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會問,為什麽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麽吸引人,能得到觀眾的認可?這部電影向人們傳達了什麽?
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十遍,常說舊書百讀不厭。電影不是書嗎?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悟。
我們先簡單回顧壹下劇情: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自己的妻子和情人,最終被判終身監禁,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余生。每當有新犯人來,人們就打賭第壹天晚上誰會哭。很多人覺得脆弱的安迪會哭。結果,安迪的沈默讓所有人失望,也讓瑞德對他刮目相看。
安迪不聯系任何人,也不抱怨。他每天壹個人在院子裏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裏壹樣。後來,安迪以雕刻東西消磨時間為由,讓瑞德幫他弄個小錘子。不久,瑞德下起了安迪雕刻的象棋。之後,安迪做了壹張張明星的海報,貼在他牢房的墻上。
安迪外出工作時,無意中聽到監獄官談論稅收。他大膽上去說,他有合法免稅的辦法。作為交換,他為十幾名囚犯贏得了兩瓶啤酒。日落時分,瑞德坐在屋頂上喝啤酒,他說他多年來第壹次感到自由。
由於安迪精通金融知識,從此擺脫了體力勞動和變態犯人的騷擾。越來越多的獄警找安迪處理稅務問題,安迪也成了典獄長洗錢的重要工具。
壹個年輕犯人的到來,道出了安迪被冤枉的真相。當安迪要求監獄長重新審理此案時,遭到拒絕,並受到兩個月監禁的嚴厲懲罰。為了阻止安迪被釋放,典獄長設計並殺害了知情人。
殘酷的現實讓安迪變得沮喪。有壹天他突然對瑞德說,如果有壹天妳被釋放了,妳壹定要去某個地方為我實現壹個願望。那是他和妻子約會的地方。在那裏的壹棵大橡樹下挖出壹個盒子。到時候妳就知道該怎麽做了。那天晚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安迪成功逃離了骯臟的下水道。
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用那個小錘子挖壹個洞,然後用海報把洞蓋上。出獄後,他拿走了監獄長存下的黑錢,並告發了貪汙受賄的真相。後來,瑞德也被釋放了。他在與安迪約定的橡樹下找到了壹個鐵盒子,裏面裝著壹些現金和壹封安迪的親筆信,終於在藍色的太平洋海岸重逢。
電影《勇敢的心》中,主人公被絞死時,用盡最後的力氣喊出了兩個字——自由。而這兩個字正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傳達給人們的。除了自由,還有希望,人永遠不要放棄。
有時候不在特定的環境中,我們很難理解自由的分量和價值。當安迪用自己的勇氣和能力為大家換來啤酒和休息的時候,雖然如此短暫,但也是壹種讓人不敢想象的奢望。那壹刻的自由似乎擁抱了整個世界。
安迪從來沒有對生活的體驗絕望過,也沒有像其他人壹樣抱怨或者放縱。每天都有壹些希望,並把它付諸於自己的努力和行動。正是這種無盡的希望,成為了面對苦難和不幸的動力。
妳的救贖是什麽?
大家好,我是雲中的筆。
《肖申克的救贖》拯救了獄中的主人公安迪本人和他的搭檔。我聽天由命。即使我承受了那麽大的困難,那麽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和困難,我也不會放棄,因為有希望。絕境中堅持希望。希望的意義在於,超越眼前的困難,在看不到轉機的時候,依然相信遠方的美好。不要向命運屈服和低頭,即使路漫漫其修遠兮,馬革裹屍,即使希望渺茫,但只要妳堅持下去,為之努力。
告訴人們黎明是真實的,即使他們在漫漫長夜中遭受絕望。妳不知道身邊會發生什麽,妳不知道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但妳選擇了什麽,妳會變成什麽,或者說妳的選擇就是妳的歸宿。也許生活摧毀了妳的鬥誌,但請不要放棄。人生有很多選擇,希望永遠在。
男主角安迪才華橫溢,樂觀向上。他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監獄裏的每壹個人,從不放棄任何壹個機會,並為此不斷努力,哪怕希望很小甚至沒有希望。他的意思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最重要的是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自由,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遙遠的夢想。在監獄裏救贖自己,最後被改造,離不開那個地方。
安迪和所有在那堵高墻裏被傷害被傷害被侮辱被侮辱的群體都得到了救贖。包括臭名昭著的典獄長,也通過認罪完成了救贖。
就連導演對慘淡票房的挫敗感也因為視頻的大賣而煙消雲散。
隨著電影熱度的持續發酵,《肖申克的救贖》作為壹部經典電影,那些身處逆境的電影觀眾也完成了壹次精神洗禮,實現了更大範圍的慰藉和救贖。
可以說在戲裏戲外都實現了逆襲和救贖。
安迪和他的獄友都被鎖在監獄的高墻裏求生。《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即使在人生最低谷,上帝也沒有放棄我們,在那些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依然有勇氣、希望和自由的燭光。
《肖申克的救贖》是壹部美國電影,闡述了偉大的救贖之道。在伊甸園中,亞當和夏娃被蛇蠱惑,偷了被認為是不潔和有罪的無花果。所以,人生而有罪,必須救贖。
而如何實現救贖,影片給出了答案。
第壹,要有勇氣。安迪在抗爭無效並被送進監獄後並沒有放棄。面對欺淩,我沒有接受,而是努力反擊。
第二,尋找希望。安迪進來的時候,應該已經下定決心逃跑,並且想到了可行的方案。無論是海報、錘子還是聖經,都成了他龐大逃亡計劃中的重要壹環。在肖申克的歲月裏,他壹點壹點地把它變成了現實。
第三,重獲自由。在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安迪終於從高墻裏逃了出來,當他赤裸著身體在雨中咆哮時,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不僅如此,他還指證了典獄長。
堅強的人只能拯救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安迪不僅救了自己,也救了別人。在監獄裏,他堅持了幾年,爭取到了監獄圖書館的經費。他像壹盞明燈,不僅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溫暖了他人。
其實電影本身就是壹首救贖之歌。《肖申克的救贖》票房慘淡,在當年的奧斯卡大賽中輸給了阿甘。但金子總會發光,它的光芒甚至掩蓋不了時間的塵埃。他與小金人失之交臂,卻成了影像銷售市場的常青樹。各大榜單,無論是國外IMDB還是國內豆瓣,都是NO,1。它在電影史上壹定有壹席之地。
如果說《阿甘正傳》代表了美國精神,那麽《肖申克的救贖》則象征著人類的勇氣、希望和自由。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擊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90歲的猴子認為《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不僅僅是救贖,更是懲罰和救贖。首先,主角為什麽會進監獄?他認為自己錯殺了妻子,所以需要去監獄贖罪!
然後監獄裏的壹系列事情,無論是在樓頂幹活,掙紮反抗,還是經營閱覽室,都是為了救別人,讓別人迷失。尤其是小偷!
然後就到了越獄階段。當主角知道自己坐的是壹個不公正的監獄時,他立刻開始了壹個持續多年的計劃。這不就是救贖嗎:找回自己逝去的時光,懲罰貪婪的典獄長,救贖與時代脫節的囚徒?
看,有人回答了希望,其實不是!希望只是電影的主題。
“別忘了,世界在高墻裏穿透壹切。它在我們心中。他們夠不著也摸不著。這就是希望。”
所以答案是自由和希望。
公正
第壹,知識和智慧是救贖的基本前提。
安迪是壹個優秀的銀行家。他精於計算,對金融系統了如指掌。他有頭腦,有智慧,善於策劃。他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為自己爭取合法權益。他勇敢地與典獄長搏鬥。那是壹個特殊的機會,他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為獄卒逃稅理財,幫助典獄長洗錢,贏得了典獄長的重用,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好的待遇。這些都為他越獄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條件。
沒有智慧和知識,僅僅依靠孤獨和精神信仰,妳可能已經倒在了實現目標的路上。
第二,隱忍和堅持是救贖的必要條件。
安迪有非凡的忍耐力和韌性。當他第壹次入獄時,他表現出了他的獨特性。
在監獄裏,囚犯們有壹個老習慣,就是打賭新來的囚犯誰會先哭。瑞德把寶押在看似脆弱的安迪身上,但他整晚的沈默和冷靜讓瑞德丟掉了兩包煙,讓瑞德刮目相看。
面對獄霸的騷擾和謾罵,他總是不屈不撓地忍受著。他的隱忍不是軟弱,而是對命運的反抗。正是他的堅持、隱忍和執著,讓他在十九年裏做了壹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用壹把小錘子,掘出壹條通往自由的道路。
怎樣才能不經歷屈辱和蟄伏多年的痛苦,慢慢爬上成功的巔峰?但有多少人能忍受攀登過程中的痛苦和孤獨呢?即使知道巔峰就在眼前,也可能為了貪圖那壹點點舒適和放松而半途而廢,以至於失敗,甚至是註定的。
強者能做的,只有在成功前堅持,才能最終站在成功的巔峰,看到自由的曙光。
第三,希望和對自由的向往是實現救贖的精神力量。
我覺得這也是這部電影最感人的地方,幾個經典的情節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比如安迪在監獄的擴音器裏拼命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鏡頭慢慢閃過正在廣場上觀風的囚犯和獄警。他們都靜靜地站著,拋掉所有的憤怒,沐浴在從未感到如此自由的陽光下。莫紮特的音樂傳遍了人們,似乎把他們都洗得很純潔。這來自世俗世界的美妙音樂,喚醒了他們幾近失落的自由意識。
可以看出,此時的瑞德和所有在監獄裏生活多年的犯人壹樣,早已放棄了希望,但安迪送給他的那支象征希望的口琴,卻壹直牢牢地握在瑞德的手裏。所以,最後在安迪精神的感召下,瑞德得救了。而監獄裏的嬉皮士男孩也開始和他壹起讀書寫字,甚至拿到了高中學歷,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就是所謂的強者自助,聖人給他人。
再比如,安迪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在監獄裏建立了圖書館,幫助服刑人員豐富精神生活。他為大家贏得了下班後的啤酒,為的是讓大家在家裏修屋頂的時候感到舒服。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他也收獲了巨大的快樂,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他不僅救了大家,也救了自己。
他更想告訴獄友的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對自由的希望和渴望,這才是救贖的真正力量源泉。
但是,壹旦內心失去了對自由的希望和向往,安於甚至享受制度帶來的安全感,就會像被釋放的圖書管理員老蔔壹樣走向外面的自由世界,只留下恐懼和絕望,因為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而自殺。
當然還有朋友和友情。如果說安迪是瑞德精神的救贖者,那麽瑞德就是為安迪提供物質支持的肉體自由的救贖者。
安迪很幸運遇到瑞德,瑞德更幸運遇到安迪。在肖申克的地方,真誠的友誼是罕見的。是壓抑下可貴的友誼,壹張海報,壹塊石頭,壹把口琴,壹句簡單的話。這些平凡的事情,在兩個朋友的生活中,成為了寶貴的鼓勵和支持。
拯救自己,善待他人,最後都得到了救贖,成為了人生中的強者。
這部閃耀著人性光芒的電影,讓我們思考:面對苦難,是永不放棄希望和信念,還是向殘酷的現實低頭?相信看完電影,妳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大家好。我是壹個努力工作的Aze。
今天,讓我告訴妳《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是什麽意思。
壹,
救贖是壹個非常宗教的詞。
根據基督教教義,人無疑是有“原罪”的。上帝壹直對自己變質的造物(偷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很不高興。他不僅把他們趕出了伊甸園,還屢次遭受災難(如諾亞方舟洪水),試圖毀滅人類。
是耶穌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了人類的罪。(所謂的救贖)
什麽是救贖?
以前是當鋪用的詞。想拿回東西,就得用錢來贖。早期的翻譯家把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翻譯成“救贖”(這是壹個新造的漢語詞組,古代漢語裏沒有),把“救贖”這個詞和中國當鋪的“救贖”這個詞壹起用,其實是很巧妙的翻譯。
沒有基督,我們人類就不能用他的死來還債(帶著原罪)回到天堂。
第二,
人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低估了“救贖”這個詞。
是的,在斯蒂芬·金的書和電影中,宗教符號壹次又壹次地出現:
“安迪把錘子藏在聖經裏。」
“安迪掏空了典獄長的錢,把聖經放在了典獄長的保險櫃裏。」
“典獄長是壹個談論聖經的人。總是用教條來教訓人。」
"典獄長的保險箱,藏在他妻子的刺繡後面。""
“他的審判馬上就要來臨”,“上帝的審判即將來臨”。」
然而,為什麽這部電影被稱為“肖申克的救贖”不僅僅是上面的比喻。
說到“救贖”,必有惡人。
在我眼裏,這部電影裏的“反派”不僅是監獄的隊長,也是典獄長。
《惡人》還包括主角安迪本人。
很多觀眾都沒有註意到安迪確實買過槍。如果他沒有買那把槍,他就不會被判死刑。
雖然他沒有射殺妻子或情人,但他確實有殺人意圖。
那是罪惡。
肖申克的救贖,誰救了他?.....安迪救贖了自己。
他用“替天行道”(消滅典獄長、隊長等人)這個詞來報應他的罪。
妳想過嗎?
主角其實可以自己跑掉,悄悄的,不管其他人。
他還可以帶著弗格曼的黑(裏德),
他可以照顧好自己,然後偷錢。
妳要舉報誰?值得嗎?.....逃避很重要。沒必要冒險對抗典獄長。
但是主角沒有。
安迪,他給典獄長設了壹個陷阱,不是單純的舉報壹個負面,而是壹種“見義勇為”
(救了整個監獄的犯人)
這個人不是單純的越獄(電影史上,越獄的電影非常多)。
這部電影的魅力在於越獄,同時主角也用很多不必要的冒險來贖罪。
沒有義,就沒有“救贖”。
有了《救贖》,整部作品,就在這裏,有了電影史的高度。
整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生命的“救贖”。銀行家安迪被控槍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判終身監禁。他將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余生。他花了20年時間精心策劃,終於成功越獄,過上了自己渴望的生活。安迪總是抱有希望,即使在別人看來很可笑。信念、堅持、希望、自由、友誼等。它們所傳達的壹切都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很多現實問題都可以在劇中得到解答。
安迪有非凡的忍耐力和韌性。當他第壹次入獄時,他表現出了他的獨特性。在監獄裏,囚犯們有壹個老習慣,就是打賭新來的囚犯誰會先哭。瑞德把寶押在看似脆弱的安迪身上,但他整晚的沈默和冷靜讓瑞德丟掉了兩包煙,讓瑞德刮目相看。面對獄霸的騷擾和謾罵,他總是不屈不撓地忍受著。他的隱忍不是軟弱,而是對命運的反抗。正是他的堅持、隱忍和執著,讓他在十九年裏做了壹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用壹把小錘子,掘出壹條通往自由的道路。
什麽是自由?安迪和獄警頭達成協議後,讓獄警給他們買啤酒,但他自己不喝啤酒。他要的是自由的感覺,就像給自己修谷倉,中間休息聊天壹樣。雖然被誤判入獄十幾年,但他從來沒有像布魯克斯壹樣被奴役,被制度化!他的心永遠是自由的!他也不害怕權力。他從監獄開始挖地道,最後自由了!
《救贖》或者安迪的《肖申克監獄的救贖》。監獄也是公共場所,只是因為它的特殊屬性是壹種特殊的存在。安迪到來之前,肖申克監獄的天空極其黑暗壓抑。監獄裏的警察和犯罪嫌疑人似乎是對立存在的,監獄裏的氣氛是不健康的,頹廢的。而因為安迪的到來,監獄裏的“姐妹花”受到了邪惡的對待;還有美妙的音樂,舒適的圖書館等。在監獄裏,和犯人改造後有壹個放飛心靈的地方;典獄長等人的醜惡嘴臉被壹壹揭開,監獄的硬件環境變得舒適,而監獄的氛圍也變得積極陽光。
安迪挖了壹條隧道,為什麽八年後開始逃跑?救贖之道就在於此。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壹個細節,很少有評論家談到。
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和瑞德進行了壹次談話。關於他的“指控”,安迪說:
“我妻子說我是壹個很難理解的人,像壹本合上的書,整天抱怨。她非常漂亮。上帝,我是多麽愛她。我就是不知道怎麽表達……”
我可以想象,壹個花了二十年時間策劃獨自越獄的人,如果真的天天靠著妳的枕頭生活,那真的有點可怕。
坐了二十年牢,他也反思了,安迪對自己的“罪名”有了新的認識:
"...是的,我殺了她。雖然我沒有開槍打她,但我導致她離開了我,她因為我而死。”
這段話很重要卻容易被忽略,因為它講的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救贖”,而“救贖”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壹個詞匯(就像東方文化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外國人是不理解的),很宗教,容易被我們誤解。有個朋友曾經給我推薦過這部電影,說:“妳看過電影《拯救肖申克》嗎?”太美了。那個肖申克的家夥真的很棒。可以說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說都帶有強烈的宗教因素。電影強化了這個特點,加入了書中沒有的東西——典獄長第壹次在安迪的房間裏發現了壹本《聖經》,他說了壹句意味深長的話:“救贖之道就在於此。”
這是壹句雙關語,不僅僅是說安迪的小錘子藏在裏面,更是說整部電影都在談論生命的“救贖”。在東方文化下,要理解這部電影,就要理解“救贖”這個詞。
救贖有三層含義。
救贖就是用行動來抵消和彌補罪惡,讓自己逃離災難或危險。
所以救贖有三個基本要素:內疚——付出代價——解脫。
第壹個救贖的意圖,結合電影,相當於我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當然是諷刺。
但影片中討論的“有罪”遠非如此。
影片開頭,安迪告訴瑞特自己被冤枉了,瑞特諷刺道,“肖申克”除了我,其他人都是無辜的。
這裏的“有罪”是世俗意義上的犯罪。
而安迪後來說的那些懺悔:“是的,我殺了她,我沒有開槍打她,但是我把她從我身邊趕走了,我的脾氣害死了她”,“是的,是別人幹的,但是我受到了懲罰”。
這裏的“罪”,就是宗教意義上的“原罪”——傲慢、嫉妒、暴怒。
基督教裏有壹種特殊的東西,由於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的背叛,人生有七種“原罪”:暴食、貪婪、懶惰、情欲、傲慢、嫉妒、暴怒,這是人類壹切罪惡和災難的根源,人生就是壹個“救贖”的過程。
所以“救贖”的第二層含義是宗教性的,是指為罪惡的靈魂付出代價,給予它真正的解脫和光明,使它的靈魂得到凈化。
從表面上看,監獄是對妳所犯罪行的懲罰。其實妳也在擺脫自己的“原罪”。
從表面上看,安迪是被囚禁的,但在這部電影的宗教意義上,監獄是生命中“救贖”最生動的體現。
入獄後,安迪依靠之前做銀行家的經驗,幫助獄卒和獄吏逃稅、洗錢。他之前肯定是這麽做的,但之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和“原罪”,然後是為了“給我的同事三瓶啤酒,因為戶外工作就像正常工作壹樣有啤酒”,為了維護人的尊嚴。這是壹種“救贖”。為了方便安迪為自己洗錢,監獄長安排他去圖書館,但安迪利用這個機會擴大了圖書館的規模,幫助犯了輕罪的人掌握了壹門技能,讓他們出獄後更容易獲得新生。這也是壹種“救贖”。
典獄長利用安迪為自己洗錢,這是私欲的“原罪”。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安迪利用自己的信任越獄,把他交出來,讓他在監獄裏度過余生,讓典獄長“救贖”他的“罪”和“原罪”。
但是,“救贖”還有第三層含義,是心理的,哲學的。人性的另壹種“原罪”
需要救贖的不僅僅是安迪和典獄長,還有肖申克監獄的所有人。
《肖申克的救贖》裏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的罪行而來,但監獄裏這種特殊的環境卻激發了人性的另壹種“原罪”——對生命麻木,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瑞德說:希望是壹種危險的東西,是精神壓抑的根源。
有的人因為出獄後壹輩子適應不了外面的世界而自殺。
這是心理學和哲學上的“救贖”。我們自由了,卻被囚禁在自己的牢籠裏,被巨大的未知恐懼包圍,只能在有限的世界裏尋找短暫而稍縱即逝的快樂來麻木自己的靈魂。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小柯勝的救贖》。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影片中真正的救贖是什麽?在我們觀眾的心中,安迪是壹個英雄,他更是壹個在悲劇中爆發的英雄。19遭受冤屈後,他選擇了越獄。
當然,影片中還有壹個很重要的任務,這個人物就是影片的敘述者瑞德。三次後他真正自由了,但此時他不想離開監獄。當壹個人在壹個系統裏待久了,就會慢慢固化。對於自殺印記,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作為觀眾,或者說作為讀者,什麽才是真正的救贖?其實這裏說的救贖是壹種與制度化的對比。當我們在壹個中學體系的時候,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是時間長了,我們的背影漸漸認同了,習慣了。結果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本性,所以這裏的救贖可能是和制度化的壹個對比。
影片還有壹個主題,這個主題就是希望。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安迪很勵誌,但轉念壹想,安迪其實更像壹個清醒的救贖者。他不僅救了很多遊客,她也是肖申克監獄裏真正拯救了自己靈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