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海妳得了解潮汐。有大洪水的時候,有小洪水的時候;它們知道汛期什麽時候漲潮,什麽時候退潮,在荒蕪的開闊沙灘上還能辨別方向。所以先去小海的男青年都是由老海戶領著,不然很容易出事。所有的人都步行去小海邊。他們要花很大力氣用腳去踩,去耙。在藍天和米色沙灘的映襯下,幹海人矯健的身影猶如海子牛。由於長期暴露在海風和太陽下,他們蒼老的面孔和古銅色的皮膚顯示了他們生活的滄桑和日子的艱辛。他們戴著壹頂很酷的小檐帽,上身赤裸,光著腳,腰間系著壹個香蒲的小米袋,像尋寶壹樣在沙灘上挖著,踩著。有時候為了安全起見,在海袋還沒滿的時候,我們就拿著壹根長竿趕回去了。回應流星般的腳步聲,扁擔在肩上有節奏地飄動跳躍。當時他們中間流傳著壹首歌謠:在海裏踩壹只蟲車爪(蚌),順便撿泥螺,背上岸,壹路高高興興。其實那時候的文蛤很便宜,壹毛錢可以買十斤,更不值錢的是蝸牛和螺螄。靠小海養家糊口的漁民,自然是非常艱難和窘迫的。但是他們有壹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