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我早就聽說過洞庭湖,現在我終於爬到了這個塔上。吳楚②東南瓦,幹坤日月浮③。
但是親戚朋友都沒有給我消息,壹種古老的疾病有壹只孤獨的小船。軍事(5)關山北,倚天玄(7)落淚。
分析
1.嶽陽樓:在湖南省嶽陽市,靠近洞庭湖。
2.吳楚:春秋時期兩個國家的名稱,位於湘、鄂、贛、皖、蘇、浙壹帶。蒂爾:裂開了。廣闊的吳楚被洞庭湖隔開。
3.幹坤日月浮:日、月、星、地日夜浮在洞庭湖上。《水經註》卷三十八曰:“湖闊五百余裏,日月出沒。”
4.舊病:杜甫57歲,身患多種疾病。有孤舟:只有壹葉飄零的孤舟是不確定的。這位詩人在船上度過了晚年。這句話講的是杜甫的壹生。
5.軍事:戰爭。這年秋冬,吐蕃再次入侵隴右、關中地區。
6.靠玄關:靠在樓欄桿上。眼淚流:眼淚忍不住流。
背景(時間地點等。)
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夔州出峽,因兵亂壹路漂泊於江陵、公安,後漂泊至嶽陽,登上向往已久的嶽陽樓。面對浩瀚壯麗的洞庭湖,詩人由衷地贊嘆。然後想到自己晚年還漂泊在外,國家多災多難,心裏就難過。總的來說,山川的壯闊與詩人心靈的壯闊大相徑庭,所以他悲而不郁,郁而不郁。
詩的前半句贊美洞庭湖的壯美,是從古至今寫在洞庭湖上的名句,與孟浩然《洞庭湖給張總理的口信》中的名句壹起被人們誦讀。後半段抒情。全詩意境豐富,氣勢磅礴。雖然悲傷,卻沒有頹廢感。《唐子·西文錄》:“過嶽陽樓,可見杜子美之詩,不過四十余字,氣象恢宏,影響深遠。他們幾乎與洞庭湖相抗衡,所謂富民滿言。”苕溪漁隱從化引西青詩曰:“洞庭之壯觀,天下皆知,因歷代詩人、文學家作詩者甚多...然而,如果不是孟浩然“雲起霧來,圍困嶽陽城”,洞庭將會像現在這樣壹望無際,氣象萬千。要讀杜子美的詩,就不是了。”‘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盡飄’,少陵不知吞了多少夢在胸。
《爬山》唐杜甫
原詩
風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傷心,鳥兒在白沙的白沙裏打轉。
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
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
歷盡艱辛,苦盡仇恨,白發滿發,酒杯杯殘損懸。
分析
1,朱:水中小洲。
2、回:迂回。
3、百年:還是說壹輩子。
4、落魄:現在還困,還在沒落。
5.新站:此時杜甫正在因病戒酒。
背景(時間地點等。)
這首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時所作。當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四年了,但是地方軍閥趁機互相爭奪地盤。杜甫進入嚴武幕府,依靠嚴武。不幸的是,嚴武不久就去世了,這使他失去了依靠。他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了船南下。他本想直奔夔門,但因為生病,在雲安待了幾個月才到達夔州。如果不是當地政府的關心,他不會在這裏住三年。在這三年裏,他的生活依然很艱難,身體也很不好。
這首詩是壹位56歲的詩人在這種極其尷尬的情況下寫的。那壹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蒂城外的高臺,百感交集地爬上去看著。妳在希望中看到的,激起了妳心中的感動;秋江淒涼的景色喚起了他漂泊的生命體驗,滲透著他的舊病和孤獨。於是,就有了這部被譽為“古今第壹七言法”的巨著。
這首詩的八個句子都是正確的。乍壹看,開頭和結尾好像都“不對勁”,胸腹部好像也“不對勁”。如果仔細體會,“壹文句句有規律,壹句話句句有規律”。難怪胡應麟稱贊為“創舉”。清代的楊倫稱贊這首詩為“杜集七言詩之首”(杜氏經全),明代的胡應麟甚至說過這首詩。
李世豪唐杜甫
原詩
黃昏時分,有官員夜間抓人。老人翻墻走了,老婆婆出去看。
官員們為什麽生氣?女人哭又何苦呢!聽老婆講話前:三個男人守著鄴城。
壹人附書,兩人戰死。那些茍且偷生的人,逝者已矣!
房間裏沒有人,只有壹個嬰兒和壹個孫子。還有奶奶沒去,也沒有裙子進出。
雖然老婆婆體力不濟,但請官夜回來,急著準備早上的做飯。
夜很長,很寂靜,像在哭泣,像在窒息。黎明將升到未來,留下老人壹個人。
分析
1.石昊村:河南省陜西縣以東70英裏。
2.黃昏:傍晚。
3.投票:留下。
4.結束:結束;翻個身。
5.賀賀:怎麽樣,怎麽樣。苦:苦。
6.演講前:上去演講(對軍官)。對:對說....鄴城:襄州,今河南省安陽市。
7.守衛:守衛,防守。
8.附書:壹則消息。
9.衛:同“衛”(通稱),唯壹的意思。“只”:就是只的意思。
10.茍且偷生:活著。和:相處;這麽說吧。早已逝去:永遠。
11.哺乳的小孫子:正在哺乳的小孫子。
12.裙擺:壹件完整的衣服。“裙”是指古代的衣服,尤其是褲子。
13.老太婆:老太婆。請從官方夜回來:請允許我和妳壹起去。裘德:還不錯。易:讀“於”的第四聲。
14.河陽:在今天的河南省孟縣,唐朝的官兵在這裏與叛軍對峙。回答:申請。
15.請跟隨:請求跟隨。出自:追隨,追隨者的意思。
16.夜長:意為“午夜”。
17.絕對:切掉,不行。
18.悲傷:無聲的哭泣。
19.等待未來:前方的路。
20.聞:聽。
21.裘德:還不錯。
22.應該:回應。
23.獨立:只;只是。
背景(時間地點等。)
時間:公元759年春天的壹個傍晚。
地點:石昊村,壹戶農民的房子前,有壹堵矮墻和壹對破舊的木板門。
唐肅宗甘源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省六十萬大軍包圍了鄴城安清緒。由於指揮不統壹,全軍被史思明援軍擊潰。唐朝為了補充兵力,從洛陽西到潼關強行抓人當兵,百姓苦不堪言。此時,杜甫正從洛陽經潼關,返回化州。從壹路上的所見所聞,寫出了“三官”和“三別”。李世豪是三名官員之壹。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官員夜間抓人”的意象描寫,揭露官員的殘暴,反映人民的疾苦
杜甫充分展示了他的“寫實”技巧。全篇24 * * * 120字,均為作者本人以第三方視角所見所聞。他說的是事實,沒有壹個字是作者自己的意見或評論。但是,任何讀者都絕對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在詩歌中寄托的強烈情感傾向。這壹點從詩中的幾個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來,如“官呼”與“婦哭”,“怒”與“苦”,“茍且偷生”,“已去”,還有壹些感情強烈的詞,如“什麽”,“夜歸”,“急應”,“猶得”,“絕藝”等。
事實上,“石槽”的寫作風格是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杜甫的詩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感情。他多是直接描寫事物或事物本身,通過展現活生生的事實讓讀者去感受和領悟。《李世豪》、《三李》、《三送別》是這樣,杜甫的詩大部分也是這樣。這是杜甫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從內容上看,杜甫多是通過描寫人的處境和感情來直接表現社會,很大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因此,杜甫也被稱為“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