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導言
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大多來源於對小說的分析,也應用於小說批評。但是如果我們應用這些原則,
對詩歌的解讀,我們會對詩歌有新的認識。以雪萊的十四行詩《奧茲曼迪斯》為例,我們可以用敘
事件理論和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來分析這首詩的主題。原文如下
奧茲曼迪斯*
珀西·比希·雪萊
我遇到了壹個來自古老國度的旅行者
誰說的:“兩條巨大的沒有腿的石頭腿
站在沙漠裏。在他們附近的沙灘上,
半沈沒,壹張破碎的臉躺著,他的眉頭緊鎖,
和皺起的嘴唇,冷笑的冷命令,
告訴它的雕塑家那些激情讀
它們仍然存在,印在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上,
嘲笑他們的手和餵養他們的心。
在基座上出現了這些文字-
“我叫奧茲曼迪斯,萬王之王:
看看我的作品,妳們強大,絕望!"
除此之外什麽也沒剩下。繞過腐爛
巨大的殘骸,無邊無際,光禿禿的
孤獨而平坦的沙灘延伸至遠方。'
王佐良翻譯如下[2]:
澳大利亞人(1)
從海外回來後,我看到了壹個古老的沙漠國家。
有半毀的石像,但只有巨大的腿。
蹲在沙礫間。就像從妳的頭上掉下來,
半埋在沙子裏,但臉還是很可怕,
冷笑,發號施令的傲慢,
足見雕塑家看透了大師的心。
為了讓石頭看起來簡單,
雕刻的手和像主壹樣的心
早早灰飛煙滅。基座上的大字赫然在目:
“我是萬王之王,
大有作為,敢折服神明!"
除了廢墟周圍沒有別的東西,
孤獨,平坦,空曠,無邊無際,
延伸到荒涼的四個方向。
①奧西曼提斯,公元前13世紀的埃及國王,雷米西斯二世。
世界。他的墳墓在底比斯,形狀像壹個巨大的獅身人面像。
第二,開放性主題
在分析詩歌時,我們通常會關註詩歌的主題。在中國古代,抒情詩是主旋律。從《尚書·要典》的詩歌表現理論到王國維《人間花刺》的“意境”理論,都關註詩歌的起源、功能和審美特征。然而,在中國古代,缺乏大型長篇敘事英雄史詩。亞裏士多德的《詩學》註重情節,註重文學藝術的兩大功能:愉悅和啟蒙。雖然雪萊提倡靈感,但他是壹個行動上的革命者。“詩使萬象美;它使最美麗的東西變得更加美麗,它給最醜陋的東西增添了美麗;它撕開了世界陳腐的面紗,揭示了赤裸和沈睡的美——這種美是世界上各種形式的精神。”[3]雪萊是壹位積極反抗壓迫和剝削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十四行詩《奧茲曼迪斯》可以被看作是對世界上暴政、專制和壓迫的暗示。但如果用敘事學理論和讀者批評理論來分析,這首詩就是壹個開放的文本,主題更廣。
第壹,這首詩可以看作是對權力的嘲諷。當古埃及國王拉美西斯下令雕刻他的永久紀念碑時,工匠用他的藝術作品表現了他對國王的嘲弄;曾經輝煌的國王不可避免地被時間淹沒,變得默默無聞,只留下破碎的石像供後人緬懷。而這個破碎的石像,最終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種權力、政績、榮耀都是轉瞬即逝的,國王想載入史冊的願望也是空的。
第二,這首詩反映了藝術和美不可能永恒。作為美的象征,藝術石像已經被風雨打碎。這個破石像能存在多久?沒人能回答。在時間面前,所有的美好都會變得不完美,最終消失。
第三,這首詩反映了只有時間是永恒的,壹切,包括權力、藝術美乃至人類,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只剩下無邊無際的大自然。
第三,從敘事理論的角度
1.第壹人稱敘事風格
壹般來說,敘事詩中的敘述者大多以第壹人稱和第三人稱的形式出現。“使用第壹人稱有很多好處。首先可以拓寬思維空間,讓敘述者和作者之間有壹個思考的瞬間;其次,讀者隨後可以走進作者思考和講述的血肉之軀。”[4]在這首十四行詩中,作者以第壹人稱敘事方式向讀者講述了兩個故事:旅行者的故事和國王的故事。敘述者“我”聽著旅行者講述的故事。從古埃及回來的旅人向“我”描述了他的所見所聞:石雕人的腿失去了軀幹,站在沙漠裏。破碎的人們半埋在附近的沙地裏
臉,眉頭緊皺,嘴唇緊閉,帶著冰冷權威的嘲笑表情。它的雕塑家琢磨了這些表情,並把它們刻在沒有生命的石頭上。另壹個是國王的故事。王曰:“不服氣者,欲與我比,看我之成就,得望洋興嘆。”有必要了解壹下這裏的背景。古埃及第二任國王拉美西斯,創造了豐功偉績,建立了。
巨大的陵墓裏,雕刻著自己的石像,取名奧茲曼迪斯,希望自己的功績永存。在這裏,“我”是敘述者,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聲音。作者聲音的存在不需要通過他(她)的直接陳述來識別,而可以通過某種手段或通過行為結構等壹些非語言線索在敘述者的語言中表達出來,從而傳達作者與敘述者在價值觀或判斷上的差異[5]。作者通過“我”介入故事,表達作者的感情,作者的身影時隱時現。但同時,“我”也不完全是作者,“我”聽到的也是讀者聽到的。讀者因此可以與敘述者對話,尋求同樣的感受。
2.雙層敘事結構
這首詩的故事結構有兩層敘事。表層敘事:旅行者的故事,“我”就是觀眾;工匠們見證了國王的故事。國王的故事穿插著旅行者的故事,因為國王的故事是旅行者講的。兩個故事交織在壹起,形成了我聽到的故事,也就是深度敘事:我聽到的故事是讀者讀到的故事,我把旅行者的故事轉述給讀者。這種結構跨越時空,將無盡的時間和無邊的空間濃縮成幾分鐘和十四行詩,有助於讀者在這樣開放的文本中發揮想象力,也有助於揭示這首詩的時間主題。
3.多重敘事聲音
詹姆斯對傳統敘事理論的突破性觀點是,他反對自亞裏士多德以來敘事應以情節為中心的觀點,主張敘事應以人物為中心[6]。對於角色來說,聲音是必不可少的。角色的聲音反映了角色的個性、身份和地位。在這首詩中,旅行者和國王的聲音是有標記的,用賽義德和引號表示;“我”和雕塑家的聲音是無標記的,“我”在詩歌中只是壹個傾聽者,而雕塑家地位卑微,沒有發言權。統治階級不允許被壓迫者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他只能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有意的沈默是壹種必然,這種沈默更有力量,可以達到“在沈默中訴說的甚至比他們曾在聲音中訴說的還要多”的效果。四個聲音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同壹個場景: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古老的遺跡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高貴的國王和卑微的工匠,高雅的藝術和貧瘠的歷史遺跡,都在時間之河的沖刷中模糊不清。
第四,讀者反應批評的角度
壹切作品都要被它的審美主體——讀者來閱讀,文本的解讀、閱讀方式和意義生成都離不開讀者。費希爾認為,讀者創造了他在文本中看到的壹切[7]。壹句話(壹段話、壹部小說、壹首詩)的意義與句中的意義沒有直接關系,或者換句話說,壹句話所傳達的信息,即壹句話的信息,構成了其意義的壹部分,但絕不完全等同於意義本身。無非是壹句話的全部經歷,而不是對它本身的描述,包括我想發表的任何評論。運用這個理論,我們來分析這首詩。當讀者第壹次讀到《我遇見壹個旅人……誰說的》時,會認為這是壹個旅人在講述他的旅行。此刻,讀者在欣賞和惋惜古老的藝術,感覺歲月無情,藝術美不能永恒。當讀者讀到“看我的作品,……”時,讀者又讀了壹遍國王的故事。這時,讀者嘲笑國王。國王想要長生不老,就像中國古代皇帝尋找長生不老藥壹樣。最後兩行,各種聲音都很安靜,只有茫茫沙漠向遠方延伸。作者用蒼茫、光禿禿、孤獨、遙遠來給讀者想象空間。敘事時間也被從古代拉回現在甚至未來。這壹刻,讀者似乎意識到,天地間的人是多麽渺小,時空是永恒的。
詩歌結束了,但文本的意義並沒有結束。因為讀者的生活經歷和審美趣味不同,對作品的理解和解讀也會有所不同。
作者反應批評理論的代表人物之壹伊澤爾提出了“隱含讀者”,這是不成立的,是作者在作品中要求體驗文本或使文本有意義的讀者[8]。如果從“隱藏讀者”的角度來看這首詩的主題,首先要看作者的意圖。雪萊是壹位關心人民疾苦的活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用詩歌作為武器來表達自己。
戰鬥精神。他的代表作《西風頌》就說明了這壹點。同樣,我們也可以說,在這首詩裏,他是想諷刺當下,為被壓迫者發聲。古埃及的國王已經成為歷史,但暴政今天依然存在。時間可以改變壹切,最終會改變剝削制度。妳見過曾經輝煌的國王和他偉大的作品嗎?現在無處可尋,只有斷壁殘垣。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借鑒敘事學理論,為分析敘事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視角。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使文本更加開放。作者、文本和讀者是壹個有機的整體。作者的思想可以在文中表達出來,讀者有不同的閱讀體驗。最成功的閱讀是這樣的:在閱讀中創造的兩個自我,作者和讀者,能夠找到完全的和諧。
壹致。
作者:黃忠
原文轉自:/archiver/?tid-1534.html
*珀西·比希·雪萊是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的作者)的丈夫,也是拜倫的同齡人和朋友。他被廣泛認為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詩人,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詩人。作為壹名哲學家和無神論者,雪萊因為出版了壹本名為《無神論的必要性》的小冊子而被牛津大學開除,他過著流浪的生活,於1822年溺死。
《奧茲曼迪斯》寫於1818年,同年,他開始創作他最著名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當時他正和瑪麗和克萊爾·克萊蒙特,拜倫的拋棄的情人,壹起在意大利和威尼斯漫遊,在那段時間影響他的憂郁在《奧茲曼迪斯》中表現得很清楚。
與此同名的“奧茲曼迪斯”也許更為人所知的是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世紀的埃及統治者。這首詩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但都集中在奧茲曼迪斯宣言中的諷刺,即“強大的”應該“看著我的作品,絕望”。
在此期間,雪萊寫了許多其他的詩,其中最著名的是《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四年後,他死了,淹死在海裏,堅信他的作品永遠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
奧茲曼迪斯
我遇見了壹個來自古老國度的旅行者,
誰說的——“兩條巨大的沒有腿的石頭腿
3站在沙漠中...在他們附近的沙灘上,
半沈壹張破碎的臉躺著,他的眉頭緊鎖,
皺起的嘴唇,冷酷命令的冷笑,
告訴它的雕塑家那些激情讀
7然而幸存的,踩在這些無生命的東西,
嘲笑他們的手,餵養他們的心;
在基座上出現了這些文字:
10我叫奧茲曼迪斯,萬王之王,
看看我的作品吧,強大的,絕望的!
除此之外什麽也沒剩下。繞過腐爛
13那巨大的殘骸,無邊無際,光禿禿的
孤獨而平坦的沙漠延伸到遠方。" -
筆記
雪萊顯然在馬洛寫了這首十四行詩,與霍勒斯·史密斯進行了友好的競爭,霍勒斯·史密斯的同名十四行詩於2008年2月6日發表,也發表在《檢驗者》雜誌上,第527期,第73頁:
在埃及多沙的寂靜中,獨自壹人,
站在壹個巨大的腿,遠遠拋出
德薩特知道的唯壹陰影:—
“我是偉大的奧茲曼迪亞斯,”石頭說,
“萬王之王;這座偉大的城市展示了
“我的手的奇跡。”-城市消失了
除了剩下的腿什麽也沒有透露
這個被遺忘的巴比倫的遺址。
我們想知道,壹些獵人可能會表達
像我們壹樣驚奇,當穿越荒野
倫敦站在那裏,抓住了狼,
他遇到壹些巨大的碎片,停下來猜測
什麽強大但沒有記錄的比賽
曾經住在那個毀滅的地方。
5]唇體。雪萊MS e.4嘴唇1819
6]第6-8行造成了壹些困難,但“survive”(7)必須是壹個及物動詞,其賓語是“手”和“心”(8)。奧茲曼迪斯臉上的“激情”,也就是說,在手和心之後仍然存在。“嘲弄它們的手”似乎是雕塑家的手,在“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中描繪了他的主題的虛榮;而“餵養的心臟”必須是奧茲曼迪斯自己的,依靠(也許)它自己的傲慢。Kelvin Everest和Geoffrey Matthews建議第8行以省略號結尾:“和餵養[他們]的心”(也就是說,被“嘲笑”支配的代詞“他們”所指的那些相同的激情)(雪萊的詩,II:1817-1819[倫敦:皮爾遜出版社,2000年]: 311)。
9]這些詞出現:1819;這個傳說澄清了Bodl。謝莉女士e.4。
奧茲曼迪斯:奧斯門迪亞斯,埃及國王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1237)的希臘名字。迪奧多魯斯·西庫盧斯,在他的歷史圖書館裏。洛布古典圖書館,第303卷[劍橋,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出版社,1961]:我,47歲),在他的雕像基座上(在拉梅索姆,在尼羅河與盧克索隔河相望)記錄的題字是“萬王之王我,奧斯門迪亞斯。如果有人想知道我有多偉大,我躺在哪裏,讓他超越我的壹部作品。”
12]除此之外什麽都沒剩下:1819;沒有任何東西留在旁邊。博德。謝莉女士e.4
撰寫日期:12月26日1817-12月28日1817
形式:十四行詩
押韻:ababacdcedefef
參考資料:
s!285174C23D9AC89E!1332 .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