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熊過橋公開課教案1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習唱歌,初步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奏。
2.探討在歌曲表演中如何利用面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流。
3.體驗勇敢面對困難的積極情緒。
要準備的活動
1.孩子們學了兒歌《小熊過橋》
2.錄音機和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經歷,復習兒歌《小熊過橋》
1,小朋友集體讀兒歌
老師:上次我們學了壹首童謠,名叫《小熊過橋》。現在我們壹起來讀壹讀。
小朋友扮演熊,老師扮演熊媽媽,分角色復習兒歌。
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孩子初步學會唱《小熊過橋》這首歌。
1,伴隨著歌曲的旋律,孩子們嘗試著用把歌詞背在心裏的方法來搭配歌詞。
老師:現在,我們壹邊認真聽音樂,壹邊根據音樂的節奏讀出腦海中的歌曲。
2.孩子們跟著音樂旋律,試著用低沈的聲音唱完整首歌。
3.老師引導孩子們創造兩個簡單的動作,表現出熊的恐懼和熊的勇敢。
老師:想想小熊開始過橋時的恐懼。他的面部表情是什麽?他能用什麽動作來表現?在媽媽的鼓勵下,熊勇敢地走過了橋。他會用什麽動作和表情?
4.孩子唱歌是通過加入剛創作的兩個動作,老師同時做這兩個動作,從而不斷提醒孩子用與歌詞相匹配的情緒來唱歌。
3.小朋友學歌表演《小熊過橋》
1,老師指導孩子根據歌曲的情節進行整首歌動作作曲。
老師:現在請大家根據歌曲內容唱歌表演,做出優美的舞蹈。
2、老師註意及時觀察和反饋孩子的動作,而不是整理動作,讓孩子互相學習。
3.老師和孩子分別扮演兩個角色。
老師:妳想玩熊媽媽還是熊寶寶?
4.孩子們在座位上與老師合作表演歌曲。老師引導孩子用面部表情更好地配合表演動作。
5.請兩個孩子分別扮演兩個角色。老師創造表演場景,用平衡木代表小橋。“小熊”從直線的壹端出發,表示正在過橋,“熊媽媽”站在兩條線的另壹端表演。歌曲表演完後,老師播放舞曲,“小熊”和“熊媽媽”壹起跳舞。兩個孩子表演完後,整理壹下。孩子們評價並說出他們表演的優點和缺點。
6、全班小朋友兩人壹組站好,兩人壹組扮演熊和熊媽媽表演歌曲。
7.孩子們再次交換角色表演。
8.老師引導孩子反思:妳覺得妳今天的表現好嗎?有什麽方法可以讓我們的表現更好?讓孩子主動認識到表情和動作在歌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活動擴展:
兒歌表演完後,可以帶領小朋友玩“快樂熊”。老師再放壹遍音樂,加入走熊、跳熊、騎熊等動作。比如[1]~[8]中確實有小孩熊走路,[9]~[15]中有熊跳舞。
幼兒園大班熊過橋公開課教案2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熊過橋的過程,進而感知詩的內容;
2.學詩歌,了解熊過橋的情緒變化,學會帶著表情背詩;
3.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和動手能力。
4.培養敢想敢幹、勤奮好學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過橋經驗,課件,搭建“小橋”,操作卡片。
活動流程:
壹.進口活動
1.引導幼兒按順序穿過“小橋”,進入活動室。
剛過小橋的時候妳是什麽感覺?妳還見過哪些橋?
2.理解圖片的含義(逐壹展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並逐壹解釋詩歌)
1.孩子們,看看這條河上有座什麽橋。當妳走在朱曉大橋上時,妳會有什麽感覺?
2.小熊今天來過橋了。小熊怎麽了?妳在哪裏看到的?它的心臟是什麽樣的?
3.誰看見了?他們會怎麽說?
4.熊在想什麽?如果有人來幫助這只熊就好了。妳願意幫助他嗎?怎麽幫呢?
看看誰來幫它。原來是壹條小鯉魚。小鯉魚沒辦法,只能鼓勵。
6.看,熊怎麽樣了?過橋的時候是什麽感覺?小鯉魚也很開心,開心的搖著尾巴。
3.完整欣賞詩歌(孩子可以邊看課件邊欣賞詩歌)提問:
1.當熊開始過橋時發生了什麽?
2.它害怕的時候,誰看見了,他們說了什麽?熊說了什麽?
3.為什麽後來熊過橋了?
4.幼兒帶表情背詩(幼兒打開操作卡,邊看圖片邊背詩)提問:
1.妳喜歡誰的詩歌?為什麽?
2.當妳遇到困難時,妳做了什麽?
幼兒園大班熊橋公開課教案3意向:
動畫和圖片是兒童喜愛的形式之壹,但傳統的語言教學形式限制了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由發揮和創造性想象。因此,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嘗試引入動畫,將語言教學與生動的動畫、精美的圖片相結合,有機地融入到壹個能夠激發孩子興趣的活動中,通過圖片引導孩子學習童謠,激發孩子學習童謠的熱情,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想象能力,同時配合表演動作,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
活動目標:
1.用動畫和圖片創設情境,理解兒歌的含義。
2.用不同角色的表情朗讀兒歌,創造表演動作。
3.培養孩子仔細觀察角色,大膽表演動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熊過橋的動畫視頻歌曲,相關圖片和頭飾。
活動流程:
1,引入動畫激發孩子興趣。
(1)讓孩子回答妳通過動畫場景看到了什麽。妳聽到了什麽?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老師根據動畫場景,表演熊站在橋上左右搖擺的樣子,以此激發孩子們的表演欲望。
(3)要求孩子大膽想象和表達,要求孩子表現得和老師不壹樣。
2.用圖片學兒歌。
(1)介紹第壹段童謠。
老師壹邊帶著表情背誦兒歌的第壹段,壹邊展示熊過橋的圖片。
老師:“請聽老師剛才表演的。”
(2)提問,幫助孩子掌握兒歌內容。
③學習第壹段,鼓勵孩子創造和表演動作。
(2)學習兒歌第二段。
①問題:“小熊向媽媽求助。如果妳是他媽媽,妳會怎麽幫他?”
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試著幫助熊過橋。
老師給予積極評價,鼓勵孩子大膽想象。
老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熊是怎麽過橋的?”
(3)老師壹邊展示關於小鯉魚的圖片,壹邊帶著表情背誦兒歌的第二段。
④提問,幫助孩子掌握兒歌內容。
⑤引導孩子的創造性動作。
⑥幼兒集體背誦整首兒歌,然後分組朗讀。
3.能力提升:請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兒歌。
活動擴展:
(1)請小朋友繼續在表演區表演兒歌(熊過橋)。
(2)要求幼兒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學習歌曲《小熊過橋》。
幼兒園大班熊橋公開課教案4活動目標:
理解童謠內容,學會帶著感情大聲朗讀。
讓孩子感受熊過橋的心情,知道如何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難。
知道妳應該鼓勵別人在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而不是壹笑置之。
體驗準備:孩子過獨木橋的體驗。
素材準備:課件《小熊過橋》,壹只小熊。
活動流程;
1,會說話,引起孩子的興趣。
老師:妳走過獨木橋嗎?當妳再次行走時,妳有什麽感覺?(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講解兒歌名稱)
2.欣賞兒歌,初步了解兒歌的內容。
老師:(1)橋上的小熊怎麽了?他感覺如何?
(2)烏鴉在幹什麽?橋下的流水呢?熊說了什麽?
(3)熊過橋後做了什麽?鯉魚有多開心?
3.老師教孩子學習兒歌《小熊過橋》
4.討論:妳喜歡兒歌中的哪種小動物,為什麽?為什麽熊以後可以過橋?小朋友回答,老師總結。
5、遊戲:走獨木橋。
活動反映:
1.本次活動摒棄了傳統的“老師教,孩子學”的方法,采用了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尊重孩子的主導地位。活動中,孩子們對童謠的理解放在了前面,童謠中的詩詞都是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觀察和表達獲得的,既充分理解了童謠的內容,也有助於孩子們對童謠有壹定的記憶,為後面的學習和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活動的準備中,老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合理使用課件,他還用實物制作了壹座小木橋,讓孩子們真實地感受到小木橋的特點,有圖片的教具演示更能讓孩子們的眼睛被深深吸引。
3.在活動中,老師設計的問題總是開放式的。例如,當被問及如何幫助熊過橋時,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小朋友說是用繩子綁著的,有的說是自己爬過去的,還有的說是向小鳥借翅膀飛過去的。正是因為提問的開放性,孩子的思維不受限制,可以大膽想象。
4.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永遠是主體。在活動中,老師遵從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傾聽孩子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自主選擇表演的角色,讓孩子的活動更加自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