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體詩:
舊體詩是中國現代文學術語。又稱舊體詩或簡稱舊詩。它是中國傳統詩體的總稱,對五四文學革命後的格律體要求非常嚴格,包括五七言絕句、五七言格律詩等體式。
中國現代作家,如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田漢,都寫過舊體詩。毛澤東、朱德、董、陳毅、葉劍英等革命領袖經常以舊體詩的形式表現革命生活的內容,並出版了的詩集。
在舊體詩創作中,有的在格律方面嚴格遵循古典詩歌的原作要求,有的則不拘泥於傳統格律。雖然新詩已經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主要形式,但是舊體詩的創作並沒有停止,舊體詩的創作者們也做了很多嘗試,用這種方式來表現現實生活。
舊體詩的發展;
舊體詩的現代性在與古代的比較中呈現出自身的性質,其本質在於文化和精神的不斷創新,即對時代動態生活特別是動態精神文化的熱情反映和幹預。這樣的現代性不僅存在於這個世界,而且自古就有。變風為雅,曲頌楚騷,“建安體”和陶謝天因“四傑新體”、“盛唐氣象”等山水詩而與時俱進,都是佐證。
現當代詩人黃遵憲、於右任、吳、郁達夫、聶紺弩等的許多著名作品。能更好地啟迪今天:擁抱火熱的現實生活,回應時代精神,舊體詩不僅可以成就,而且充滿魅力。
但從現當代詩歌文化的角度,也必須看到,近百年來的舊體詩創作,整體上並沒有充分培育現代性。當今社會生活的現代性主要表現為勞動方式的專業化、產品交換的市場化、生活環境的城市化和信息交流的全球化。當代舊體詩如果脫離了這壹點或者關聯不大,就很難贏得廣泛的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