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62年的人生旅途中,流連於當塗的山山水水,直至去世,為當塗留下了《望天門山》等53首詩。
公元762年,李白住在當塗養病,最終死於“爛脅”。最早葬於當塗龍山東麓,公元817年。在玄奘池的觀察,使範倫的兒子範根據李白“謝她家青山”“謝宣城之命”的遺願,知道李白的次女在青山。詩人對青山情有獨鐘,就把李白的墓從龍山搬到了青山西邊的顧家村,並刻了壹個碑記錄他的生平。自修建以來,李白墓歷經風雨,歷經十二次修繕。李白墓前呈圓形,直徑8米,高2.55米。四周青石環繞,嵌於墓中。碑高2.15米,寬0.9米。“唐代名臣李太白墓”的碑文是楷書,直徑為18厘米。據說是杜甫寫的。5438年6月+2006年2月,李白墓及墓前太白寺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級景區。
(2)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位於李白墓園內,有全國著名書法家題寫的李白詩詞108處。作者有毛澤東、魯迅、郭沫若、於右任、沙孟海、林散之、啟功等。,書法風格分為真跡、草書、隸書、篆書和行書。
(3)太白寺
太白祠堂是清代江南徽州祠堂的代表作,面積231平方米,寬5間。有唐培敬的《翰林學士墓碑》等碑文,漢白玉石像和李白寶劍壹座,李白墓修復時出土的刻有“李墓”字樣的墓磚5塊。殿內梁柱上有著名書法家舒同、司徒嶽、趙樸初、題寫的對聯。寺內最珍貴的碑是範的碑文《唐墓碑》,碑文《唐左拾得翰林學士李墓碑》,詳細記載了李白的家世、生平及詩歌成就。碑雖為宋代孟典所刻,但碑文為範所撰,其父範倫與李白為摯友,範本人曾讀過李白之子李伯欽所撰家譜。郭沫若研究李白時,多次引用碑文。
(4)明代琉璃瓦窯遺址
琉璃瓦窯遺址位於青山北麓,被古曦河分為南北兩窯。明初洪武至永樂,是修建鳳陽皇陵和中都城燒制磚瓦等釉料制品的官窯。南窯燒釉料制品,北窯燒釉料制品和城磚。這裏的土是高嶺土,比較軟,在水中容易分散懸浮。可塑性好,粘結性高,是燒制陶瓷、磚瓦的優良土壤。南窯表面隨處可見玻璃制品的碎片,有瓦、管瓦、頂獸、裝飾板等。管瓦上刻有“萬字壹號”至“萬字十九號”的印章,還刻有升調、上漆、燒制的官員姓名。北窯磚上刻有“太平”“當塗”字樣,字體均為楷書。上釉產品上有紅、黃、藍等釉色,色彩鮮艷。琉璃瓦窯址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園藝類金墓葬
園藝金墓葬位於六裏窪窯址西南約500米處,南起小壩村,北至河,東至山川,西至青山腳下,面積約2平方公裏。這裏發掘了數十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瓷、陶器和青銅器,反映了當塗六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生活信息。現在還有大量的六朝墓葬。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青山六朝墓葬群
青山六朝墓位於國家級保密單位李白墓以東,面積約1平方公裏。五馬高速公路建設期間,這裏打撈出20座墓葬,屬於六朝墓葬,大量精美的青瓷、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均有出土,其中魂瓶、玉黃、琥珀為國家壹級文物。此墓群與橫跨青山主脈的園林金墓群相呼應,充分證明青山作為六朝都城之地,文化底蘊豐厚。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謝公齋
南齊山水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酷愛青山風光,稱贊青山為“山水之都”。常常是“二馬五馬”在青山裏遊來遊去,吟誦不停。在山南蓋房子,住在那裏。謝公府舊址。占地約65,438+00畝,南望葉萍,周圍房屋全是奇石。離房子三裏有個小亭子,名叫謝氏山亭。
(8)謝公敬(慧遠顧靖)
謝公家門前有個水池,四壁磚石,是謝朓鑿的。雖然地處堡子的半山腰,但井水壹年四季取之不盡,喝起來又甜又涼。它是古代八景之壹,歷史上被稱為“慧遠古井”。池中有被稱為“千年紅鱗”的紅鯉魚。清代李成鐘《遊青山》記載,所謂謝公池,寬半畝,長三尺,每逢下雨,躍出水面。和尚的話極其有效。
(9)“華東第壹石佛”
“華東第壹石佛”位於保和寺的石佛殿。它是壹尊高3.6米的石刻佛像,莊嚴安詳,頭頸鏤空,可以搖動。據當塗縣誌記載,保和殿有壹座石佛殿,建於紹興,嘉定年間謝所建。這尊佛像是宋代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