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場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863年五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壹萬余人到安順場。前有天塹,後有追兵。石達開帶領部隊幾次渡河都失敗了,最後全軍覆沒。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再次來到安順場,蔣介石揚言要“使朱、、石達開成為第二個”。但是,在當地人民,特別是50多名船夫的幫助下,紅軍在這裏成功地渡過了大渡河,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從此,安順昌以“翼王的悲壯之地,紅軍的勝利之地”而聞名於世。
近年來,安順昌每年接待中外遊客3萬余人次,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石棉縣在縣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投入1多萬元,拓寬了縣城至安順場的公路,鋪上了水泥。同時對安順場的紀念設施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新征用土地2700平方米,擬新建“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新增壹批珍貴文物;同時,計劃對紅軍渡河指揮所的雕花建築進行全面修復,並修建壹座花崗巖紀念碑,內有木船、紅軍戰士和船夫的雕塑。然而,由於財政困難,很難在短時間內實施總體規劃。讓安順昌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早日展現風采,人們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