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圍繞題目解讀詩歌

如何圍繞題目解讀詩歌

古詩詞鑒賞是高考必考內容之壹。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回答古詩詞鑒賞題最難的壹步就是解讀詩詞。因為大部分考生被這個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古詩詞鑒賞的實際分數並不理想。那麽在備考階段,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去做,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困擾學生的問題呢?根據筆者的經驗,教師只有從古詩詞中表達和表現的基本規律出發,在解讀技巧上給予學生切實的指導,才能基本解決這個問題。下面筆者從12方面舉例來談談這個問題,以期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壹、把握題目

題目是詩的眼睛。讀古詩詞時,抓住詩詞的題目,從題目入手,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全國卷2010第壹冊詩歌鑒賞給出了南朝文學家劉曉卓的《蝶戀花》這首詩。題目為考生提供了兩個有用的信息:這是壹首關於物體的詩,其表達手段是通過支撐物來表達自己的意誌;2009年江西省高考詩歌鑒賞題給出的詩是司空舒的《當盧綸表哥來過夜》。題目提供了三個有用的信息:魯倫與姐夫相遇並相守,與他相遇的感覺是“歡喜”,這應該貫穿全詩,是全詩的線索;2008年寧夏高考詩歌鑒賞中給的詩是蔡照的《李世南畫扇》,告訴考生這是壹首題畫詩,詩中寫的內容應該是畫扇上的畫;2007年遼寧卷給的詩是王維的《秋夜獨坐》。題目既告訴了考生這首詩寫的是什麽:秋夜獨坐,也告訴了考生全詩的基調:蒼涼。在古詩詞中,這樣的話題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在答題時,如果考生能抓住這壹特點,養成閱讀詩詞題目的習慣,將事半功倍。

不僅如此,就某些詩詞而言,不看題目就會有錯解。朱清玉的《進士前夕致張書記》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之作。看原詩:

在政府考試前夕給張書記

朱慶余

昨晚洞房裏的蠟燭徹夜亮著,等待天亮祭拜公公婆婆。

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問丈夫:我的眉毛塗上深淺不壹的顏色可以流行嗎?

單看這首詩的內容,似乎寫的是壹個新婚妻子準備第壹次見公婆時,梳妝打扮的心理狀態。看了標題才知道,作者朱清玉把公婆比作考官,把新郎比作好朋友張水部,表現出她的焦慮,希望張水部幫她過關。

因此,在準備階段,教師在指導學生解讀詩歌時,壹定要培養學生讀詩的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理解詩歌,才能很好地回答詩歌鑒賞問題。

第二,把握形象

意象是詩歌表達意義的基本手段之壹。閱讀意象鮮明的詩歌時,抓住意象,從意象入手,是快速解讀詩歌的有效手段之壹。我們來看看2004年全國卷壹詩歌鑒賞題中給出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