。我兒子大學畢業了,我壹定很開心。再比如老子官拜壹品,兒子卻叫孤獨。無論老子的表情如何,他的內心總是充滿喜悅。父子關系是這樣,但主和人類呢?我是有智慧的,但我不允許人們吃辨善惡的果子。當人有了智慧,神卻不願意與人聯合,取得更大的成就。有這樣的父子嗎?這樣的主能相信是妳的父親嗎?耶穌先生說,“學生不能高過老師,仆人不能高過主人”(太10.24)。仆人不能高於主人,這在西方奴隸社會是對的;學生不能高於老師,或者西方文化!在東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為人們所稱道。正是因為學生高於老師,人類文化才有進步!所以“神人主從關系”是理解聖經的總線索,也可以說是聖經的壹貫之道。證實了這壹點,神愛世人的大致思想就清楚地向人們揭示了。
在讀《經》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壹點,雖然是天怒人怨的天啟。但是這麽神秘的知識我還是吐露壹下比較好。例如,中國有來自姚舜禹、唐、、和孔子的壹致的政治哲學,但在新舊公約中有來自西方的壹致的統治哲學。簡單地說,無知的盲目就是無知的政策。只有蒙蔽人們的眼睛,控制人們的思想,才能制造出狂熱的共識。分散和瓦解——分裂、對立、仇恨和鬥爭——是區別政策。只有利用這些,才能分散他們,集中到自己這邊。這些,中國的道家、法家,多少有些觸及邊緣,但主神揭示的深刻在哪裏?再比如,為了愛別人而待人接物;為了愛得深,就要嚴格待人——愛與待矛盾統壹的奧秘何在?如果這些得到應用,即將到來的天國的藍圖就會被制作出來,並且會發出響亮的政治號召:為了拯救和解放人類,必須通過獨裁對妳們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教育。如果宣傳讓人相信,大家都會跟著做。這就是主神法則的應用,而且是完整的!起初,我想知道為什麽偉大的希伯來宗教會這樣做。但我很快就明白了:主神是宇宙王國的偉大統治者。如果妳不這樣做,妳會做什麽?我是壹個不想做奴隸也不想做主人的人,所以我雖然欣賞他,但也不想宣揚這麽高深的學問。而且不僅與我的人格格格不入,還因為我覺得耶和華這樣的極權獨裁者,他的宇宙王國,在《舊約》中有明確的展現,他要不斷地向人類屈服,向人類低頭。隨著人類知識的進步和相互統壹,主的宇宙王國已經分崩離析,無法維護,他不得不讓位給他的兒子耶穌先生,以獲得新的世界的眼睛,為王國的復興而努力。耶穌先生重建的王國是由祭司代表(現稱主教、司鐸等)執行的。).但是,自文藝復興以來,不也是在向人類讓步嗎?不也變成了派系分歧,互相爭吵,封建割據,比如戰國時期嗎?那種極權獨裁最後都是如此,更何況法西斯邪惡的極權主義和人民群眾的雪亮眼睛。能持續多久?所以,我雖然很欣賞西方壹直為真的統治理論,但壹直沒有信心去贊美它。
最後,讓我向主神祈禱!
萬王之王,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啊!我贊美妳,謝謝妳!妳的大恩大德使我這個外國人熟悉了妳的啟示。不是妳,是誰給了我智慧?誰能明白妳必須善待他人才能愛他人的道理!上帝啊!願妳的恩典臨到傳妳和主耶穌之名的祭司、司祭、傳道者和仆人,就如臨到我壹樣!不要讓他們誤解撒旦的知識,把它當成妳的意思到處傳播!上帝啊!妳是壹個偉大的情人!妳忍耐,妳原諒,原諒那些重視智慧,贊美團結,不願意做妳奴隸的人!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