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摯友脂硯齋曾分析過香菱學詩的情節:“妳想想香菱的性格,妳不讓迎(春)探(春),妳不讓鳳(王熙鳳)秦(柯青),妳的風雅不讓(李)婉(寶)釵,妳的風流壹生不讓(香)(玉)。珍惜的人,年輕時就闖禍了,命運尷尬,導致側室。而且我學過,不能和林湘北齊頭並進。然而,這個人不能進入公園。所以,要入園,最後沒有空隙,還要多規劃四次。要入園,就要留守。”這個評論為我們理解這篇文章提供了壹個精辟的提示。
香菱原名甄,出生於壹個書香門第。她5歲被拐子拐走,13歲被薛蟠買為妾,後暫住賈府。她學詩歌的時候,剛好和初二初三的學生壹樣大。她學習詩歌,崇拜黛玉。黛玉當時15歲,相當於現在初三學生的年齡。從年齡上看,香菱可以說是“不要臉”。
結合以上脂硯齋的評論,我們先來看看曹雪芹在文章布局上的別出心裁。
在“香菱學詩”之前,大觀園的女兒們就已經組成了海棠詩社,並成功地從事了幾次詩歌創作活動。小說中的詩意非常濃郁。其次,薛蟠這個狂妄的傻逼,因為邪念而癡迷同性戀。用現代的話來說,他被壹位體面的紳士劉香蓮痛打了壹頓,羞於見人。他決定出去和老德惠做生意,他是薛當鋪的總經理。薛蟠走後,房中只剩下香菱壹人,她便搬入大觀園吳恒園與嫂子薛寶釵同住,這為她在瀟湘館向黛玉學詩提供了方便。這就是芷顏齋所說的“欲入園,必待久行,始能遊”的實際情況。
香菱為什麽要學詩歌?曹雪芹為什麽要說香菱的詩?香菱怎麽學詩?有哪些教訓?這樣的問題耐人尋味。
1.香菱為什麽要學詩歌?
表面上看是因為香菱不甘寂寞。但從香菱的潛意識裏,她想還她書香女兒本來面目。這種潛意識與她的本質需求是壹致的:她過著上流社會即貴族階層的精神生活,在物質滿足後追求身心幸福,這是很自然的。學會寫詩後,她可以名正言順地參加海棠詩社的活動,與寶釵、黛玉、三春姐妹平起平坐。這應該也是上述脂硯齋的相關評論。
第二,小說為什麽要津津有味地描寫香菱的詩?
首先是完善香菱的思想品格。香菱出身於“鄉官”家庭,天生麗質。被綁架後,她還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在延續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文學屬於統治階級。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只有熱愛詩歌的人才能進入精英階層。中國有句古話“不學詩,無話可說”。詩歌是使人變得溫柔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學習詩歌本身就是壹個溫和的過程。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香菱,應該不會寫詩。即使她以前不會寫詩,她也必須學會寫詩。詩歌使人更真、更善、更美。像香菱這樣的人物,加上曹雪芹對她的同情態度,不能阻止她寫詩。
二是豐富黛玉的人物形象。黛玉天生是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從曹雪芹為她寫的許多詩來看,她不愧為大觀園第壹流的詩人。但在林黛玉與寶玉、寶釵的交往中,她給人的深刻印象是多疑、愛哭。小說要表現出她體貼、關心、同情、樂於助人的壹面。於是讓香菱剛搬到寶釵家,提出要跟寶釵學詩。寶釵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學詩不是她的本分”,並不十分贊同。香菱只得請教黛玉。何況這個時候,寶玉“向心訴苦”的故事已經發生了。黛玉對寶玉的愛情不再懷疑,情緒也相對穩定,便有了興趣和耐心,把自己寫詩的經歷告訴了香菱。作者通過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情節,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黛玉不僅孤傲高傲,而且熱心開朗,誨人不倦。
從以上兩點也可以看出曹雪芹的美學觀:文學,尤其是詩歌,是精英中的精英的專屬產物。香菱雖然是薛蟠的妃子,但她原本的血統是高貴的,用芷顏齋的話說,是有“底子”的。小說裏的人物再可愛,比如寶玉的丫鬟文清,鴛鴦,賈璉的丫鬟平兒,都不會也不敢學詩。“當局者迷”,狡猾奸詐的王熙鳳天生沒有詩意。
三、香菱怎麽學詩?
第壹步,妳喜歡。搬進大觀園之前,有空就偷偷看兩首歌。
第二步,問老師。細讀名著。王維、杜甫和李太白熟悉唐詩三百首。
第三步,讀寫結合。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勇於寫作,不怕失敗。“我的衣服越來越寬了,我不後悔。”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堅信夢筆能開出花來。
4.香菱學詩有哪些教訓?
再看香菱的第壹首詩《吟月七律》,是奉林老師黛玉之命而作的:
月亮掛在天上,夜很冷,光很清晰,影子很圓。
詩人娛樂,常想著玩,陌生人添愁,不忍看。
玉樓旁掛玉鏡,珠簾外掛冰盤。
為什麽在明亮的夜晚點銀蠟燭?畫柱上閃耀著清澈的色彩。
戴宇對這首詩的評價是:“有意味,但措詞不雅。”林老師的批評很有限,是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這八首詩真的是幼稚狹隘,只靠堆砌文字寫出來的。除了對聯“詩人們娛樂常想玩,野客添愁不忍看”外,其余三聯談那月,文筆生硬,內容單薄,缺乏思想感情,遠談不上“立意”。詩歌最大的作用就是“抒情”。詩歌和壹般的文學作品壹樣,首先要講究立意。這八首詩沒有“意圖”,卻寫得像壹個挨打的學生在哭,在勉強。這怎麽可能成功?吟詩成功的關鍵是用心良苦。像於謙的《石灰頌》:“千錘鑿出深山,火只閑。我不怕被人砸,我要在人間保持清白。”崇高的理想傳達了多麽強烈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多麽堅定正直的人格!
再來看香菱聽了戴宇的建議後寫的第二首:
與銀色的月亮不同,月光反射著寒光,仰望夜空的晴空支撐著壹輪玉盤。
月光下的梅花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柳枝的銀枝顯得幹枯。
金階上淡淡的白色白粉病,仿佛壹層薄薄的輕霜在玉柱上飛舞。
夢醒西廂是壹片寂靜,只有天上的殘月還能隔簾向遠方眺望。
香菱認為“妙”的這首關於月亮的詩,盡管有所進步,但仍不盡如人意。寶釵指出有點“跑題”,從頭到尾只寫了《月光》。“跑題”的確是從業者的普遍苦惱。其實拋開題外話,根本問題還是“意圖”的缺失。沒有“立意”,就無從談起真情實感。香菱壹味雕琢詞句,只註重“窗中映寒”、“護玉盤”、“梅花”、“柳飄帶”、“殘粉”、“淡霜”、“西樓”等意象,過分強調“技巧”,違背了黛玉所教導的“詞句為末,首意為重”,只描寫了幾件事。
“香菱苦讀詩書,薛婧真心相聚”。經過兩次挫折,她終於寫出了第三首成功的歌曲:
月亮的光彩,誰也難以掩飾她,她美麗的身材是美麗的,質地差了許多。
遼闊的葉原銀裝素裹地傳來了易道的聲音,公雞啼鳴的夜晚就能阻止殘月依然掛在天邊。
秋江裏的遊子,聽笛聲更有惆悵,樓上的少婦倚著夜末的欄桿。
要拿下嫦娥,妳要問,為什麽不永遠團聚!
這首歌,黛玉和大家都說“新奇有趣”。這首歌的成功,首先是改變了前兩首歌“無心”的缺陷,所以我把真情傾註在了詠月上。全詩善用借物抒情的手法,通過詠月來表達自己不甘寂寞,想有所作為的心情。詩歌是關於構思的。有了細致的構思和藝術手段,就寫不出好詩了?香菱的成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第壹聯“精當難藏,影當寒從魂”體現了香菱自己的人生經歷。她的本源是天地精華的凝結。“應該很難隱藏”包括她被壹個拐子拐走拐賣,最後“鑄”成壹個富貴之家,是大不幸中的“幸事”。同時也含蓄地指出了自己的才華將難以埋沒,終究能寫出壹首好詩的自信。“影自魂歸寒”,暗示它落入愚公薛蟠之手,是“壹幸”中的又壹不幸。對聯“壹砧敲千裏,半輪雞多唱五殘”,承上啟下。表面上寫的是月色蕭瑟,實際上寫的是自己的處境“蕭瑟寒冷”,表達了壹種淡淡的苦澀。“敲砧”是古詩中常見的意境,描寫月下思婦捶衣,暗示香菱思念丈夫。“雞多唱五跛子”也是形容思念遠行丈夫的常見場景。這幅對聯寫得很貼切。項鏈對聯“青槍河聞秋笛,紅袖樓倚欄桿壹夜”,“青槍”寓意在外的丈夫,“青槍河聞秋笛”,誰經不起思鄉!與“綠槍”對稱的“茶”,可以看作是香菱的自我指向。《樓頭夜倚欄》表達了對外出丈夫的關心和思念。這幅對聯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詩的境界很開闊。尾聯“得了嫦娥應問,何以不永團圓”,巧妙地運用了“寂寞嫦娥”的典故,結合丈夫下海經商後的寡居生活,寫出了壹段發自內心的感嘆。雖然老公是個大傻子,但作為壹個弱女子,也難逃“嫁雞隨狗”的命運。香菱視薛蟠為終身依靠,她依然很愛丈夫。全詩表面寫月,實際上深深地凝聚了詩人的人生經歷和感情,月與人的結合,物與情的交融,成為詠物的佳作。
這段摘自小說的奇文,本質上是作者曹雪芹詩歌創作理論和經歷的故事。加上林黛玉對香菱的教導,香菱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表達得很美,很引人入勝。細讀課文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無詩可唱”,還可以幫助我們學好語文。比如生活的範圍等於語文學習的範圍。學習語文要兢兢業業,增強學習興趣,向有能力的人學習,勤奮好學,虛心求教,勇於實踐不怕失敗,等等。