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德彪西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專業學習12年。作為壹個天生的叛逆者,德彪西充滿了懷疑,經常會問壹些尷尬的問題,但他並不這樣認為。當他在音樂學院學習時,他還挑戰他的老師,這使法朗克、羅輯和其他音樂家怒不可遏。而他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品位在這些年有了決定性的發展。德彪西在這壹時期創作的壹些浪漫主義作品,如《曼陀林》和《木偶》,反映出他對獨特音樂語言的探索已經頗具創新性,不同於同時期的晚期浪漫主義。同時,他擅長感官享受和貴族風格的性格特征也非常鮮明。1884年,德彪西憑借合唱《浪子回頭》獲得了期待已久的羅馬獎。作為對勝利者的物質待遇,他在羅馬的美第奇別墅住了三年。
65438+80年代末德彪西從羅馬回國後,開始與象征主義詩人和印象派畫家有了密切的交往,從而進入了創作的成熟期和繁榮期。從65438年到90年代的20年間,他的作品總結了歐洲音樂上壹個時代的成就,為下壹個音樂新時代開辟了道路,成為連接兩個世紀的重要橋梁。由於他的開創性創作,法國音樂在20世紀音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德彪西也主張印象的瞬間交替和變化。為了追求自由的音調對比,他運用了他的姐妹藝術所開創的先例——他像馬拉美壹樣努力地使用暗示,還學習魏爾倫來表達語言和音樂之間的模糊意境。盡管德彪西非常反感當時人們稱他為“印象派”,但他確實是印象派音樂流派的創始人。
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彪西寫了兩部反映戰爭的作品:《英雄搖籃曲》和《給無家可歸的孩子的聖誕歌》,表現了他的愛國熱情。他在此期間創作的所有作品都署名“法國音樂家克勞德·德彪西”。
德彪西晚年在疾病中度過。他感到沈重的沮喪,但他仍然努力堅持寫作。此時,他又回到了19年90年代接觸的室內樂創作,但中斷了20多年,計劃的6首奏鳴曲卻只寫了3首。2008年3月25日,德彪西在巴黎去世。
德彪西的鋼琴小曲《月光》是壹部引人入勝的作品,它用輕音樂描繪了這樣壹種寧靜宜人的意境——和諧的月光漂浮在空中,輻射到夜晚的每壹個角落,柔和地覆蓋著壹切。這首歌的靈感來自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的同名詩歌。原詩描繪了幾個死去的舞者在月光下像惡魔壹樣跳舞。但是德彪西的音樂關註的是月光的美麗和神秘。
1892年至1903年這壹時期是德彪西創作的黃金時期,而《佩裏斯與梅裏桑德爾》就是在這壹時期完成的。《佩裏斯與梅利桑德》是印象主義的唯壹壹部歌劇,是德彪西創作風格的集中體現。這部歌劇是德彪西根據梅特林克近10年的同名戲劇創作的。它來源於德彪西在各個音樂領域的不懈探索。歌劇中的每壹段音樂在舞臺上都是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的,抒情與戲劇性、歡快的音色與悲壯的色彩有機融合,使音樂產生非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