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裏有句話:“他用洪亮的聲音搞定了!”“去吧,啦啦聲寫完作業再出來玩!”啦啦聲是指快速做事(做作業)時發出的聲音,也指催促人趕快行動。在口語中,拉拉這個詞常常會提高第二個詞的聲調(升到陰以上)來加強語氣。這兩首詩用白話文讀的時候,還可以把“豪放”和“慢”的最後幾個字改成陰,會有另壹番韻味。
大聲朗讀並不重要。平仄格律是專門為唱歌、誦經、背誦準備的。)恕我不同意樓上的這種說法。
音和韻是每個漢語單詞的屬性,不應該因為單詞是朗讀還是背誦而改變。如果壹首詩中的詞和音的組合符合平仄格,那麽它的抑揚頓挫規律就固定了,就會有特定的美感,無論是慢誦還是清音快讀,都會表現出其固有的節奏。據我所知,除了所謂的吟誦和朗讀之外,還有壹種閱讀古典詩歌的方式,叫做“速讀”。就是詩裏沒有樂句,沒有節拍,壹個字接壹個字,讀得很快,就像彈幕壹樣。在舊學校,老師教小學生和學生背誦詩歌是很常見的。這聽起來像是另壹種美麗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