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優質美術教案1《風箏》教學目標;
1.了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類型,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願意設計制作簡單的風箏,感受創意活動的樂趣。
3.培養孩子最初的創造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教學準備:
1.設置各種形狀和顏色的風箏來裝飾“風箏王國”。
2.有1關於風箏的課件和幾張風箏卡片。
3.風箏制作工具,如紙、水彩筆、竹簽、線和膠帶。
教學過程:
1.參觀“風箏王國”,了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類型,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1,欣賞各種風箏並引導孩子觀察討論。
這些風箏多漂亮啊!還有哪些話可以誇風箏好看?
②妳看到了什麽風箏?
③妳在其他地方見過、放飛過哪些風箏?
妳最喜歡哪壹個?為什麽?
2.了解風箏的基本結構,感受它的對稱美。
①討論風箏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②了解風箏的各個部分和功能。(圖片、骨架、風箏線)
(4)引導孩子發現風箏的對稱性,感受風箏對稱的美。觀察風箏左右兩邊的共同點。(圖案、骨架、尾巴)
⑤總結:風箏是對稱的,只有對稱才能把風箏放在天上。
3.觀察、比較和討論不同種類的風箏。
(1)組織幼兒討論各類風箏除了大小、圖案、顏色之外,還有什麽區別?
②了解風箏的種類:平面、立體、線繩。
③實踐分類。
第二,設計制作簡單的風箏,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1,老師演示了簡單風箏的制作,提醒了創作需要註意的地方。
2、孩子自己創造,老師巡回指導。
3.把做好的風箏放在展板上,互相欣賞交流。
第三,組織孩子用自制的風箏在院子裏放風箏。
四。活動摘要
教學反思:
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大班幼兒精細手部動作的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逐漸從平面過渡到立體,這將隨著幼兒手部動作的協調發展而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百科:風箏是我國東周春秋時期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距今已有20xx多年。相傳,翟墨用木頭制作了木制小鳥,歷時三年研制而成,是人類風箏的最早起源。後來,魯班在翟墨用竹子來改進風箏的材料。直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風箏才由紙制成,稱為“紙風箏”。
幼兒園二班優質美術教案《風箏》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啟發孩子大膽想象和創造,用各種材料裝飾風箏表面。
3.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教室裏安排了壹場“風箏展”。上課前,給孩子們展示和欣賞各種風箏,了解風箏的基本特性。
2.孩子們在課前已經知道並練習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兩個相同的圖形。
3.老師做的風箏面有好幾個,有壹個風箏的顏色和背心袋的底色差不多;圖案排列雜亂,分布不均勻;還有就是顏色和深淺搭配清晰,花紋分布均勻。
4.每人壹個背心袋,剪刀,膠水。
5.每組有各種彩紙(縐紙、不幹膠紙、手工紙、泡沫紙);許多切割的幾何圖形;壹些鉛筆。
活動流程:
壹、帶孩子進教室,自由欣賞各種風箏。(3分鐘)
1.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欣賞各種風箏。
老師指導:“哇!這麽多風箏,我們來看看吧!”
2.孩子和同齡人自由交流,老師也在傾聽。(如果有孩子提到喜歡風箏對稱,請他在小組面前說說,可以直接引出下壹個環節。)
教師導讀:請告訴妳的好朋友妳喜歡哪個風箏?為什麽喜歡?
二、引導孩子感受風箏的對稱美。(5分鐘)
過渡:孩子們剛剛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箏,徐老師這裏就有壹個我喜歡的。
1.給我看壹個有對稱圖案的風箏。
教師導讀:妳覺得怎麽樣?(兒童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
2.引導孩子感受這個風箏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圖案是壹樣的。
教師導讀:請看這只風箏的左翼和右翼。妳發現了什麽?翅膀上的圖案呢?“哪裏壹樣?(老師最好告訴孩子,圖案的大小、顏色、形狀、位置都是壹樣的。) "
第三,孩子們討論如何裝飾風箏表面。(15-20分鐘)
老師導讀: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也做壹個漂亮的風箏好嗎?
1,老師展示壹些做好的風箏面,讓小朋友比較如何裝飾。
教師指南:
(1)妳最喜歡哪個風箏?為什麽?(引導幼兒觀察並比較三種風箏的優缺點)
(2)如何切出兩個相同的圖形。
第四,小朋友做風箏面。(20-30分鐘)
老師指導:請用妳喜歡的彩紙剪出各種漂亮的圖形,把妳的風箏裝飾得最美。(本來我設想用舊書和月歷紙,但是如果要求孩子對稱裝飾,那就只能用各種紙了。)
1.孩子畫到壹半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幾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用鉛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剪裁。
2.做得快的孩子可以幫助做得慢的孩子。
3.請客座老師幫助孩子們壹起系上風箏上的線。(馬攜帶的把手)
五、帶孩子去放風箏。(沒做好的孩子可以繼續做)(2分鐘)
孩子們可以壹起在操場上放風箏,比較誰的風箏最漂亮。
幼兒園三班優質美術教案《風箏》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風箏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感受風箏的對稱和色彩美。
第二,懂得制作風箏,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制作風箏。
第三,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第四,讓孩子體驗獨立、自主、創造的能力。
第五,感受風箏的美。
重點和難點
第壹,可以從造型、色彩、質地等方面進行鑒賞。
第二,制作時積極配合同行。
要準備的活動
第壹,風箏是用卷紙、竹簽、膠帶、油畫棒、水彩等材料制作的。
第二,可以讓家長周末帶孩子去戶外放風箏,給孩子看風箏視頻,聊聊風箏。
第三,風箏的課件和音樂。
活動過程
壹、老師和談心,交流放風箏的感受(老師布置作業,家長周末帶領孩子放風箏)
1.周末父母帶我們去放風箏。妳能告訴我們妳的感受嗎?
2.告訴對方,妳放的是什麽風箏?妳在家裏的電腦視頻裏還見過哪些風箏?
2.欣賞風箏。老師引導孩子從形狀、顏色、質地等方面進行交流(分組)。老師巡邏,有困難參加小組。
1.這些風箏像什麽?還有哪些風箏?
2.風箏上有什麽圖案?這些圖案有什麽特點?
3.為什麽它們應該是對稱的?妳為什麽有壹條尾巴?
4.這些風箏上有什麽顏色?為什麽要用鮮艷的顏色?
5.這些風箏是由什麽材料制成的?為什麽要用這樣的材料做?
6.妳知道人們什麽時候放風箏嗎?為什麽放風箏?
7.妳喜歡風箏嗎?妳想系壹只風箏嗎?風箏怎麽做?
第三,看課件了解風箏制作過程。激發孩子制作風箏的興趣。妳看到人們是如何系風箏的嗎?妳想做什麽樣的風箏?
四、操作環節,鼓勵孩子兩三人壹組合作綁風箏。
根據孩子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種材料,如剪好形狀的彩紙、現成的支架、做好的材料,如竹簽、水彩、線圈等。也就是說,提供材料時要註意層次性,孩子(有半成品和原料)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材料,老師可以隨意幫助和指導孩子。
五、互賞互評作品,戶外放飛。
不及物動詞推廣活動
1,未完成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動區,小朋友可以繼續制作。
2.成品風箏可以精致地擺放在活動區,供孩子欣賞。
幼兒園四班優質美術教案《風箏》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驗使用不同表現工具對色彩搭配的效果,處理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大膽嘗試繪畫,用對稱的方式裝飾。
體驗和想象創造各種形象的快樂。
重點和難點
要點:用牙簽雕刻圖案。
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材料和環境創造材料:
油畫棒、牙簽、小刷子配淡色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藍、淡紫等。).
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演示-評棗創作-拓展活動放風箏,了解風箏,引起興趣。
2.通過放風箏,教師要引導孩子觀察風箏的結構與平衡的關系,介紹壹些放風箏的基本方法,鼓勵孩子嘗試,激發孩子對風箏的興趣。
3.討論
(1)觀察它們相同的整體形狀,我們可以用對稱的方式畫出輪廓。
(2)欣賞和討論風箏上對稱而多彩的圖案,激發表現美的欲望。
4.示範。
(1)建議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意願進行演示,畫壹個風箏。
(2)介紹刮蠟的方法:建議孩子先想好刮蠟的部分,然後用細畫棒畫均勻,再蓋上另壹種顏色,最後用牙簽“刮”出圖案。
5.創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孩子創作不同的形狀和圖案,引導孩子互相學習刮蠟的不同部位和方法。
6.評論壹下,找出有多少種不同的風箏形狀,看看誰大膽嘗試過“刮蠟”這種大方法。鼓勵孩子創造,大膽嘗試。
7.擴展活動建議在可選活動中完成。有了背景色,孩子可以更好地欣賞畫面的整體美,體驗成功感。
幼兒園五班優質美術教案《風箏》活動目標
1.欣賞沙燕風箏,了解它的結構和美麗的含義。
2.盡量用青花圖案裝飾沙燕風箏,表達美好的祝願。
要準備的活動
體驗準備:了解壹些青花紋飾的含義。
材料準備:空白沙煙風箏、藍色勾線筆、金粉膠筆、白板課件。
活動重點:能夠將已有的青花裝飾經驗轉移到裝飾沙燕風箏上。
活動難度:可以根據自己的美好願望,選擇合適的青花裝飾來裝飾沙燕風箏。
活動過程
壹、視頻導入,感受春天放風箏的快樂。
美麗的春天來了。妳認為孩子們在做什麽?(小朋友看視頻)妳在哪裏和誰放風箏?妳感覺怎麽樣?
2.欣賞沙燕風箏,了解它的結構和美麗的含義。
1.了解沙燕風箏的結構,知道沙燕風箏由頭、身、翼、腰、尾組成。
沙燕風箏由哪些部分組成?妳覺得它的圖案有什麽獨特之處?
2.理解沙燕風箏圖案所象征的美好含義。
沙燕風箏有哪些圖案?妳知道這些圖案代表什麽嗎?
師:在古代,人們在沙燕風箏的腋下、腰關節、胸前、尾羽上加上蝙蝠、桃、牡丹等吉祥圖案,寓意幸福、長壽、富貴。把風箏放在天空意味著放飛夢想,希望實現他們的願望。
第三,盡量用青花圖案裝飾沙燕風箏,表達美好的祝願。
1.展示青花沙燕風箏,談談圖案符號的美好含義。
今天還帶了壹個青花沙燕風箏。妳在上面看到了什麽藍白相間的圖案?它的寓意是什麽?
2.遷移孩子對青花紋飾的體驗,重新感受圖案符號的美好含義。
妳知道哪些藍白相間的圖案有美好的寓意嗎?
3.展示操作材料,激發孩子們的討論。
今天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沙燕風箏。妳想用什麽樣的青花圖案來表達妳的美好祝願?(同行討論)
4.孩子自由創作,老師巡回指導。
第四,展示作品,陪伴
1.將兒童作品懸掛在空中,供兒童自由欣賞。
妳喜歡哪個風箏?說說妳為什麽喜歡?
2.專註於作品所表達的美好意義。
妳風箏上的圖案代表了什麽美好的寓意?
幼兒園6班優質美術教案《風箏》活動目標:
1.簡單的風箏可以通過繪畫、粘貼和交叉切割來制作。
2.試著讓風箏飛起來,體驗這樣做的樂趣。
活動準備:
風箏課件,各種風箏,制作風箏的材料:三角白紙,長方形紙,棉線,吸管,剪刀,雙面膠等。
活動流程:
首先,開始部分:
安排風箏展覽,引導孩子觀察風箏的形狀、顏色和對稱美:今天,孩子們,老師為妳們準備了壹些風箏。自己去看看哪些風箏是壹樣的,哪些是不壹樣的。(播放輕音樂,兒童觀察)
二、基礎部分:
1,問題:小朋友,妳剛才看到的這些風箏有什麽區別和相似之處?
2.孩子們回答後,老師總結並引導孩子們了解風箏各部分的結構和用途:
差異:不同的顏色、圖案、形狀等。
相似之處:圖案對稱,都有骨架、線輪、風箏面、尾部。
紙是用來裝飾的,骨架是支撐紙的,卷軸是幫助風箏飛上天的,尾巴是控制平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裏的風箏最有名,做的最好嗎?濰坊是我們家鄉著名的“世界風箏都”。每年4月20日,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都會帶著自己的風箏來到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
4.妳知道風箏是怎麽做的嗎?(播放課件讓孩子了解制作過程)。
第壹步:將紙對折,用對稱的方式畫出圖案。
第二步:在長方形的短邊上來回剪風箏的尾巴!(讓孩子操作,學習橫切)
第三步:綁風箏架:用線將竹條綁成“幹”字形。竹條要在交叉處紮緊。
第四步:在風箏架上放上適量的漿糊,把剪好的風箏組織和絲帶(或者是橫切做的尾巴)糊上。
第五步:把腳線和飛線綁在風箏上,就可以放飛了。
5.妳想做嗎?
6.孩子們分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棒和飲料吸管)制作風箏。(播放輕音樂)
結尾部分:
1,小朋友展示他們的風箏。
2.妳的風箏會飛嗎?試壹試
3.孩子們再次修改他們的風箏,並試圖讓它飛起來。
4.去外面看看風箏能不能飛起來。(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