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癥是壹種由腦、神經和基因疾病引起的綜合征,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癥狀是社交和語言交流障礙,以及異常的興趣和行為。兒童孤獨癥是壹種廣泛性發育障礙,其特征是嚴重而廣泛的社會交往、交流能力受損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常見的病因和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疾病、社會心理因素等。由於兒童孤獨癥發病年齡早,癥狀特殊,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至今也沒有完全治愈的病例。目前,有壹種統壹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早期幹預,通過行為幹預和專門的教育訓練,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比較有效的臨床幹預方法包括行為幹預、結構化教育、語言訓練等。
應該說這是近幾年人們才正視的病。過去也有,只是比現在少了。但發病率的變化更多的是因為診斷方法的改進和公眾意識的普及。根據美國的統計,精神發育遲滯的發病曲線與自閉癥方向相反。由此可見,自閉癥發病率的異常上升,更多的是由於過去缺乏相關的研究和診斷工具,使得很多自閉癥兒童被診斷為智力低下。美國自閉癥發病率為萬分之14.9。根據全世界的統計,自閉癥的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五,估計中國約有50萬自閉癥患者。
自閉癥的基本特征
壹般來說,自閉癥兒童在三歲之前會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⑴社會發展:
對外在的事物不感興趣,意識不到他人的存在;
缺乏與人的眼神交流,不能主動與人交流、分享或參與活動;
群體方面,模仿能力弱,社交技能不掌握,缺乏合作;
想象力較弱,很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征性的遊戲活動。
(2)溝通:
語言發育緩慢且有障礙,說話的內容、速度、語氣異常;
在語言理解和非語言交流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可能缺乏口頭交流的能力。
(3)行為:
日常生活中,堅持壹定的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套路,不斷重復壹些動作;?狹隘的興趣,會對某些物體極度投入,或者對物體的某些部位或物體的某些形狀特別感興趣。此外,自閉癥兒童還可能具有以下相關特征:
(1)感知模式:
焦躁不安或對某些聲音、顏色、食物或光線反應強烈;
對冷、熱、痛的反應很弱,因此對危險行為缺乏警惕和適當的反應;
我會不斷地轉動身體或以不尋常的方式探索事物,讓自己沈溺於某種感官刺激中。
(2)發展:
約30%智力發育正常,70%智力發育遲緩或智商會在70以下;
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是不均衡的,發展過程也不同於普通孩子。
(3)情緒和行為:
因為溝通困難,不能適應變化,所以更容易受到情緒或環境因素的刺激,表現出沖動或傷害性的行為。
(4)生活習慣:
會抗拒某種味道、顏色或從未吃過的食物,從而形成嚴重的偏食行為;
會很難入睡。
(5)優勢和興趣:
有的患者可能記憶力異常;
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會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6)社會方面:
我很少和別人有眼神交流,也不關註別人的表情和情緒變化。從他人的言行中推斷他人的想法、願望和意圖或理解他人的感受就更難了。
有時候會有不恰當的情緒表達和社交行為,比如在別人不開心的時候大笑,在某些場合說不恰當的話,或者沒有和別人分享快樂。
孩子為什麽會得自閉癥?
1,遺傳因素
雙胞胎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的自閉癥患病率高達665,438+0% ~ 90%,而異卵雙胞胎沒有明顯的自閉癥患病率。兄弟姐妹間的再發病率估計在4.5%左右。這些現象表明自閉癥有遺傳傾向。研究表明,壹些染色體異常可能會導致自閉癥。
2.感染和免疫因素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就發現孕婦感染病毒後,其後代更容易患自閉癥。後來又有幾項研究提出,孕期感染和自閉癥可能有壹定的關系。目前已知的相關病原體有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梅毒螺旋體和弓形蟲。目前推測這些病原體產生的抗體從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發生交叉免疫反應,幹擾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導致自閉癥的發生。
3、懷孕期間的物理和化學因素刺激
如果孕婦在妊娠早期有服用沙利度胺和丙戊酸鈉抗癲癇藥物及飲酒史,其後代患自閉癥的概率會增加。根據這些研究,對懷孕12.5 d的大鼠壹次性腹腔註射大劑量丙戊酸鈉,其後代表現出類似自閉癥的行為。另有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暴露在反復的冷凍刺激下,也會增加後代患自閉癥的幾率;孕鼠反復冷凍刺激,其後代也表現出自閉癥的行為特征。
4.代謝疾病
先天性代謝障礙,如苯丙酮尿癥,引起腦細胞的功能障礙和紊亂,會影響大腦神經信息傳遞的功能,引起自閉癥。
5.腦損傷
包括孕期尷尬流產導致的大腦發育不全、早產、難產、分娩時新生兒腦損傷、嬰兒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導致的腦損傷,都可能增加自閉癥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