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歌題材廣闊,清新健康,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豪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代表,並稱“蘇辛”;他的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他擅長繪畫,尤其擅長墨竹、奇石和枯木。流傳至今的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
-1-沁園春
孤堂燈綠,野店雞數,旅枕夢殘。漸漸的,月色會閉,晨霜會苦,雲山會滿錦,晨露會潤。世界是無窮的,勞動和生活是有限的,這似乎是這個區的快樂。呢喃,我與鞍無言,往事千回。
到時候,* * *客長安。就像壹個少年從兩個地方來。文筆有千言萬語,胸中有萬卷書,很難為妳。用理的時候,躲在我身上,為什麽不清閑的看就好?他長的很健康,但他10歲就死了,他為前者而戰。
創意背景|
蘇軾和哥哥蘇轍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杭州做法官期間,哥哥在濟南做官,非常想家。為了接近自己的親戚,他請求朝廷在密州任職,他被允許任命為密州的周知。熙寧七年(1074),起兵密州。
這個詞是在從杭州到密州的早晨旅途中寫的。蘇軾懷著復雜的心情去了密州。由於與新學校的矛盾,朝方難以自立。在去秘密的路上,被眼前的壹幕感動,思緒萬千。我忍不住嘆了口氣,通過我的歌詞向兒子傾訴了我的胸臆。
-2——《水調》
陳冰中秋,飲酒達旦,醉寫此文,而懷受。
月亮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我從遠處拿酒杯。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也不知道幾月幾時。我願乘禦風回天,我怕在細玉的樓閣裏,經不起九天寒氣。跳舞和欣賞月亮的影子,這是在世界上。
月亮變成了猩紅色的亭子,低低地掛在雕花窗上,照著昏昏欲睡的自己。月亮不應該對人有什麽怨恨,為什麽人走了才是圓的?人們有悲傷和快樂,他們分離又重逢。月亮會變暗或發亮,會變圓或變圓。沒有什麽是完美的,即使在過去。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
創意背景|
此詞是作者於1076年(熙寧九年)在宋神宗過中秋節時所作。詞前的序解釋了寫詞的過程:“陳冰中秋,歡飲而醉。為了這篇文章,我懷孕了。”蘇軾因與當權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政見不同,乞求自由,四處為官。他曾經要求調到離蘇轍近的地方做官,讓兄弟們多聚壹聚。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認識密州。到了密歇根後,這個願望依然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中秋節,明月當空,銀輝遍地。詩人和弟弟蘇轍分手後,已經七年沒有團聚了。此時此刻,詩人正對著壹輪明月,心中充滿了沈浮,於是借著酒勁,寫下了這篇名篇。
-3-“把壹個孩子送進監獄”
主如蒼穹萬物皆春,小臣暗暗亡。
百年未還,還債更累。
埋骨是青山,獨雨傷身。
和君做壹輩子兄弟更重要。
創意背景|
蘇轍比蘇軾小四歲。這兩兄弟從小就生活在壹起。蘇軾曾在壹首詩中說:“我二十歲,沒有朋友。那時候世界上只有壹個兒子。”兄弟情誼永不消逝。自宋朝建立以來,蘇軾是第壹個因寫政論而入獄的人。這首詩是在獄中寫的,是蘇轍寫的。蘇轍聽到蘇軾被捕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這兩個人是兄弟姐妹。蘇軾被捕入獄後,首先想到的是弟弟,並在詩中對弟弟進行了解釋和關懷。
-4——《不作,黃州定慧園居》
彎彎的勾月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夜深人靜時,水鐘的水壹直在滴。誰見妳孤影,縹緲孤虹影。
在夜裏,它突然變得害怕,突然飛起來,又頻繁地回來,但總是沒有人理解它無限的內心感受。它不停地在冰冷的樹枝間徘徊,卻不肯棲息在任何壹棵樹上,最後孤獨地落在冰冷的淺灘上。
創意背景|
據史料記載,此字寫於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豐六年)元年十二月的黃州。定慧園位於今湖北省黃岡縣東南,又稱定慧園。蘇軾還有壹篇,遊定慧遠。從上面可以看出,這首詩是蘇軾第壹次貶謫黃州住定慧苑時寫的。蘇軾因所謂“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二月至元豐七年(1084)六月遷居黃州,在黃州居住了四年多。
-5-念奴嬌赤壁懷古
滔滔江水向東流去,那些昔日的英雄已經壹去不復返了。老營西,人說是三國之戰,赤壁之戰。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
回想周瑜的春風時代,年輕貌美的喬剛剛嫁給他,他英氣十足。手拿羽扇的壹個白色人影迎面而來,談笑間,敵人的戰船燒成了灰燼。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人生如夢,灑壹杯酒向江上明月致敬。
創意背景|
這首詩是蘇軾1082(宋神宗元豐五年)居黃州時所作。當時作者47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兩年多。蘇軾因在詩文中諷刺新法而遭貶謫,受到新官僚羅誌的譴責。他心裏有說不完的心事,就四處旅遊放松心情。碰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碧雞)。這裏壯麗的景色對作者觸動很大,讓作者在回憶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感嘆時光飛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6-丁鳳波
3月7日,在沙湖路上趕上下雨,拿雨具的仆人都走了,同樣的人感到很尷尬,只有我不這樣認為。雨具先行,同行都亂了。本來不知道,後來弄清楚了,就假裝用了這個詞。
不要去註意那在森林裏跳動的雨聲,梅壹邊唱著長口哨,壹邊悠閑地走著。竹簽芒果鞋比馬輕7倍,誰怕?壹件雨衣的蓑衣,任憑風吹雨打,依然過著我的生活。
春風的涼爽,將我的酒喚醒,寒冷開始寒冷,太陽的山峰的太陽,但在時間滿足。回望遇見風雨的地方,回去,對我來說,沒有風雨,還是晴好天氣。
創意背景|
這首詩寫於1082年春(宋神宗元豐五年),這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應永駐黃州(今湖北黃岡)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詩人和他的朋友在春天外出,暴風雨突然來臨。朋友們深感尷尬,但詩人並不在意,泰然處之,慢慢地走著。
-7-參觀金山寺
我家的河發源於初,官遊直送大海。
據說潮高十尺,天冷了還有沙痕。
鐘靈南岸的石盤頭自古以來就有驚濤駭浪。
努力登上國家之巔,大江南北綠水青山多。
晚上不敢回家,山僧留下來看夕陽。
清風無邊靴薄,魚尾當空紅。
那時候江悅出生,二更天昏地暗。
河心如炬,飛焰照山中鳥。
我太失望了,我什麽都不知道。不是鬼不是人是什麽?
江山是如此的不願意回到山上,而申江又是如此的驚訝和固執。
我是謝姜的神,我不能像河流壹樣回到我的土地。
創意背景|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蘇軾被任命為京城承誌閣判官,並向朝廷起訴,擁有開封府判官權。當時,王安石在邴正大力推行新法。蘇皖撰寫了《神帝之書》、《儒林外史》等文章,對新法進行了直言不諱的批評,這自然引起了當權者的不滿。蘇軾深感仕途險惡,主動請纓駐外。熙寧四年(1071年)有約判杭州。蘇軾當時三十六歲。途經鎮江,他來到城外長江中遊的金山寺,拜訪了寶覺和童淵兩位長老。他們熱情好客,非常友好。蘇軾待在寺中,能夠在深夜觀賞江面上的夜景,便忍不住想起來,寫下了這首七言古詩。
-8-“徽州壹絕”
羅浮山四點是春,橘楊梅是新。
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創意背景|
紹聖三年(1096),蘇軾在徽州寫作。這個題目下有兩首歌,這裏是第二首。嶺南、廣東在宋代是蠻荒之地,大部分有罪的大臣都被流放到這裏。此處移客貶官,常引諸多哀歌,東坡則不然。在這首詩中,他表現了他壹貫的樂觀、曠達和無憂無慮的精神,也表達了他對嶺南風光的熱愛。
-9-6月20日晚渡海
到第三天晚上,苦雨終會放晴。
誰裝飾了雲和月亮?自然美和海洋顏色的澄清。
閑暇之余,魯喬叟利用音樂之便,大致了解了軒轅氏的音樂。
我不恨南方九死壹生,我的余生都在旅行。
創意背景|
這是蘇軾的壹首七言詩。1094(邵聖元年),宋哲宗主政,蔡京、張盾掌朝政,專司舊臣變法;蘇軾成為被迫害的主要對象,壹次又壹次被貶謫,從潁州(治州在廣東英德)到惠州,最後被釋放到儋州(治州在廣東丹縣,轄區在海南)七年。直到哲宗病逝,才得到寬恕。這首詩寫於公元1100年(傅園三年)六月,從海南島歸來。這首詩回顧了他在南方的流放生活,表達了他高傲的內心和曠達豪邁的胸懷。
-10-自題金山畫像
心如灰木,身如不拴舟。
問妳職業,儋州,惠州,黃州。
創意背景|
1101年3月,蘇軾從乾州出發,經南昌、當塗、金陵,5月到達周振(今江蘇儀征),計劃6月經潤州住常州。《金山畫像》是蘇軾遊覽周振金山龍遊寺時所作。寫這首詩的時候,是蘇軾去世前兩個月,作者已經六十多歲了,就這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回顧我的壹生,我感到沮喪和沮喪。即使我有著浩浩蕩蕩的精忠報國精神,我也不得不把它變成壹聲長長的嘆息,壯誌未酬。作者只能慷慨悲嘆,嘆息墮落。這首詩充滿了和諧,直隨著音樂。展示了東坡及其詩歌的獨特風格。看了讓人拍手稱快,極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